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讀后感經(jīng)典【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guī)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弟子規(guī)讀后感篇1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guī)其中的一個章節(jié),讀過之后使我深有感觸。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教會了我犯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敢于認錯并勇于承擔責任。無心的錯誤,只要肯改錯,錯誤就會慢慢減少,如果知道是錯事,還偏偏去做,或做了錯事去掩飾,那就是罪惡了。
“人不閑,勿事攪……過不規(guī),道兩虧。”教會了我別人不高興的時候或有事在身的時候切莫去打擾他,別人有短處,千萬不要去揭穿,如果無意中知道別人的隱私,或別人把秘密告訴你時,你一定要守口如瓶。平時我在街上經(jīng)??吹接行┬∨笥言谧脚蚰7職埣踩俗呗凡⒊靶λ麄?,雖然我沒有加入他們,但也沒去制止;還有的時候在班里,同學們?yōu)榱艘恍┬∈露l(fā)生爭執(zhí),我身為班長很多時候沒有去勸阻……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后,我為我以前的行為深深地感到羞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說的話雖然古板,卻都是貨真價實的道理,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師愛幼。我一定要遵循古人的教誨,做一個正直的人。
弟子規(guī)讀后感篇2
今天,陽光明媚。我到一樓下玩耍,媽媽見了我高興地問道:“作業(yè)做完了嗎?”我自信滿滿地答道:“早就做完了。”媽媽高興地上樓去了。
中午,我回到家。不小心把一個花瓶打碎了,我慌慌張張地拿來了掃把和垃圾桶把垃圾掃得干干凈凈??墒牵倚南耄阂趺锤鷭寢尷侠蠈崒嵉亟淮?我想了又想,還是不要告訴媽媽了,媽媽看到我問:“孩子你怎么了?”我傻呆呆地站在那里,吞吞吐吐地說:“沒……怎……怎么……”媽媽說:“有事情快說,別不說。”我的眼淚已經(jīng)在眼眶里打轉,當時我的眼圈已經(jīng)紅了,眼睛也濕潤了,淚珠像黃豆大小似地流了下來。媽媽問:“你到底怎么了?”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媽媽安慰我說:“沒事的,花瓶打碎了不要緊,就是不能撒謊呀!知道嗎?”我點了點頭。
我想起了《弟子規(guī)》里面有一篇也講到,為人不能撒謊,要講誠信。我明白撒謊是不對的,我要謝謝《弟子規(guī)》,是它帶給我很多啟示,讓我改掉以前的小毛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的生活不能沒有《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就像你的導師,它就是一把讓人改過自新的鑰匙,它還是一個打開良好習慣的大門。讓我們愛上《弟子規(guī)》,和它做永遠的好伙伴吧!
弟子規(guī)讀后感篇3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開展讀書活動,這學期李老師要求我們回家讀《弟子規(guī)》,我們大家看完之后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在這么多句三字經(jīng)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這一句話讓我的感觸非常深刻。以前,媽媽叫我起床我總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自從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馬上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這一個道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讀到這一句時我想到我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忘了要聽父母的話。趕集時,看到好東西不管多貴都要買,一不隨意就大聲嚷嚷,有時還頂撞父母。學習了《弟子規(guī)》后,我一想,遇到事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誨,對父母的話一定恭敬聆聽。要用平時言行來弘揚《弟子規(guī)》的精神。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guī)》,還要學好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下去。
弟子規(guī)讀后感篇4
《弟子規(guī)》是中國國學的瑰寶之一,它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成的,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言語行為要誠實勤奮,小心謹慎。
我讀了《弟子規(guī)》感悟深刻,尤其是這幾句話讓我非常深刻“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的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過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要拖拉和偷懶;父母教育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我們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時要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
有一次,媽媽讓我去把課外老師留的書法作業(yè)寫了,我就沒寫,干別的事去了,結果快到上課的時候我一陣狂補,沒有寫好,被老師訓了一通。今天我讀了《弟子規(guī)》上這幾句時,我不禁回想這件事。“父母命,行勿懶”正好和這件事呼應,而我沒有做到立刻去做父母交代的事,以后要立刻去做。
我們小學生要聽父母的話,也要聽進去父母的批評,不要強詞奪理,更不要在父母面前撒謊,使父母生氣傷心。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要從聽父母的話開始。
像《弟子規(guī)》這樣博大精深的國學還有很多,我以后要多讀、多記、多實踐。
弟子規(guī)讀后感篇5
在《弟子規(guī)》這本書中,我又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有講信用的宋濂、有孝敬父母的王祥、有尊敬師長的孔子、還有為他人著想的孫叔敖……從他們身上,我又得到了許多知識。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孫叔敖殺蛇的小故事吧。
孫叔敖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國相,他從小就非常勇敢,心懷民眾。
小的時候,有一次孫叔敖到外面游玩,突然他看見一條兩頭蛇,他很害怕,剛轉身想跑時,又心想如果這兩頭蛇去害別人怎么辦?于是他就拿磚頭把那兩頭蛇砸死了并把蛇給埋了,然后才哭著回家。
回家后母親問他哭的原因,孫叔敖回答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剛才我見了它我肯定會死的。母親又問蛇現(xiàn)在在哪兒?孫叔敖又說,我害怕別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jīng)把它殺了并埋了。他的母親說:“好孩子,你這是替別人做好事,上天會給你福氣保佑你的。”
等到孫叔敖當了楚國的國相,他還沒開始治國,但是楚國人就已經(jīng)相信他是一個仁義的人了。
讀了孫叔敖殺蛇這個小故事,我想贊揚一下孫叔敖:孫叔敖,你真是一個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好孩子呀!我要向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