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
《傅雷家書》作為溫情的使者,教會了我們受益匪淺的道理,也給予了一顆期盼已久的,學會感恩的心,看完傅雷家書,你認為傅雷家書讀后感怎么寫才優(yōu)秀呢?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801394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1
早就聽說《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個暑假,我認真拜讀了這本名著。這是一本由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組成的書,書中傅雷夫婦對孩子諄諄教導,要求孩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熱愛自己的祖國,和孩子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與感悟,父子的濃濃親情,流淌筆端,躍然紙上,縱使千山萬水,依然近在咫尺。
父親的愛是嚴肅、莊重的,他反復地與兒子討論藝術上、事業(yè)上的問題,但當他細細回想孩子小的時候情景、醒來后因想念兒子無法入眠時,更多的溫情彌漫在字里行間,催人淚下。作者經常提到對兒子的愧疚,認為在兒子的童年時代,沒有給他足夠的愛與溫暖,更多的只是批評、指責和條條框框的禁錮。
也正因為這些,傅雷后悔不迭,他用自己的余生為兒子在藝術事業(yè)上披荊斬棘、指引方向。他是兒子尊敬的長輩,在與孩子探討學習、做人、藝術的同時,不厭其煩地告訴遠在他國的兒子要時刻保持一顆愛國的心及一腔愛國主義情懷。他又是兒子最好的朋友,他說:“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币喔敢嘤?,這就是傅雷,一位偉大的父親。經常有同學講,和父母有代溝,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有心里話不愿和父母說,這些在《傅雷家書》面前顯得多么蒼白無力呀。其實,父母不管是否有成就、是否有才華、是否有金錢,他們對孩子的愛都一樣的深沉,最關鍵的是父母和孩子的相互理解和溝通。
我很有幸,和爸爸媽媽一直相處愉快,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事情鬧得不愉快,覺得不理解他們,他們更不理解我。其實事后一想,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簡單,有時只是一句話的事兒。成長的路上,聽聽父母的意見,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父母多溝通,我們的人生將少走很多彎路,將會收獲更多的幸福。
#802154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2
這是父親寫給兒子的信,一封封容具了親情。我開始看的時候,心里甚是喜悅,可以知道鋼琴家的成才之路,這樣的話可以借鑒到我以后的日子里。殊不知,傅聰?shù)某刹胖烦錆M了坎坷。他也有喪氣的時候,他也有脾氣暴躁的時候,我之前以為名人都是神人,都是很能藏住自己的內心,這些信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傅聰,更能走進傅聰?shù)纳?。我更看到在他失敗的時候,父親不是安慰,而是指導他,引領他走向正確的方向。有時候,我們失敗了,我們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眼淚,不是陪伴,而是一條能走出困境的路。
傅聰他比常人幸運,卻又是不幸的。他可以有留學外國的經歷,卻得飽含思鄉(xiāng)思歸之苦。在異國他鄉(xiāng)固然能收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也得一個人面對那些苦難。在這樣的狀況下,傅聰是需要人陪伴的。但也許也因為這樣,傅聰才有了3次婚姻。他迫切地需要家庭的溫暖,可是太急太沖動,以至于還沒得及看清是否適合在一起就邁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又迅速地離場。我想說大學,不要因為寂寞而去愛,而去背上那些今后的痛苦,抉擇必須清楚理性,我們也算離家,但大學生要學會自管。
傅雷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傅聰,他們不像父子,更像朋友。他父親沒有怪過他,那是傅聰自己的選擇,父親只是一個提供建議的人,而不是決定一切的。在適當?shù)哪挲g講適當?shù)氖?,從來不會抹殺傅聰?shù)那笾.斚?,我們有時候過于強硬,過于逼迫,孩子們去接受那些他們并不清楚的事情,我們這是在扼殺孩子們的權利。父母的話只是一種建議,而不是硬性指標。
上了大學,我們的獨立性增強,但并不是天高任鳥飛,你就可以無目的地飛翔,忘記歸家的路。即使身在他國的傅聰,還時刻保持與家里的聯(lián)系,這是傅雷要求的,因為家人總是想要知道你的近況的,你過的一切。在大學的我們,可曾記得,多與家里聯(lián)系,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是孩子,我們都歸屬于家。有家才有一切,家是自己堅強的后盾。
前面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父親的教誨,夾藏著慈愛,但讓我映象深刻的是傅雷在1966年寫的信吧。讀到他臨死前的告示,心里酸酸的,大概是傅雷夫妻雙雙吊死在家里,那種凄苦吧。這雖然不是傅雷家書的主要內容,但卻撼動我的內心。在那個時候,在那種情況下,傅雷那種不卑不亢的精神,以及看淡生死的氣概。人世間即使仍有他牽掛著的人,他的兒子孫子,但是文 革給予人們的傷害是需要血液來洗刷的,是需要鮮血的祭奠喚醒人名的內心。人世太多的可惜,十年文 革,中國太多的文人逝世,寄托于未來,傅雷也是這么想的,總會有洗冤的一天。
每一個人看傅雷家書都有自己的體會,不同時期看也有不同的想法,和當時的心境也有很大的關系,不管如何,傅雷家書是那個時代留個我們的一筆財富。
#801395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3
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翻開家書,攜眷一顆赤子之心,進入了傅家的世界。
傅雷做學問孜孜矻矻、俯首案前、白首窮襟。他身為一代翻譯巨匠,多藝兼通,在繪畫、音樂、文學等方面有著獨特的藝術鑒賞力,對其遠隔萬里的長子傅聰,通過家信言傳身教,封封家書、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流露著他嚴苛與溫情的父愛,加之其子的天賦與勤勉,灌養(yǎng)了享有世界美譽的“鋼琴詩人”。
