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挠變簣@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1
一、擬定題目
題目要注明活動主題和班級類別(如:小班語言活動小貓的生日)?;顒觾热莸倪x擇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在幼兒能接受的范圍內,并能激發(fā)幼兒參興趣。
二、設計意圖
這步寫你這樣設計活動的意圖,結合幼兒的什么特點,和能讓幼兒學習到什么等。字數(shù)在100到200字為宜。
三、活動準備
分為經(jīng)驗準備、教學設備準備、材料準備。經(jīng)驗準備指在上這堂課之前幼兒已經(jīng)具備的經(jīng)驗。教學設備指音像播放設備、投影儀等。材料準備指繪本、塑料瓶、卡片等上課需要的材料。
四、活動目標
幼兒園的活動目標分為三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目標的擬定要以幼兒為主體,符合幼兒發(fā)展水平,避免抽象和宏大。
五、活動過程
這步應該寫詳細的上課流程,在格式上可以用到1、(1)進行過程排序。中間可以插入課堂中教師會用到的激發(fā)性語言,以及設想幼兒會作為反應并想好應對措施。第一點先寫導入導入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戲導入,故事情節(jié)導入,音頻動畫導入等,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設想出自己的獨特創(chuàng)意。下面介紹一下幾種常見導入方式。游戲導入,先設計一個聯(lián)系活動主題的游戲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通過游戲引出活動主題。故事導入,幼兒總會對各種各樣的故事著迷,在活動之前為幼兒創(chuàng)編一段小小的故事情節(jié)會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充滿探索欲。如果語言活動的主題是講述我們如何過新年,那么在活動之前先播放一段過年時熱鬧喜慶的音樂一定會是一個不錯的導入方法。然后再分步寫具體上課過程,各環(huán)節(jié)之間要層層遞進,跨越不可太大,要考慮到幼兒的理解水品,突出主題,逐步達到活動目標。
六、活動延伸如手工折紙活動,則可以延伸到請小朋友在自己的折紙上劃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一般可以用幾句總結性的話代替。幼兒活動多涉及到分享,延伸活動可以請小朋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去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媽媽一起學習。以上就是一篇幼兒園活動教案的基本模板,希望你能為小朋友們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教案。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2
目標:
1.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歡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jù)經(jīng)驗選擇大小不一樣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一樣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兒人數(shù)),每人一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干。
過程:
1.萌發(fā)參加活動的進取情緒。
(1)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回憶自我在家和誰一齊吃飯。
開飯啦,在家里我們和誰一齊吃飯呢(啟發(fā)幼兒說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作準備。
(1)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墊,今日誰和我們一齊吃飯
(2)觀察碗。
吃飯時我們用什么盛飯盛菜
那里有這么多碗,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碗的不一樣顏色,并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qū)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幼兒為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yōu)樗麄兠咳藴蕚湟恢煌氚伞?/p>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景,并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交流選擇、擺放的經(jīng)驗,并作調整。
你給爸爸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你給媽媽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你給寶寶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你一共選了幾只碗它們一樣大嗎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幼兒自選勺子,并對應地擺在碗里。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么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制作情景,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一樣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說:“某某,我請你吃……”
5.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3
【活動設計】
動物是自然界的精靈,他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同我們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孩子們對動物也很感興趣,所以我班開展了可愛的小動物的主題活動,主題進行活動中的一個早晨,小朋友們正在做操,有一只小鳥在旁邊的空地上跳來跳去,這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觀察它,有些孩子在高興地竊竊私語,也有的隨手撿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
在以后的幾天內小鳥經(jīng)常飛來,孩子們也依舊如此,對于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單純地講道理,很難讓他們理解,即使理解這種行為不是來源于自身的情感推動,而是外在的約束也很難持久。
由此我想到了這首兒歌,這首兒歌充滿著童趣,也體現(xiàn)著小朋友與小鳥之間朋友似地親密地感情。
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愛鳥周的活動,這正是一個讓孩子了解鳥類,建立愛護、保護鳥類的好的教育機會。
所以我以這首兒歌為藍本自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中小鳥和“我”之間的親密關系,明白要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
2、能在圖示的提醒下,學習朗誦兒歌。
3、能根據(jù)主角的變換,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小鳥紙偶、圖示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小鳥你好!歡迎你,你有什么事嗎”(傾聽的樣貌)“哦!小鳥說它今日早上在學我們做操,并且他把它畫了下來,請小朋友們看,他都學了些什么”(自評:小班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個紙偶,一個虛構的主角都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所以在那里我將小鳥從兒歌中提出作為整個活動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圖示,學習兒歌
1、出示圖示,分句學習。
“哎呀!畫的真好,誰來說說小鳥學了那些動作,它是怎樣學的”分句說說。
(幼兒回答)
2、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我把你們的話和在一齊編了一首兒歌,就叫做小鳥學做操,念給你們聽一聽”。
(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我念得好不好小鳥親了我一下,我真得意。
你想讓小鳥親親你嗎此刻請你在下頭看著圖示自我說說”
3、幼兒自我看圖示嘗試朗誦。
(自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選擇圖示來幫忙幼兒記憶兒歌,因為在這之前我上過兩節(jié)兒歌學習的課,一節(jié)是《牽牛花爬高樓》一節(jié)是《春天》,同樣都是兒歌學習,且兒歌的難易程度差不多,為什么幼兒掌握情景卻相差很多,前者采用的是簡單的提示,而后者是一副完整且構圖優(yōu)美的畫,可是幼兒掌握卻不好,我反思后想是不是因為前者提示有必須的順序性,而后者因為構圖的需要,出現(xiàn)的景物沒有順序,一會看左,一會看右,一會下,一會上,因為視線不停的轉移而分散了幼兒對兒歌資料的關注,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在這節(jié)課中采用了圖示的提示,讓孩子經(jīng)過有序的場景排列,重點部分紅顏色的強調來幫忙幼兒自我學習。)
三、圍繞課題,提升主題。
“小鳥為什么喜歡跟我們做朋友呢”(幼兒回答)
小結幼兒的話:因為我們愛護小鳥所以小鳥才愿意和我們一齊游戲。
(自評:這節(jié)課的主題內涵―就是讓幼兒體會兒歌中小朋友與小鳥之間親密的伙伴關系,經(jīng)過問題的提出讓幼兒思考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同小鳥相處,經(jīng)過自我講述和傾聽同伴講述讓幼兒相互了解保護鳥類的好辦法,進而了解要保護鳥類同鳥類成為好伙伴。)
四、游戲
游戲:“小鳥學作操,你們來做小鳥,我來當這個小朋友,一齊游戲。”師生分主角游戲。
結束:小鳥飛吧飛吧飛到外面去吧!
