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獲獎教學敘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教師獲獎教學敘事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教師獲獎教學敘事1
誰不希望發(fā)展?誰不希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專業(yè)成長?為了探討日常歷史教學對農村初中歷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真正要義,我曾采用座談討論、問卷調查與現(xiàn)場聽課的方式,了解他們教學行為方式的更新達到何種程度,試圖去透析問題的“根”“本”,從中獲得一點滴水穿石般的啟示,促進廣大農村歷史教師加快自我更新、專業(yè)發(fā)展的步伐。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在座談討論、走訪問卷中看得更多的似乎是教師疲憊而無奈的背影,有不少農村初中歷史教師僅僅把教育當作一個職業(yè),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歷史教學活動很累,而且累得被動,很少有對歷史教學活動的情感投入和發(fā)展的內在需要。
一
教育日新月異,表現(xiàn)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呈現(xiàn)以下趨勢:從追求教師數(shù)量向追求教師質量轉變,從維持教師現(xiàn)狀向追求教師卓越轉變。一方面是教育學者普遍認為持久的、高質量的教師培訓是一所學校發(fā)展及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礎,另一方面是廣大歷史教師覺得教師生活太苦、太累又枯燥,這似乎成為一種新的矛盾。基于這種發(fā)展趨勢及新的矛盾,如何促進農村初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選擇什么樣的途徑實現(xiàn)他們的專業(yè)發(fā)展就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育的新問題。不少學者認為,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必須依托教師的教育實踐,然而,由于諸多原因,農村初中歷史教師的素質趕不上城區(qū)的初中歷史教師。如何引導廣大初中歷史教師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促進專業(yè)發(fā)展?我認為必須把“教育教學敘事”研究作為引導廣大農村初中教師內在的專業(yè)結構不斷更新、演進與豐富的動力,讓他們在“教育教學敘事”研究的過程中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自我總結、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
所謂教育教學敘事,是指通過教育教學主體的故事敘說來描繪教育教學事件,以使教育教學行為和活動得以詮釋的意義建構方式,讓寫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撰寫教育教學日志,記錄教育教學痕跡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教師成長檔案的重要內容。
誠然,廣大初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不僅僅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所必備的素質,還要看如何在實踐行動中體現(xiàn)歷史素質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實踐行動不應回避教育培訓,而應看到“教育教學敘事”研究既能在立足具有“校本”特點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促進農村初中歷史教師群體的共同專業(yè)發(fā)展,又能用這些鮮活的教育教學實例引領廣大農村初中歷史教師進一步生成教育智慧。但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撰寫教育教學故事不是為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其根本目的是讓廣大農村初中歷史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建構為手段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尋求改進教學、發(fā)展自我的突破口。
三
那么,該如何促進農村初中歷史教師的教育教學敘事研究?必須擺正滴水穿石與自我更新的關系,在形成新的教學觀、學生觀的同時,在踐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新課程的改革理念與教育教學實踐“零距離接觸”,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其關鍵在于廣大農村初中歷史教師重新定位自我。
1.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新課程與新理念?!盀榱嗣恳粋€學生的發(fā)展”是這一次新課程改革的靈魂,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將新課程倡導的理念轉化為每一個農村歷史教師自己的信念,需要一個從思想認識到思維習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推進?可以用教育教學敘事研究的方法,促進自身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并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改革歷史課堂教學來影響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什么呢?因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絕不只是簡單地換了一套教科書,其實質是一場教育觀念的革新,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變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歷史教師的作用已不只是教給學生現(xiàn)成的知識,更在于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幫助學生努力構建,在于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多層次與多角度的思維,給學生以更多的賞識,從而讓學生“潛能”中最本質的“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的需求”得到滿足。
由此看來,廣大初中歷史教師如能自覺地參與教育教學敘事研究,就能在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的更新等方面逐漸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既讓歷史課改取得真正成功,又促使學生轉變歷史學習方式,更激發(fā)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從而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思考、學會運用,養(yǎng)成終身受用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用好”教材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超越教材。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學校和教師應該成為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力量,教科書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新課程為廣大教師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平臺,而且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廣大農村歷史教師自覺地參與教育教學敘事研究,就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自身智慧,在對教材不斷拓展與補充的過程中使教材更顯生機與活力,在對教材進行大膽改造的過程中使歷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地區(qū)蘇中地區(qū)腹部的寶應,受到運河文化和長江文化的雙重滋潤,正從運河時代進入高速時代,農村歷史教師如果在教學實踐中無視身邊的這些變化,只是按部就班地教教材,將豐厚的歷史閑置一旁,勢必會造成鮮活的優(yōu)秀歷史資源的浪費,久而久之,會使中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慢慢喪失。
