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
《紅樓夢》創(chuàng)作于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紅樓夢是一部超越時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筆下一個豪門大族由盛到衰。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860247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曾經(jīng),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xiāng),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xiàn)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臟的一面。小說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溫柔與多才。我也并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guī)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jīng)暗示了最后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么或做錯了什么,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著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恨已經(jīng)無濟于事了,黛玉帶著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ずJ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xiàn)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859909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2
我和大部分認為賈寶玉為了愛情而出家的人的想法不一樣,我覺得寶玉并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的離開是因為他的世界發(fā)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爭啊,統(tǒng)統(tǒng)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后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
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地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后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于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寶玉也許會突然發(fā)現(xiàn)黛玉皺紋滿面,然后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后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后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
天是無法改變的,老天說這樣,你不能那樣??晌矣X得,賈母那是不相信寶玉,不相信黛玉。不然為什么要這樣——活生生的拆散寶黛倆人。這是為什么呢?
曹雪芹對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的都不一樣,而且還清清楚楚的、對比鮮明,尤其是林黛玉豐滿的人物形象,這正是寫作的妙處,我們要認真學習他的寫作方法呀!
不愧是中國的四大名著,讀完這本書覺得自己的知識又豐富了許多。還有三本我想著以后我一定會慢慢看完,細細去品味。
#702954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3
近日讀完《紅樓夢》,才明白其妙處所在。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jié)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jīng)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并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guī)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yōu)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后人品味,鑒賞。
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yōu)秀傳統(tǒng)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xiàn)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借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yǎng)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群芳中始終蕩漾著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著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xiàn)了人物的復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著某些“可愛”,從而表現(xiàn)出種.種矛盾復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于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jié),在紅樓夢里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贊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xiàn)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p>
#860248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4
曾經(jīng)對于《紅樓夢》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也曾為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愕腕嘆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過多故五內郁結。至于石頭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賈寶玉,我們不得而知,只覺得頗有些神化色彩。
再說那降珠草下界幻化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淚水報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非與天俱來。她幼年喪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這并非是一個有溫暖與愛的家庭,而是一個齷齪之地。
賈母看似慈善,對劉姥姥施恩有加,實則自吹自擂,不過是出"攜蝗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手段,黛玉視之,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極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不過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偽。就連被王夫人認為"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云,卻也逃不過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認為"小性,多心,心窄",沒有大家閨秀風范,不能入選"寶二奶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為"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為"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諳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為她之過,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慮。
眾釵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家私雄厚,善于處世,這兩點勝過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閨秀的典范。她沒有木石前盟,卻相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親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生日會上,她知賈母"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使"依著意思"去說。蘅蕪院她布置得素凈簡單,給人以恬靜的淑女之感,讓人覺得節(jié)儉。金釧投斗,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眾人嘲笑鄉(xiāng)下人劉姥姥,獨無描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維持了大家閨秀的儀態(tài)。一方面她讓王熙鳳認為"不干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覺得"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譏諷聽若惘聞,讓人以為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形成鮮明對比。于是,寶釵被認為"大家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奶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對于寶釵,我一直無法喜歡,從情感上無法接受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格溫順,在我看來皆是虛偽之舉。借由一些小事拉近與黛玉的關系,讓黛玉認為與她"情同姐妹"。對待寶玉,更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不同與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黃泉。如果要我填滿這句,我想必當是"寶玉,你好狠。"為何狠心拋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如果連癡心也化為灰燼,又如何撐得下去。殊不知,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并非無情,只是一直認為迎娶的是黛玉。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頂別人之名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后,發(fā)現(xiàn)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叫寶釵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無情也動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
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則是吃人的封建禮教。
#859913紅樓夢初中讀后感700字5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jīng)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獨對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情有獨鐘。
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不少。首先,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shù)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
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
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v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紅樓夢》巨大的社會意義不僅在于它寫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更在于它以這個愛情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響了沉沉暮鼓。同時,小說通過對封建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思想,也敲響了新世紀到來的晨鐘。
在中國文學,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紅樓夢》這樣把愛情悲劇寫得既富有激動人心的力量,又能深刻全面地揭示出它的社會根源,從而對封建社會作出深刻有力的批評。
紅樓夢讀書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