(自評:小班孩子喜歡給自我賦予必須的主角,并且主角意識很強,在游戲中賦予什么主角,他就會執(zhí)著地認為自我就是這個主角,并且孩子對動作的表現(xiàn)力要大于語言和表情這兩種表現(xiàn)方式,所以最終設置這個游戲一個讓幼兒體驗兒歌中親近友好的情感,一個滿足幼兒動作表現(xiàn)地需要。)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我喜歡的玩具和大家一齊玩、不獨占、爭奪玩具。
2、在玩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輪流、一齊玩、交流玩的方法。
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歡樂和情趣。
活動準備:好玩的新玩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使幼兒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獨占、不爭奪。
(1)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兒興趣,并讓幼兒玩玩具,教師觀察。
(2)針對活動中幼兒出現(xiàn)的矛盾,引導幼兒討論、感受到獨占、爭奪玩具會帶來不愉快。
2、鼓勵幼兒與他人一齊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齊玩的方法。
(1)啟發(fā)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能夠怎樣玩?
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聽故事,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歡樂的情緒體驗。
教師提問:小龍開始怎樣做的?和;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小龍為什么玩的異常高興?
(3)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換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樣玩玩具的?你喜歡誰?為什么?請你在圓圈里給會與大家一齊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兒玩玩具,鼓勵幼兒進取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樣感受。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5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2、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發(fā)現(xiàn)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及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在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 幼兒園分解組成教案: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10的9種分法。
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shù)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3 幼兒園分解組成教案:活動準備
1、為活動準備的幼兒操作材料。
2、上課準備的分解組成課件、記錄紙。
3、多媒體教室準備。
4、幼兒園分解組成教案: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復習學過的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
1、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2、教師引導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雙手,如圖:雙手平伸是10,彎下一根是9,彎下二根是8,彎下三根是7,彎下四根是6,彎下五根是5。也可以說,彎下一根手指是9和1,彎下二根手指是8和2,彎下三根手指是7和3,彎下四根手指是6和4,彎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過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與組成。
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們帶來很多的寶貝,請幼兒每人取出10個寶貝,試著把它們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多少種分法?自己試著來記錄一下……
三、通過課件,學習10的組成和分解。
1、師:數(shù)一數(shù)來了幾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fā)現(xiàn)總結10以內數(shù)分解組成規(guī)律:除1以外,每個數(shù)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shù)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shù),所分成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shù),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shù)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guī)律;交換規(guī)律。
四、鞏固練習。
10個小朋友一組,邊唱找朋友的歌曲邊做游戲,唱完后迅速分成兩部分,說一說10分成了幾個幾?
五、活動延伸。
將各種操作材料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供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各個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發(fā)學生對跳棋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中國跳棋一副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復習前兩堂課學習的跳棋的方法。
2、學生們六人一組進行練習。
二、教學“吃子法”
1、介紹吃子的定義:一方棋子通過跳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對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領那個位置。
2、吃子時會出現(xiàn)的不同的情況
1)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對方的棋子,同時下一步也可被對方棋子吃掉。
2)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對方棋子,但對方卻吃不掉自己。
3、小結每一顆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教師師舉例子,學生來判斷是不是最好的走法。
5、與同桌一起練一練。
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優(yōu)質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棋盤的構成和棋子,能認識各個棋,并會擺棋。
2、培養(yǎng)下跳棋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準備
跳棋一副
教學過程
一、 組織:
1、課堂常規(guī)教育。課前要準備好跳棋,上課時先聽老師講跳棋知識,學到一些本領后再打開跳棋下。
2、談話:你們知道中國跳棋嗎?誰想來介紹一下。
先讓會下棋的小朋友簡單介紹一下。
師介紹:這個學期的課外活動我們要主要學習的是跳棋。
二、 認識棋盤:
許多小朋友都見過跳棋的棋盤,先仔細觀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棋盤上你看到了什么?
三、 認識棋子:
考慮到很多學生認識棋,可以用比賽的方式進行認棋比賽。
四、 學生互相介紹,拿出棋盤對照自己的,進行鞏固介紹記憶。
五、 學生在棋盤上擺子,分四人小組進行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