3.以一個歷史教育行家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追求。廣大歷史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從而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論和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廣大歷史教師一旦投身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敘事研究,就會明顯感到新教材一個顯著的變化,那就是從表面看難度降低了,但涉及面更寬,要求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必須適應這一變化,并盡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歷史教材增加了許多圖文和問題討論,每個歷史教師都必須思考“歷史課怎么上”這一問題。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歷史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展自己的學科知識,才能從容自如地駕馭日益開放的課堂,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僅要有厚實的學科專業(yè)知識,而且要了解相關學科乃至于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而每個教師從教后都會面臨年齡逐漸增大、工作任務偏重、教育觀念滯后、知識逐漸老化、教學方法手段保守等問題,是聽之任之還是不斷追求,需要通過“教育教學敘事”研究來促進更多的農村初中歷史教師具有現(xiàn)代教育思想,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早日成為行家型歷史教師。
因此,廣大初中歷史教師必須關注日新月異的社會,讓歷史課堂盡快貼近充滿活力的生活,才能促進歷史教學與生活同步,而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敘事”研究更會使廣大歷史教師在日常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加快自我更新步伐。
時代要求廣大歷史教師做到再學習,而這個再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一般層面上的拓展,還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廣大農村初中歷史教師完全可以通過教育教學敘事研究,在“再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反思自身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在堅持不懈的過程中,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使自身的歷史教學實踐成為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使歷史課堂多一些人文精神的光彩,使學生多一些創(chuàng)新的思維。
教師獲獎教學敘事2
今天聽了一堂音樂課,內容是欣賞舒曼的《夢幻曲》,在課上老師介紹了大提琴并欣賞《夢幻曲》后,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們除舒曼外還知道那些外國著名的音樂家?同學們幾乎異口同聲的回答“貝多芬”。“很好,還能例舉出幾個嗎?”下面頓時一片寂靜,無人舉手回答。我在課堂上就想,難道學生對于外國的音樂知識會如此缺乏嗎?老師啟發(fā)示的提問學生,大家知道鋼琴詩人是誰嗎?有個同學,說出了肖邦。當老師提到在平時有沒有其他古典音樂。只見同學在下面竊竊私語,從同學們的眼神中,我看出學生對古典音樂不夠了解。
課后對外國音樂的教育問題引起我的深深的思索。外國音樂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謂豐富多彩、博大精深。“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這足以證明音樂獨特的迷人風采與強大的生命力。那為什么不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外國優(yōu)秀音樂,如何讓學生了解外國優(yōu)秀音樂,我想到了以下兩點:
1、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經濟迅速發(fā)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很自然給音樂教育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作為新世紀的學生在了解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名歌、民間音樂的同時,還應當開闊視野,了解外國的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而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更應了解和借鑒外國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從現(xiàn)在開始行動。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知識,進行整合教學,適當?shù)倪\用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開闊學生視野,教師是關鍵
要在學校的音樂教育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多欣賞外國優(yōu)秀音樂作品,教師是關鍵。因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初中生生活閱歷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對于古典音樂作品無法溝通和理解,所以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的淺易的作品,或給學生講一些音樂家的童年故事。當然,這樣的話教師要做大量的準備。因此作為新世紀的教師,如何轉變觀念,堅定信心,在有限的教育時間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聰明才智,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我也堅信,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從每一堂音樂課做起,外國優(yōu)秀音樂一定會得到學生的青睞與喜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充實了學生的音樂生活。
教師獲獎教學敘事3
中午放學的時候,坐在車上的女兒不無自豪地向我炫耀: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徐老師投籃真準哪,她輕輕一跳,球就進了。
呵呵,我實在是不以為然啊!要知道,女兒說的那位徐老師可是個身材嬌小的女老師,能有多高的投籃水平我還不知道?恐怕女兒今天課間所見的這一幕是她一時興起、“千年等一回”的那么一個球。再給徐老師一個機會,我估計就是讓她投十籃也進不了一球。
可女兒才不這么認為呢,她覺得徐老師投籃水平就是高。
看著女兒崇敬的表情,我有點嫉妒這位徐老師。作為她的同事,我很羨慕她這樣輕易地就“俘虜”了孩子們的心,竟然在孩子們心中樹立了實在是過于高大的形象。
可是仔細想想,很多時候,我們還確實該在孩子們面前露一手。
這學期出第一期墻報的時候,本來打算讓孩子們自己發(fā)揮一下??墒墙淌液髩Φ呐f黑板很臟,孩子們擦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花的,我便讓孩子們停下來,準備星期天和他們一起清理。周五放學的時候,忘了向孩子們布置,星期天只好只身來到了教室。先是想:就這么抄抄吧,不過是墻報嘛。轉念一想,畢竟是新學期的第一期墻報,還是認真一些,讓他們知道我這個語文老師的厲害。于是,找來墨水、刷子,先將黑板抹黑,整得跟新的一樣,然后再用心地繪圖、抄寫,花了大半天的時間,終于將新學期的第一期墻報完成了。左瞧右瞧,自己都覺得挺滿意的。星期一,特地早早地來到學校,看著孩子們一個個驚訝地欣賞著我的杰作,然后又無比崇敬地將目光投向我,我的心里真是美極了。
很多時候,需要我們有向學生露一手的信心和勇氣。你能寫一手瀟灑的粉筆字,課堂上就不要忘了多在黑板上書寫你滿腔的情懷;你能將一篇課文朗誦得聲情并茂,就不要放棄課堂上的一次次范讀;你能完成一套流暢的雙杠動作,就不要錯過在孩子們面前表演的機會,那是聽他們發(fā)出聲聲尖叫的良機;你能隨手將一條直線畫得筆直、將一個圓畫得滾圓……你就“該出手時就出手”吧!好好地展示一下,或許你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就會立馬高大起來。學生對老師的認可與信任,將成為你實現(xiàn)最佳教學效果的“長征火箭”式的強力助推器!
