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1
我們出生,長大,生活,相愛,忙碌,直到死去,一輩子總是緩慢而又焦急地走著。我們從一個天國而來,又從另一個天國而去。其實,人生可以簡單到只為了吃喝,也可以復雜到生離死別。我們平靜地游蕩在人生的漩渦之中。
《愛與孤獨》這本書是作家周國平寫的一本亦哲亦散的作品,說老實話,讀起來(對于我來說)有些不舒服。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太過宏大,又有些細致入微,讓我這個年輕人在某些方面有些難以理解(或是不感興趣)。
很多人說這本書很“雞湯”,其實我也不知道那些人到底如何定義“雞湯”這兩個字。但是這樣將哲學和個人經(jīng)歷融合在一起,然后再獻給世人的作品,我不認為有任何反感。人們口口聲聲說反雞湯,反對無用的知識??蛇@些卻是很多人都缺失的東西,只是我們不愿去面對而已。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沒有遵循我一貫的作風:一氣呵成地讀下去。而是只讀我喜歡的部分,那些我不感興趣的部分我就一帶而過。我也會這樣理解,那些我不感興趣的東西,可能是我這個年輕還沒有經(jīng)歷或是有過感悟的內(nèi)容。這需要時間的沉淀吧。
書中幾乎處處是我們所謂的至理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我們摘抄在筆記本上面,然后再銘記在心。不過,我也只是一掃而過罷了。首先,我是有些懶,我懶得將那么多句子抄下來。第二,我覺得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去給我們一些答案的,也無需我們刻意為之。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們會常常在生活中迷茫,在迷茫中彷徨,找不到方向。所以,有時候,當我們累了的時候,需要放下手中的事情,抬起頭仰望藍天,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開花落。我知道,我作為一個沒有生活壓力的學生可能沒有資格這么說。但我絕對有必要提醒每一個迷失的人,在你孤寂的時候,你需要《愛與孤獨》這本書作為你的知心朋友。
無需太多語言,帶著愛心孤獨地走下去吧。
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2
“孤獨源于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這是周老先生在《愛與孤獨》中寫到的。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里,我們是愛者,同時也是被愛者,我們獨自感受著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真摯、愛情的浪漫,也許對于我們這些閱歷不太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愛像一縷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像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像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我們無法把孤獨想象成愛的一部分。
讀了《愛與孤獨》后,我感觸頗深。孤獨是人的宿命,一切人間的愛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獨。周老先生從生命、愛情、婚姻、女性等方面談起,對我們情感世界加以剖析,讓我們重新領(lǐng)悟了過往的人生,同時,對我們今后的未來是一個很好的借鑒。使我在情感的世界中又成長和成熟了不少。
我們?nèi)耸菑碗s的感情動物,每一天都有各種情感圍繞在身旁。世上有多少人每時每刻為自己喊著“我要幸?!钡目谔枺墒?,卻很少有人成功。幸福就像一個摔碎的玻璃球,我們這些尋求幸福的人就是在不斷的拾起地上的碎片,不過無論我們?nèi)绾闻Γ紵o法拾起所有的碎片來組成那個原有的玻璃球。人們總是喜歡把幸福和婚姻、愛情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他們相信:幸福的愛情是一種能不斷地激起幻想,又不斷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事實。我認為一個人只要曾經(jīng)擁有和活在當下,就是幸福的,我們不必為了結(jié)果而忽略過程。要學會珍惜和回憶,因為浩渺的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
