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余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1
真正的愛情是不可磨滅的——讀《牛郎織女》有感
傍晚,秋風,瑟瑟。落日的余暉慢慢消失,閑來無事的我抄起身邊的一本書,里面的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牛郎織女》。
一個叫牛郎的放牛娃被哥哥嫂嫂欺負,與老牛離家出走,在老牛的撮合下與仙女織女結(jié)為夫妻,但王母娘娘極力反對,最終兩人不離不棄,隔河相望。
這雖然只是一個民間故事,但是兩人不離不棄的愛情卻觸動了我。一讀到兩人在銀河邊四目相對,戀戀不舍,我便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經(jīng)常因一些小事鬧得不可開交,惡語相向,幾天不理對方。再看現(xiàn)實生活中,甚至有的夫妻還會因為打碎了一個花瓶兒鬧離婚。真正的愛情是不可磨滅的,你們這樣算是珍惜愛情嗎?如果你們都退一步,你們的愛情不就可以延續(xù)嗎?
古人相愛,但要遭受很多的阻礙,他們卻能夠選擇不離不棄;今天的社會都是自由戀愛,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你們卻不珍惜。俗話說得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牛郎織女就是一個好例子,他們的愛情驚天地,泣鬼神,令后人贊嘆無窮——真正的愛情是不可磨滅的。
放下書,看見爸爸媽媽在廚房里有說有笑,一起做飯,柔和的燈光照亮了家里的每個角落,一切都被愛包圍著,真好……
《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2
聰明善良、心靈手巧的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從情理上講,做長輩的哪能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罨畈鹕⒘诉@親親密密、美滿幸福的一家人,有些讓人費解。
我揣測王母娘娘這么做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天上需要織女這樣的織錦能手;二是織女乃帝王子孫、上天仙女,而牛郎只是凡夫俗子、一介平民,兩人間的等級關(guān)系相差太大。在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從文中可看出我國的等級觀念分布廣、歷史長,由等級觀念支配下建立起來的等級制度則禍害更深更廣。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一直到現(xiàn)在,它的種子還綿綿不絕。
我們都是在談王母娘娘的壞,可王母娘娘也有好心,如果純屬壞意就不會只是將織女帶回天宮了。其實,在漫漫人生路途上,父母不也總是會處處扶持著孩子,生怕他們沒有父母的牽引便要跌得頭破血流。孩子的第一次邁步、第一次生病、第一次上學、第一次考試,甚至第一次遠行、第一次工作,第一次戀愛,無不牽動了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心。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孩子上下學,學校門口的道路便被堵得水泄不通,父母或長輩一手幫孩子拎著書包,一手拽緊孩子小手;孩子即便是一場普通的傷風感冒,全家也如臨大敵;孩子原本純粹想學游泳,卻在父母的高壓下接受著吉他培訓……
即便到孩子已長大成人,父母的雙手也不會放下--找學校、尋工作、相對象、結(jié)婚、買房、看孩子,父母漸漸佝僂的身軀還要繼續(xù)為孩子們負起重擔,還要繼續(xù)為子女們操勞憂心:學校飯?zhí)媚芊癯陨峡煽陲埐?出門在外是否會照顧自己;單位加班能否休息好;下班路上是否安全;房貸還了幾成等等,總之,父母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孩子。
說到底,對于王母娘娘這個角色,我們要從多個角度來評判,就像王老師經(jīng)常跟我們講的,看待世間萬物,永遠不能只片面地看一面,多角度去評價,我們的思維才不會被禁錮,我們的胸懷才不會狹隘。
《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3
最近,我讀了《中國神話故事·堯舜時代》中的一個故事《牛郎織女》,牛郎為實現(xiàn)夢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令我印象深刻。
男主角是一個放牛郎,因為他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所以大家都叫他牛郎。一次,他的老牛開口說話了,告訴他傍晚會有七個天上的仙女來河里洗澡。牛郎只要拿走其中一件衣服,衣服的主人就將成為他的妻子。牛郎照做,果然娶到了最小的那個仙女織女,還生了一兒一女。天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很生氣,于是將他們骨肉分離。牛郎在老牛指點下,挑著兩個孩子去救織女,可王母娘娘把銀河變成了波濤洶涌的天河。牛郎不放棄,用葫蘆瓢來想舀干天河的水。王母娘娘不忍心了,所以讓他們在每年七月七晚上相見一次。
牛郎之所以能與織女每年相見一次,是因為他堅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讓王母娘娘感動了。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條件多么艱苦,他仍然堅持著。牛郎可謂執(zhí)著的追夢人,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不斷堅持努力,這也讓我想起了一部美國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主人公也為了過上理想的好生活而努力,最終他成功了。
每當我遇到困難想退縮時,我就會想起這個故事。牛郎堅持不懈的精神時時激勵著我,使我不輕言放棄,戰(zhàn)勝一切困難。
《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4
今天我們讀一本書,叫《牛郎織女》。
這個故事記敘了牛郎小時侯的痛苦經(jīng)歷,牛朗織女婚后的幸福美滿的生活,以及后來織女被王母娘娘無情地抓回天宮等情節(jié)。
我覺得牛朗織女你們該知足了。雖然王母娘娘把你們分開了,你們雖然不能時時刻刻生活在一起,雖然你們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可終究一年還能見一面,還能親熱一會兒。有詞云:兩情若是久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織女,你雖然觸犯了天條,可是你吃的還是山珍海味,穿的還是綾羅綢緞,睡的還是高床軟枕,而且一年還能和每天日思夜想的人見一面,以解相思之苦,織女,你是多么幸運和幸福啊!