知感恩。青年人的眼睛望著前面,饑渴一般忙著吸收新東西,忘記往回看,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為了避免誤會,定要感恩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通電話的暖心問候,三言兩語的現(xiàn)狀匯報,足以讓人得到絲縷慰藉。要真誠。知之為之,不知為不知。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然而真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做后盾的,也是需要長時間培養(yǎng)的。懂拒絕。隨和的脾性會失去很多個人時間與空間,老在人堆里,缺少了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不能好好整理、歸納,懂得適當?shù)牟怀鱿槐匾木蹠?,有時不妨直說:我有事。勤讀書。天資不足,苦功步足。鼓勵多讀書,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正規(guī)讀書,不是消遣驅時的讀書。做好讀書臺賬,摘抄妙筆益言,記錄思考過程,撰寫讀后感言。勞逸結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閑暇時光登高望遠,在大自然蕩滌心中的塵俗,去博物館欣賞作品,無形中使人恬靜曠達,維持精神與心靈的健康。
《傅雷家書》正如羅曼·羅蘭語:“你們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們這些青年,現(xiàn)在要輪到你們了!踏在我們的身體上面向前吧。但愿你們比我們更偉大、更幸?!?。傅父家書的養(yǎng)料,惠及著每位讀書的孩子,它猶如家父的溫情臂膀助力前行。正值傅雷夫婦仙逝五十周年忌,巧幸在圖書館的書架上與他們相逢,記下感言,致上緬懷,也分享給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們。
#802155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4
父親,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無論他是個受人愛戴的偉人還是個辛苦勞作的農民,在每個父親眼里,孩子永遠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了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學且具有豐富情感的父親,在每一封家書中都充滿了他對兒子傅聰?shù)拇敬窘陶d、細心引導和健康成長的期待。
傅雷支持兒子的藝術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給予兒子的幫助,輔助他順利成長,成為了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在如今,大多數(shù)父親對自己已成年的兒女會放手,任其自由闖蕩,獨立克服困難,或許只有親身的經歷才會使自己更成熟,熟悉這個世界。
我不得不說,傅聰?shù)拇_是個了不起的鋼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賦與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親對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并不是能在一時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幾十年的本領與經驗。但傅聰他是幸運的,他的父親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引導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即使鬧關節(jié)炎,寫字很困難,也仍然寫下千言家書。信中除了濃濃親情外,還有說不盡的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隨和也很幽默。隨著我慢慢長大,我們的關系更融洽。既然是朋友,當然要懂得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他的熱心腸總能感染到我,他幫助別人的次數(shù)似乎比幫助我的次數(shù)還多。但我并沒有感到失落,正因為他的以身作則,使我也被帶動起來,感到一種特別的快樂。或許,他是用行動來教育我。親身經歷比什么都好。
每一位父親,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說的,有寫的,有做的。但這之中都隱藏著他們對孩子的濃濃的愛。因此不一樣的父親,卻有相同的父愛。愛不一定要說出來,就像傅雷用信來寫下自己心中對兒子的希望。
以前,我總認為,孩子與父親之間有條河,我在這邊,他在那邊。
現(xiàn)在,我才認識到,對岸的不是他,他是為我擺渡的那個人。同時,他會遞上一支槳給我,讓我與他一起來掌握方向。
最后,我上了岸。父親對我說:“孩子,以后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著,我讓他放心吧,便含著淚與他揮手道別。并帶著他對我的希望繼續(xù)踏上人生的道路。
#801900傅雷家書1到4章讀后感500字5
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是在初二寒假,那時的我只是為完成作業(yè)而看,直到上了初三,再次細讀,《傅雷家書》幫我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這本書一共有186封信,最長的一篇達到七千多字,字里行間表達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切,炙熱而又深沉的愛。這種愛,被傅雷寫成文字,雖是文字,卻很形象,從中能真切感受到父親傅雷對兒子傅聰?shù)年P懷備至,感人至深,純良質樸,令人動容。即使這樣,傅雷依然把道德和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
從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并不是那種溫情脈脈的人,他不會把愛彰顯出來,而是隱藏在字里行間,在背后默默地給予兒子關心、支持與幫助。而且,他把兒子當作討論音樂、討論藝術的對手,有時他是父親角色,有時又是朋友身份,血緣親情,共同話題,構建了融洽密切的父子關系。傅雷對兒子的期望極高,希望他能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樣嚴格的要求,那些無微不至的叮囑,不都是如山父愛的證明嗎?這些書信,不僅升華了傅雷和傅聰?shù)母星?,也牢固了傅聰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像紐帶一般,緊緊相連。
讀完這本書,我為自己而羞愧。
我總是因一些小事生氣,因一些困難手忙腳亂,總是抱怨生活的不幸。如今,我學著用書中的文字寬慰自己,也教育自己,我雖不能胸懷大志,心懷天下,可至少我要決心做好自己,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學著長大,學著懂事。不再抱怨學習的辛苦,不再咋咋呼呼地做事,不再因為一點小事而哭泣,要勇敢堅強,要微笑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要學會尊重。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乃重整個世界。我不再頂撞父母了,因為我知曉了他們的良苦用心,他們每一句嘮叨的背后都是對我滿滿的愛呀。
距離、時間都不是阻擋傅雷愛子的絆腳石,縱使相距再遠,愛也不變,心也不移。這就是父母的愛子之情,即使為你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 讀后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