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
推薦文章
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不同讓傅吉祥在陌生的大都市里四處碰壁,而他也目睹了幾個弟弟妹妹看似幸福實則不幸的生活,最終傅吉祥憑著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令眾人感悟到“什么才是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1
在現代社會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為了財產、為了贍養(yǎng)、為了……很多,親戚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打官司的比比皆是。也許是因為缺少了親情?友情抑或是愛情?
首先這是都市劇,現代的大都市下生活的節(jié)奏很快,努力的方向更多更廣。隨之而來的就是欲望:老二的面子,生意上的更上一層樓;小南對老三更進一步的要求;老四為了住上別墅而忽略了妻子和自己的身體;小五想嫁個有錢人過上更安逸的生活。圍繞著自我定位、得到和失去、迷失自我上演了一部國際化都市劇。
追求和夢想是人類進步的源泉,而心態(tài)決定了追求和夢想的方向和自我定位。顯然,老大的心態(tài)是平和、知足、熱情。所以老大的幸福就是毛毛雨。
其次這是一部和諧劇
這是一個崇尚和諧的社會,從老大的兄弟姐妹把老大接來北京享福、從老三抗拒送禮走關系升遷、從小南對老二提出給醫(yī)院紅包的不滿可以看出和諧也是一個主題。而老大把老二的酒偷偷送給農民工抵償薪水更緊扣和諧的主題。
最后這是一部明志劇
唯淡泊無已明志,非寧靜而已致遠。非靜唯以修身,唯儉而以養(yǎng)德。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做事還是做官,首先要學會做人,要有一個好的人品、好的人格。而老大的修心養(yǎng)性,節(jié)儉生活更是培養(yǎng)品德的不二法門。
劇中的梅好,第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其實梅好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婦女,對她的師傅老大很崇拜也很依賴,這種崇拜和依賴慢慢的轉變成了愛情。這個農村女性不會表達自己對師傅的感情,從而選擇了默默的離開,希望師傅能幸福??梢钥吹某鲂闹谐錆M了掙扎和不舍,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堅持和信仰。所以她毅然的離開了,自始至終沒有解釋過什么。讓我們到了她的淳樸和善良。如果有續(xù)集,不知道會對她做什么安排。
第二個有爭議的人物是夏錦達,就我個人觀點,其實夏錦達是一個純粹的商人,而且也非常孝順,從他娶梅好可以看得出他很在乎他媽媽的愿望。而做為朋友,他在老二最困難的時候幫助老二,這是他的友情,但不知道是不是預料到老二肯定會失敗從而設下的圈套,不過老二的失敗已經注定,在給時間也不能挽回,何況夏總之前提醒過老二風險很大。而按照合同辦事又證明了這是一個純粹的商人??偟膩碚f,這是一個純粹的人。
第三個有爭議的人物,小南。老三的妻子,這是一個現在知識女性,對生活的要求很高,同樣對自己的丈夫也要求很高。為了提高生活的質量而施壓給自己的丈夫導致家庭不和睦,也許是她的方式不對,也許是老三的性格使然,也許她對自己要求同樣更高。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第四就是明月了,一個契約婚姻下的女性。對老二的愛天地可鑒,同時和老二的溝通存在一些問題,或許不了解老二?或許是對于老二的感情表達過于直接。典型的潮女性,對愛情忠貞。只是消費水準比較高。
最后就是老大了,在縣城長大融入不了都市的生活。也代表了都市和鄉(xiāng)鎮(zhèn)生活的差別。一個是快節(jié)奏、追求高、雨天拿傘或者拿拐杖的生活。另一個卻是雨天什么都不拿的生活。老大的幸福在于他有兄弟姐妹的親情,有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
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2
看范偉主演的《老大的幸?!肥桥畠和扑]的。女兒說,如果趙本山的《鄉(xiāng)村愛情故事》是一杯白水,《老大的幸福》就是我喜歡的一大瓶青島啤酒。于是,用了兩個整天兩個半夜看完了《老大的幸?!?,完整版的,41集。
其實,《鄉(xiāng)村愛情故事》是一杯白水這話是我說的,我連央視播出的剪輯版都沒看全,我真的認為太白水了,潤潤喉嚨可以,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對此擔心趙本山,如此娛樂下去,人們的審美會由疲勞而生厭的,因為,娛樂不是藝術的全部,藝術歸根結底是要陶冶人們情操的,在情感、思想、行為等方面給人以啟迪的。
我是比較喜歡趙本山的小品和他的影視劇作品的,比如他的《鄉(xiāng)村愛情》第一部就挺有品位,可《鄉(xiāng)村愛情2》就有點勉強了,到了《鄉(xiāng)村愛情故事》則開始鬧了,故事粗制濫造,幾乎每集里都有瑕疵,總之,唯娛樂而娛樂,忘了電視劇藝術與舞臺二人轉逗哏的本質區(qū)別了,離真實生活越來越遠了。