人類永遠活在未完成中,無論是在事業(yè)上還是在生活方面,我們總是期待下一次成績的提高,事業(yè)的更上一層樓,我們不會滿足于現(xiàn)實,總是認為這一切并不完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最浪漫的愛情似乎都沒有圓滿的結(jié)局,一切真正的愛情都是未完成的。就像人生一樣,當遇到分岔路時,總是想象著先走一條,把另一條留給下次,可是再也不會有下次了,因為走上的這一條路又會分股,如此下去,沒有可能回頭來走那條未定的路了。這就是人生,我相信,只要此時此刻我們做出了自己認定的選擇,就不會有太多的后悔和遺憾留下。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于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jié)伴而行。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于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每一個問題至少有兩個相反的答案。”前者可能就是人們追求愛情和婚姻的理由,茫茫人海中,兩個有情人相遇即是一種緣分,當一個生命被另一個生命所領(lǐng)悟、所理解,此時的兩個人不再孤獨,他們從所謂的孤兒中解放出來,去完成更大的使命。他們用一切愛的手段去保護這來之不易的相遇與結(jié)合,但由于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太緊密,失去了原有“距離產(chǎn)生美”的欣賞,因為溝通的限度,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隔膜。因此,他們的婚姻讓雙方感到窒息,最終導致關(guān)系的破裂。這可能就是后者所謂的一個生命不會屬于任何另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孤獨從此在愛中愈演愈烈。孤獨源于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
人們常說:知識是財富。當我們學富五車,功成名就那天,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是富有的。但是,蕓蕓眾生有幾個是出類拔萃的英雄?難道其他人都貧困潦倒嗎?我想不是的,年輕就是財富,靈魂深處的愛也會使人富有。愛是奉獻,但愛的奉獻不是單純的付出,同時也必是有收獲的。當一個孤獨的人尋找另一個孤獨的人時,便有了愛的欲望。雖然愛情不能消除孤獨,但卻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當一個受挫者受到另一人的安撫時,便有了友誼的純真;當年少的你得到無微不至的母愛和寬宏偉大的父愛時,便有了親情的溫暖。愛豐富了人生,愛的體驗豐富了心靈。愛是我們生活的源泉和動力,無論愛的經(jīng)歷是否順利,對于我們的靈魂和內(nèi)心都是寶貴的收入和財富。
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
那天,看著滿書柜的`書,每一本書的名字卻都如此的吸引人。一排排,一目目,一本本,卻被最后一行的《愛與孤獨》吸引了眼球,便鬼使神差的拿起了這本書。這書名與我好像,盡管身邊有如此多的人都愛著我,但是還是感到無盡頭的孤獨,似乎從來就是只身一人。
放假后的第一天,我便拿起了這本書。盡管最討厭密密麻麻的文字,卻還是想了解作者的愛與孤獨。從剛開始的章節(jié)中,我似乎就看到了作者的孤獨。小小年紀被送進嚴厲的私塾,整天與古文為伴,卻無法寫出一篇讓父親滿意的文章。因為她最愛的是寫信,就連老師也夸獎他的信寫的不錯。
但是作者也有得到愛:老長工阿榮伯,四叔,母親,等等。他們都是對這位小女孩無私奉獻著自己愛的人。最讓我驚異的是,作者小小年紀竟跟著二叔學抽煙,偷拿父親櫥柜里的書。對這位二叔我既無壞印象也沒有什么好印象,畢竟他利用過作者去要煙,讓作者抽上了煙,但卻也時常鼓勵著作者,講述著自己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倆在我的腦海中竟像兩個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哥們兒。
后來,不知是否是因為實在是無法忍受如此密密麻麻的文字圍繞腦邊。放下了《愛與孤獨》。卻在再一次拿起它時,似乎變得不一樣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母親。她的愛是如此的純凈,如此的美好,默默影響著作者。作者也深深愛著這位不識字,沒讀過書但卻是在作者心中博古通今的母親。讀了關(guān)于母親的章節(jié),我也同作者一般,深深的愛上了“雨”那首詩:天空傷心,所以落淚了。我看見媽媽的眼淚如雨般落下來,媽媽,您是天空嗎?母親們總是十分多愁善感,文中的母親看著一封家人的信似乎就能淚如雨下。就如我的母親,在我一次次叛逆的行為中總是傷心的嗚咽,淚水掛滿臉頰,總是讓我的罪惡感發(fā)揮到極致。