“親其師,信其道?!痹趯W生面前露一手,并不是要創(chuàng)造頂禮膜拜式的師道尊嚴,更不是漫無目的地自我炫耀。只是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角度讓學生對老師的學識、為人、為師諸方面有更多的了解與尊重,使溝通更流暢,交流更有效。
老師,請在學生面前大膽地露一手!
教師獲獎教學敘事4
小學數(shù)學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學習要求。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喜歡的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根據(jù)我現(xiàn)在的教學情況還做得不夠。原因是:
1、學生的學習主動權不敢放手。
2、自己的教學觀念還不夠更新。
3、學生的活動放手不夠。
4、對學生的自主參與,主動學習培養(yǎng)不夠。
下面談談我自己在教學小學五年級《平行四邊形面積》這節(jié)課時的幾點體會:之前的教法。
1、復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2、對長方形面積的練習。
3、教師演示平行四邊形拼成長方形的過程。
4、指導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5對面積公式的運用練習。
以上這些方法自己認為教學過程是清晰的,講解是明白的,課堂是充實的。通過反思學習我才知道我的教學思想有點守舊、不開放。課堂中只是為了教給學生知識,而沒有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發(fā)展。
之后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參與,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己準備大小不一的平行四邊形,自己動手、動腦,自己想辦法把手中的平行四邊形剪拼成一個長方形。
2、加深學生印象,用動漫課件展示平行四邊形剪拼成一個長方形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探究方法的能力。讓學生觀察、交流、平行四邊形的長與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4、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加深學生對獲取知識的運用練習。
教師不是為了教學生而教,不是把知識像填鴨式的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發(fā)展學生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要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為學生搭建好發(fā)展能力的平臺。養(yǎng)成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數(shù)學,讓學生學有用的數(shù)學,學會去用數(shù)學。
教師獲獎教學敘事5
我深知,做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課改需要的不只是熱情,還需要語文教師解放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放開手腳,大膽創(chuàng)新,開發(fā)教材。因為在新一輪課改中,教師教學應轉變?yōu)榻M織者、指導者,而不再是控制者。當教學情境發(fā)生偏差時,應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靈活調整。
最近我在閱讀課上給學生讀了一篇文章《珍貴的紀念》,當說到小猴、小熊紛紛在小亭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時,一個同學就說:“老師,它們這是亂寫亂畫,這是不對的”。我還沒說話,另一個同學就很激動地站起來說:“老師,小剛用鉛筆畫桌子,你過來看看…”話音還沒落,同學們便七嘴八舌討論開了 “小剛,你不愛護桌子”“小剛,桌子是學校的,不應該亂畫““你看,這墻上有一道印,肯定是你畫的”看同學們的情景,跟開會一樣,你看看我的桌子,我批評你兩句,我看看小剛,臉紅紅的,低著頭不說話。作為新課改的教師,不應是“一言堂”的堂主,這時的我,應是學生探究的引導者,于是我親切地問:“小剛,你想說點什么,做點什么呢?”“我錯了,我再也不畫桌子了?!薄袄蠋煟幸淮挝野l(fā)現(xiàn)我桌子上有誰用鉛筆畫了一道線,我用橡皮把它擦掉了,我可以幫小剛擦掉。”我們的班長起來發(fā)言了,三月是學雷鋒月,我馬上肯定了她想幫助別人的想法?!袄蠋?,我們應該學習小刺猬,種些花草,不應該破壞公物?!蔽撵o的課代表說出了我們下面想學的內容,我想說的話。我馬上因勢利導:“小刺猬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啊,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因為我們最近一段時間講環(huán)保比較多一些,所以我的問題一提出,同學們馬上打開了話匣子,不摘花,不踩草,多種花,多植樹,不隨地扔垃圾…關于愛護、環(huán)保的“演講”整整持續(xù)了十分鐘。同學們熱情高漲,課下有的同學竟然抓住了幾個踩草坪的小朋友,有的同學跑到院子里去撿垃圾,有的同學在教室喧嘩,馬上有同學指責他是噪音污染。一堂不是按我設計上的課,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第一,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積極的引導;第二,學生環(huán)保意識提高了;第三,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四,同學們互相監(jiān)督,我們班的衛(wèi)生、紀律有了很大的改觀。
總之,在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我們要更新觀念,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發(fā)揮新教材的優(yōu)勢。
教師獲獎教學敘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