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
品味名著后,書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篇1
這一次,鸚鵡螺號來到了紅海。一天蘭德大人與教授等人在平臺觀望時,發(fā)現(xiàn)了一頭儒艮(美人魚),在經過尼摩同意后,蘭德和教授以及水手等人便出發(fā)捕獵了。
捕獵很成功,也很驚險。儒艮是一種機智、兇猛的動物,但它孤身奮戰(zhàn),一開始只想逃跑,可當它被內德的魚叉激怒后,兇猛的本性便顯現(xiàn)出來了。不過,內德最終取得了勝利,原因有二:首先,他不是孤單一人,他有團隊,群體的智慧總是強大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其次,他的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對這件事投入了百分百的專注。
水手們在船長的指揮下追逐儒艮,而教授則提供線索,至于內德,那更不用說了,從一開始就是熱情高漲,一直沒有停歇。當人們對一件事抱有足夠的熱情與關注時,這件事就能達到相對平時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我們再來看看儒艮。首先,它的孤身注定了它的失敗,落單很容易被捕殺;再者,它很放松,毫無戒備,結果被內德追近,它逃跑后又想復仇,被情緒沖昏了頭腦,低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從而導致它最終的敗局。
總而言之,團隊合作的優(yōu)點是明顯高于單獨行動的。團結就是力量,是十分有道理的,一個不團結的團隊如同一盤散沙,有時甚至還不如單獨行動來得好,一個團結的團隊,才會有一個高效的行動。
《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篇2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不朽的著作,“科學幻想之父”儒勒·凡爾納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揭開了大海神秘的面紗。
故事的主人公尼摩艇長和他的同伴們秘密建造了一艘性能極佳的潛水艇:鸚鵡螺號,從此與世隔絕,在大海中航行。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了它,以為是個大怪物,要除掉它,沒有成功。隨船一起參加清除行動的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仆人孔塞伊和捕鯨手內德被甩到了艇上,成為艇長的俘虜,隨艇領略了兩萬里奇妙壯觀的海底世界,最后逃出潛艇,回到陸地。
在這本書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從太平洋下感嘆海底世界繁花似錦,到海底漫步感受大海的純凈空靈;從采珠場里驚嘆獨一無二的巨大珠母,到大冰蓋下敬畏數(shù)不盡的暗礁、浮冰……大自然可以造出幾十英尺長的巨型章魚,可以讓亞特蘭蒂斯大陸一夜間成為海底廢墟,它把手指尖的灰塵翻過來,就能把鸚鵡螺號封進冰隧道!
的確,大自然實在是值得敬畏的,就像書里說的那樣:“在大自然所劃定的極限處,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愿意與否,你都得停下你的腳步來?!?/p>
我們人類的各種必需品都要從自然中獲取,因此我們要敬畏自然,順應自然,甚至像尼摩艇長一樣融入到自然里去。他的吃、穿、用來自大海,但他絕不濫用。在南極附近遇到長須鯨,內德想要捕殺時他曾說:“為捕殺而捕殺是人類的一種特權,但我不允許這種殘酷的消遣?!弊阋娝麩釔圩匀?。指揮著他的艇,他也不懈地探索自然:到南極去!下到最深的海底去!他是用勇敢的心與充滿科學智慧的頭腦去了解自然。熱愛自然,了解自然也就融入了自然。
現(xiàn)今社會,各種環(huán)境問題在涌來:水資源緊張、生物多樣性破壞、極端天氣、全球氣候變暖……讓我們重新問一問自己,是不是為一時之利逐漸淡漠了對自然的敬畏,把無休無止的索取看作理所應當了呢?讓我們向尼摩艇長學習吧,保持科學理智的頭腦,為保護自然貢獻力量吧!