作者也從被愛到愛別人。丈夫,母親,孩子,老師,好友……作者喜歡寫信,與幾位摯友總是不斷的來回寫信交流各自的生活與趣事;作者為了紀念老師起了琦君這個筆名;與丈夫以愛來驅(qū)逐孤獨的晚境;為了兒子處處著想,寫信訴說著相思之苦……
琦君在《愛與孤獨》里寫道:“孤獨使心靈純化”,真實的愛如同一顆珍珠的形成“砂子侵入牡蠣的體內(nèi),牡蠣為了排除這粒障礙物,辛苦地蠕動身子,而障礙物并不能排除,牡蠣體內(nèi)反而分泌一種液體,將砂子包裹起來,液體凝固以后,就成了圓潤的珍珠?!奔儍舻亩置篮脽o私的愛只有在經(jīng)歷過各種孤獨與苦難后,才能達到極致。
我們的人生中是有許多的孤獨時刻,就如作者那般,四十年的寫作生活讓自己忘卻孤獨感。只是在孤獨之間,卻深深夾雜著愛。愛與孤獨做伴,愛在孤獨中升華,孤獨在愛中永生。用你的一生學會如何去愛。
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4
這篇是我高3時在語文資料上看的,感觸很大。
自高中起,我就是一個人的生活著,表面上和同學們很好,可是內(nèi)心卻始終是孤僻著,不為啥,就是喜歡一個人靜靜的。但發(fā)現(xiàn)有人想靠近時,我會毫不猶豫的避開或視而不見。后來有人問我,‘你不孤單嗎?’我看了他一眼,很想說,一個人有啥不好,何況我不提倡早戀。有人說我不懂愛,對,我不懂戀愛,當我想到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時,我什么也不想了。我喜歡自由。
我朋友曾經(jīng)跟我說過,她很害怕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她說她怕找不到朋友,怕和別人合不來,怕沒有娛樂的地方,怕悶。然后我問她,‘你是不是很怕孤獨’。她想了會兒說的確,她很怕。我不知該怎么跟她說,不是每一個人的適應能力都一樣,我跟她說試著習慣下孤獨,她說她永遠習慣不了.是呀,每個人的思想思維盡不相同,你改變不了她的想法,只是用自己的經(jīng)驗來開闊她的見識.如若跟她說其實孤獨很美,該學會享受.這顯然無濟于事.
有人說除去孤獨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到愛.其實說真的,我對那個字有些反感,之前尤其強烈,只是想到人世間又真的不能卻少愛,無奈下.看著街道上一對對緊擁的情侶,幸福的一家大小,販賣的老人,閃爍的霓虹燈下的喧嘩..我似乎看到愛的存在,因為有種叫幸福的東西在流動.但我卻只想欣賞,并不在乎是否擁有.美的東西一旦擁有了,它就會失去以往的光澤,不再美好.愛也一樣,擁有了,習慣了,其他一切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了.這是可怕的,你能叫一個有愛的人嘗試孤獨并習慣它么.除了你愛的東西,其他的你會很快接受并且習慣么..
如愿站在愛的身邊孤獨的欣賞它.這樣,才能看清它的價值,即使是看著它的背影,我也幸福的笑了.
高中《愛與孤獨》讀后感5
作為一個讀書不多的人,單純的想增加閱讀量。我選了這本書,不過倒也是個錯誤,我沒有豐富的閱歷,周國平老師是一個大家,他的文章辯證,哲學,富有時代性!我完全沒有能力在這里評論什么,我單純的想要練習自己的文字能力,才在這里bb。事實上這本書我沒能完全的讀下去,前面幾章寫的個人問題,我還勉強忍著看下去,后面寫男女,寫婚姻,寫孩子的教育,我真的是匆匆略過!沒有那個年紀和心智還真是耐不住性子看下去~不過前面的也給了我許多啟發(fā)!之前我總是刻意追求人脈,因為總有人勸告人脈的重要性!而周國平老師的“交朋友,貴在自然!”讓我知道確實朋友人脈不可強求,刻意追求自己累,他人也累!再者與他人交往注意“尊重他人,親疏隨緣”實際上這里和上面都一樣追求順其自然,而非故意為之!再言,人總是需要和自己對話,學會孤獨,只有這樣才會深刻,說的也很有道理,以前的生活不管它,過一天就過一天,感覺無所謂,直到現(xiàn)在我想起來自己寫東西,記日記,對比以前的過眼云煙,目前的生活確實讓我深刻銘記,不管是讓我哭還是讓我笑的,想想要是一直堅持下去,幾年后,幾十年后回首看自己曾經(jīng)的往事,不知道會不會想現(xiàn)在的自己為ta黯然傷懷,亦或者早已釋然!周國平老師這本書里最喜歡的一句“愛就愛的愜意,活就活的輕松,回歸最實在的人生”,聽起來就很美好,我向往這種狀態(tài),灑脫,隨性,質(zhì)樸,因為我沒有,我沒辦法達到,我才把之放在神圣的地位,只想有一天我能夠達到這種狀態(tài),沒有太多羈絆!這一點為自己祈禱!為自己努力!
《愛與孤獨》讀后感600字相關(guān)文章:
★ 愛情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