可是別人卻沒有你那么幸運了。有的人每天朝夕相處,但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只能單相思而已。有道是: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旁邊,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還有的人和你們一樣相愛,可是卻一生一世都不能相見。
就拿三圣母和劉彥昌來說吧。他們同樣相愛,同樣愛得死去活來,可是王母娘娘還是殘忍地把他們分開了。不管三圣母如何抗爭,如何的不屈服,但是王母娘娘仍是不肯成人之美,甚至一生一世都不讓他們見一次面。可是牛朗織女你們一年就能見一次面,而且織女吃的、穿的、睡的都是那么好。然而三圣母與你就截然不同了,簡直就是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
難道你們的天差地別就是因為織女是皇親國戚,所以對她就法外開恩,而三圣母只是一個小小的仙女,就對她那么苛刻,有道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母娘娘你是多么不公平,不公正啊!織女和三圣母你本該一視同仁,可是你卻包庇織女,難道天條是讓你隨心所欲地濫用嗎?
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渴望做神仙。難道做神仙就這么好嗎?我認為神仙雖然高高在上,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神仙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人之常情,而且他們想愛不能愛,不能觸犯天條,只能安守本分做自己的事,一但犯了天條,就會墜入萬劫不復之地。雖然凡人有貧窮有富貴,有煩惱,有辛苦,有生老病死,但是凡人能做神仙不敢做的事,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能談情說愛。由此看來神仙還不如凡人逍遙快活呢!
《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5
這是兒子的作文題目。兒子依舊對作文感到厭煩和恐懼,總在拖延,總在磨蹭。
抱著人道主義精神,我打算解救他。
我陪他一起重讀原文,并在各句段間適時插入我的理解和想象,希望給兒子在“重視閱讀文本”、“閱讀要有獨立見解”……等方面做出具體的示范。
兒子讀的過程也會被我逗笑,但他依然雜亂無章,難以行文。
我指點他拋開神話部分,關(guān)注苦難的牛郎是如何生存下來的,然后對比自己,談?wù)劯邢搿?/p>
令人失望的是:指點越具體,束縛就越強。我一個成年人,心靈早被俗世浸染,不再剔透。只可惜純潔的孩童卻總不喜歡以“文字”為友,不能體悟“言為心聲”、“一吐為快”。無所適從之時,我只好選擇用文字記錄,算作雁過留痕、風過留聲,靜待花開,以此為證。
以下便是那堆蹩腳的文字。
讀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后,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為牛郎娶了仙女而感到無比的興奮,也可能會對將牛郎織女生生分開的、狠心的王母厭惡萬分。但我卻一直為小時候的牛郎擔心——一個沒爹沒娘、哥哥嫂子又不待見的苦命的孩子,該怎樣生存下去呢?
與其抱怨,不如積極適應(yīng),努力改變。小牛郎只能吃剩飯、穿破衣、睡牛棚,但他并沒有被嚇倒,而是很快適應(yīng)了這一切。他想方設(shè)法將放牛的“工作”做好,他不希望牛兒受到和他一樣的待遇。雖然辛苦,但牛郎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在和牛兒做伴的日子里,小牛郎練就了堅韌不拔的生活本領(lǐng)。
幸福的生活要努力去爭取。長大后的牛郎不再懼怕哥哥嫂子虛情假意的“分家”,敢于面對獨立的生活。他砍柴換糧食,建茅屋種地,善待勤勤懇懇干活的老牛。他漸漸明白:仙女不會主動飛進茅草房里,幸福也要勇敢地去追尋。
成長的過程最值得我們學習。幸福的我們,會不會比牛郎更堅強呢?我相信,值得我們大家好好思考。
”
這道命題,在兒子時間充裕時,心里不急不躁時,我依舊期待他會有獨特的想法。只要達意清楚,不懼想法幼稚,因為他要給他莽撞的老爹展示。
《牛郎織女》讀后感500字6
中國老百姓沒有幾個不明白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傳織女乃天地的孫女,或說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她和六姐妹在天宮給天織彩衣。地上有個牛郎,哥嫂對他不好牛郎分家另過只給他一頭老牛牛郎依靠自己的力量,老牛的幫忙,披荊斬棘,耕田種地,日子漸漸過得好起來。
但他一個人總感到寂寞。有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說七姐妹要下到溫泉洗澡,牛郎可趁機把織女的衣服藏起來了,讓他答應(yīng)做牛郎的妻子。牛郎照老牛的說法辦了,在溫泉旁說服織女,二人結(jié)成了夫妻?;楹?,二人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十分美滿,還生下了一兒一女。但他們的婚事被天地明白了,派天神把織女捉回天庭問罪。牛郎追不上織女,抱著一雙兒女痛哭。老牛此時說話了:“我快死了,然后把我的皮剝下來,你穿在身上,能夠上天,與織女相見?!?/p>
老牛死后,牛郎披著牛皮,挑著孩子,上天到天界尋妻。正當牛郎與織女要相見時,被王母娘娘拔下了頭上的金簪,沿著銀河一劃,清澈的銀河一下子變成了波濤翻滾的天河,迫使牛郎和織女隔河相望。之后,天地和王母娘娘受到了感動,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會。在這則神話故事中,老牛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媒人和神仆主角,每提起牛郎織女之事,人們都對他倍加崇敬。
我被牛郎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因為哥嫂對他不好,把他趕出了家門,可他并沒有絕望,而是和老牛一齊相依為命,我覺得牛郎對生活和生命都十分熱愛,并且擁有一顆樂觀用心的心靈。
牛郎和織女本就應(yīng)在一齊,可王母娘娘卻硬是把他倆活生生的分開了,但最后王母娘娘還是被感動了,同意牛郎和織女的見面日為每年的七月七日,看起來真情和執(zhí)著也能讓神仙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