大海是包容的,是擁有無限的美的,自然更是如此。但它也許也需要我們的理解和關懷《海底兩萬里》訴出了它的心聲。
《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篇3
19世紀中葉,海上發(fā)生了一件離奇而神秘的怪事。引起了漁民,商船、海軍和各國政府的注意。原來是海里出現(xiàn)了一個體型龐大的怪物。看到過它的人說,足有100米長,比巨鯨還大得多。有的輪船還被它撞了個大窟窿。
為了保證海上交通安全,美國海軍部派出“林肯”號驅逐艦,組成遠征隊,去尋找并除掉這個“海怪”。法國巴黎自然博物館,生物學教授阿尤納斯,受邀參加遠征隊考察。
他們從紐約出發(fā),繞過南美洲,進入太平洋,經過幾個月的海上搜尋,一直沒有找到“海怪”。正在他們垂頭喪氣,準備返航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長長的黑色物體露出海面,海面上留下一行白得耀眼的浪跡?!傲挚稀碧柸僮飞先ィ枪治锬憧焖部?,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船長氣得不行,下令開炮。炮彈打到“怪物”身上,直接滑到了海里。
天黑了,“怪物”停在了水面上。為了不驚動它,“林肯”號也停了機,靠慣性慢慢跟上去。只有20米了,捕鯨能手尼德舉起魚叉,使勁投了出去,像是碰到堅硬的殼體,發(fā)出響亮的聲音。只見“怪物”發(fā)怒地沖過來,撞得“林肯”號劇烈搖晃,阿尤納斯和他的仆人康塞爾,還有尼德被拋下了大海?!傲挚稀碧柭浠亩?。
他們在海里掙扎著,游到了“怪物”背上。這哪是什么動物,分明就是一艘巨大的潛艇。過了一陣,潛艇啟動了,一邊前行,一邊慢慢往下沉。三人慌了神,使勁敲打外殼。終于艙蓋打開了,出來幾個人,把他們押進了艙里。
這艘潛艇叫“鸚鵡螺”號,尼摩船長開始把他們當敵人。后來了解到,他們只不過是在追逐,捉拿“海怪”,并不是要消滅“鸚鵡螺”號。同意把他們留下,作為乘客,一起行動。
潛艇到了太平洋腹地的一座小島,叫克利斯波島。尼摩船長邀阿尤納斯教授去海底打獵。他們穿上潛水服,帶上特制的槍,走在海底的沙灘上。陽光斜射海面,經過海水的折射,給海底的巖石、植物、貝殼和珊瑚染上了繽紛的七彩,相互交融著、變換著,美不勝收。到了100米深的海底,陽光不再明亮,只是隱約可見。成群的魚兒在身邊游來游去。最后,船長打到一只水獺,皮毛十分漂亮。
一次,“鸚鵡螺”號在靠近新幾內亞的一個小島附近,觸礁擱淺了。要等到滿月漲大潮,才能退出來。這期間,他們受到土著人的圍攻。土人拿著弓箭長矛,趁著退潮,向潛艇圍過來,足足有五六百人。阿尤納斯教授臉都嚇白了,尼摩船長說:“不用怕,我有辦法”。有20幾個膽大的土人爬上了潛艇,結果剛接觸到扶梯,就一個個,大叫一聲被打到海里。原來是尼摩船長在扶梯上通了高壓電。
“鸚鵡螺”號從太平洋,駛到了印度洋的錫蘭島附近,這里的珍珠舉世聞名。阿尤納斯教授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去參觀采珠。每年這個時節(jié),都有許多人來這里采珠。他們劃著小船,在采珠人身上捆根繩子,腳間夾塊石頭,跳到海里采珠。他們可沒有潛水服,每隔30秒就必須上來換氣,而且不是每一個珍珠貝都有珍珠,要看運氣。尼摩船長一行,穿著潛水服在海底觀看。突見一條大鯊魚,張著血盆大口向一位采珠人沖過來。采珠人閃到一邊,但還是被鯊魚的尾巴打翻在地。鯊魚一個翻身,回過頭來,眼看采珠人性命不保。尼摩船長抽出短刀,沖上去照鯊魚的腹部猛刺一刀,鮮血染紅了海水。但鯊魚并沒有死。又向尼摩船長撲來。危急時刻尼德拿著魚叉趕到,刺死了鯊魚。尼摩船長和采珠人得救了。
“鸚鵡螺”號從亞丁灣,通過海底隧道進入大西洋,又從大西洋南下穿過南極,然后從美洲經過北極,達到挪威海域。他們在海底,打撈了古代沉船中的珍寶。見證了地殼運動沉入海底的城堡。欣賞了海底的奇幻美景,也經歷了無數(shù)險境,最后,終于回到了陸地。
《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篇4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作《海底兩萬里》。起初,我沒有絲毫興趣可言,漸漸地,我被那引人入勝的內容、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所深深吸引。一片洶涌澎湃的大海仿佛正展現(xiàn)在我眼前,而我仿佛也坐著鸚鵡螺號,同尼摩船長走進海洋,觀賞奇景。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扣人心弦的章節(jié),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shù)第四十章。這一章主要講述了:潛艇四周都圍著厚厚的冰墻,艇長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著大家輪流開鑿冰墻,同時噴射開水阻止再次結冰。艇內的氧氣越來越少,但大家仍秩序井然。最后,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潛艇終于沖出冰原,大家再次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危機終于解除了。
我之所以喜歡這一章節(jié),是因為我十分佩服尼摩船長的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在那樣危急的重要關頭,艇艙的氧氣越來越稀薄,大家隨時會因為缺氧最終葬身海底!那是多么厚的冰層?。∫胧果W鵡螺號全部通過這恐怖的冰山,可要挖650立方米的冰層!更不要說就算大家離開了這座牢籠,仍有可能還在冰山下,不能及時浮出海面呼吸空氣......然而尼摩船長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冷靜地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一邊鑿冰墻一邊噴射開水,終于成功地帶領眾人脫離了險境。這樣沉穩(wěn)的尼摩船長怎能使我不為之贊嘆呢?
想到尼摩船長的沉著機智,再看看我呢?記得那一次,班里有同學打碎了花瓶,場面那叫一個慘不忍睹:玻璃瓶碎了一地,有的小玻璃渣飛出去老遠;原本潔白無瑕的百合花,現(xiàn)如今被濺上了星星點點泥漬,散落在玻璃碎片中;花瓶里的水自然也灑了一地,聚成了一個小水洼,蜿蜒地向著四周擴散;濺起的水還打濕了我的褲角。我被嚇得心怦怦跳,同學看見闖了禍,嘴里不停念叨:“完了,這可怎么辦,怎么辦?”我倆雙雙愣在原地。最后,還是路過的班長鎮(zhèn)定地幫我們收拾了殘局,還向老師解釋了前因后果。現(xiàn)在想來我還是有些太稚嫩了,遇到一點小事情就蒙了,沒有思考能力,一點也沒有那遇事不驚的沉著冷靜!尼摩船長身上的這些好品質真的值得我好好學習??!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作為凡爾納的一部經典名著,不僅將科學與文學美結合,把尼摩船長冷靜堅毅的形象也刻畫地栩栩如生,哪怕已經過去了快兩個世紀,它的光彩仍熠熠生輝!
《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篇5
讀完《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后,心中如同激起一陣陣翻滾的海浪。
這本書的作者――儒勒·凡爾納設置驚險情節(jié),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huán)生的境地;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讀來引人入勝。
最吸引我的是第三十二章《打敗大章魚》。平時最淡然、最冷靜、最冷酷的尼摩船長竟淚流滿面了,這讓我們看到了他感性、富有同情而又善良的一面。
本章開頭先描寫“我們”到達的海域存在有巨大的怪物,暗示著接下來是與海怪大戰(zhàn)的情節(jié)。從尼德·蘭對大章魚存在的懷疑,到我們講述神話中的章魚。最后巨型章魚的出現(xiàn)使尼德·蘭從懷疑到相信。再到“我們”上戰(zhàn)場殺“敵”,最后取得了勝利。
這過程中還讓尼摩船長失了一位船員,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原來是“鸚鵡螺號”剛打開嵌板,大章魚就把自己的21根觸腕伸進來,不過一會兒就把那名船員卷走了?!拔覀儭币蚰敲瑔T的吶喊聲,“我們”好像瘋了一樣的砍著章魚的觸腕。片刻間“我們”把章魚打了個重傷??赡钦卖~向“我們”噴出墨汁,還把那名船員帶走了?!拔覀儭弊兊卯惓嵟瑲⒓t了眼。突然尼德·蘭被一只觸腕絆倒了,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尼摩船長去幫尼德·蘭,尼德·蘭脫險魚叉插進了章魚的心臟。待到戰(zhàn)爭結束后,那名船員已然不知何蹤了。
“他望著吞噬了他的一個同伴的大海,沒有面對勝利而笑,卻淚流滿面?!奔词乖诿鎸ν淌闪送榈拇蠛?,他依然深深地愛著它,因為它給了他一切。
《海底兩萬里》第七章作文讀后感篇6
想必大家都知道《海底兩萬里》這本經典名著吧!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次刺激精彩的冒險之旅——主人公在坐船遇難時,“鸚鵡螺”號潛艇艇長內莫船長救了他和仆人還有一位捕鯨手。好客的內莫艇長帶他們去神秘的海底參觀。最后“鸚鵡螺”號不幸遇難,沉入水底,潛艇里的每一個人齊心協(xié)力,奇跡般的獲救。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瞧那鯛屬劍魚,身披著藍白相間的衣服,游起來似飛機一樣快;瞧那海豹,舉止是多么優(yōu)雅;瞧那極樂鳥,它讓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這樣一個畫面:在依山傍水的樹林中,美麗的極樂鳥在自由自在的翱翔,它們搖動著五彩繽紛的翅膀在天空中一起一伏的飛著,好似顏色鮮艷的風琴……
最讓我敬佩的是主人公”的樂觀。為了不想在海上待太久,他們產生了逃跑的念頭,雖然制定了精密的計劃,可因為突如其來的事情破壞了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凡爾納并沒有因此而氣憤,而是樂觀開朗的安慰他的朋友們。這讓我想起有次考級。那一次的鋼琴六級考級,我只得了良好,離優(yōu)秀差一步之遙。因此,悶悶不樂了好幾天。現(xiàn)在知道了之所以沒得良好,是因為練得不熟煉,所以我沒有資格垂頭喪氣,要擠出時間練習,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海底兩萬里》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道理,真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