《老大的幸?!冯m然也相當娛樂,很多地方也很過分地高于了生活,但是,個中情節(jié)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現實生活中可能沒有一個這樣的“老大”,若干個“老大”還是有的,藝術形象的“老大”是現實生活中多個“老大”的集合體,我相信,不論在東北、北京或別的省市,這個角色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都能找到影子,這是中國人家族生活的基本現象,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倫理道德的使然。
我有意拿兩部劇做比較,因為我既喜歡趙本山也喜歡范偉。他們一直在給我們帶來快樂,我更希望他們的藝術能不斷攀高,通過兩人兩部戲,我為范偉喝彩,為本山遺憾。
誠然,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欣賞藝術的品味也不同,我好喝啤酒不等于別人也愛喝啤酒。不過,我想對不愛喝啤酒的人說,看著《老大的幸福》,我笑了,哭了,至于原因,肯定不是喝多了。
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3
昨晚,終于把電視劇《老大的幸?!房赐炅?,感受頗深。給我總的感覺就是這部電視劇拍的很好,很深刻,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更重要的原因是很適合我這個“知足者常樂”的人欣賞,前些日子看了《蝸居》、《結婚十年》,再結合這部片子,感受到,幸福的生活,并不是單純的建立在物質上,它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體,是以精神為主,物質為輔一種生活質量概念。幸福指數高與否,是人的信念、信心、意識形態(tài)上對物質的一種追求享受,而不是貪圖奢望,是人的一種主觀行為,“得到的是幸福,舍得的也是幸福!”,幸福的前提就是知足。
故事從東北古城順城拍到首都北京,在北京四個弟妹中,老大不僅僅是個哥哥,而且是一個素質修養(yǎng)極高,生活閱歷極深的教父,他的言談舉止、落鄉(xiāng)隨俗,讓各界、各層次的人員印象深刻,一句“妥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初次見面不再尷尬,讓東北順城和首都北京猶如近在咫尺;人與人之間相處沒有各行各業(yè)區(qū)分,不再有高低貴賤之分,聚到一起就是緣分,相處就要講和諧。
有句話說得好“知足者常樂”,“多一點無所謂,就沒什么事情可以牽扯到你的情緒”,細細品味這兩句話,很有韻味。
夫妻之間沒有隔了的仇,夫妻之間要講情講愛,而不是談錯與對,談責任多少。
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4
我這一周忙里偷閑,把41集電視劇《老大的幸福》看完了。除了寒假時看的闖關東,這大概是我看的最完整的最長的電視連續(xù)劇。覺得很中看,它實實在在地描寫城市不同階層的人的生活方式,更主要地是他詮釋了什么叫幸福,怎么能得到幸福。它塑造了活生生的底層小老百姓的生活,也有房地產大亨的光亮生活,讓人看著不夸張,不做作,不瞎編亂造,就像是表現著我們身邊的很多人一樣,這才是貼近生活。
生活本來就太多的誘惑,太多的追求和渴望會讓原來簡單純粹的人生變的迷茫與困惑起來。什么是幸福?這是個太老套的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答案和標準都不同,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活著就是幸福,可以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陽是一種幸福,可以聽家人在你的餐桌嘮叨個沒完那也是種幸福,可以和好朋友一醉方休也是種幸福,幸福很多很多,多的就如你身邊的空氣,充盈在你的周圍而你懵然不知。不同背景的人、不同地位的人、不同經歷的人對生活,對幸福都有不同的觀點。
幸福是一種心境,一種感覺,一種體悟,是人們對生活、對人生所擁有態(tài)度的總結. 它與富貴、權利.地位不一定成正比。
幸福原本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拋開塵世的喧囂與紛擾,找一片屬于自己的空間,真真切切地享受一份惟有自己知曉的歡樂。
幸福其實很簡單.有時如果你刻意地找尋幸福,你會發(fā)現它在回避你,而當你嘗試著努力把幸福送給別人時,你發(fā)現幸福就在你的身邊.
幸福是種感覺,幸福就是真心的感到快樂。其實真正的幸福與金錢無關,與住別墅開名車穿裘皮無關,與高官厚祿無關,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安恬,精神的充實,和諧的情感,平靜的生活。
幸福,好比時光老人給每個人每天24小時一樣均等,只是,因每個人的態(tài)度不同而使幸福變得不公平,悲觀的人認為,幸福是那遙不可及的地平線,可望而不可及;樂觀的人認為,幸福就在身邊......
說白了,幸福就是知足。知足不是無欲無求,不管我們是在敦實古樸的鄉(xiāng)村還是在喧囂紛亂的都市,不管我們的生活過的多么貧窮或富足,我們都應該向老大那樣,把那顆永恒的心放平了,記住了,得到的幸福,舍得的也是福。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也許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忙碌無非就是讓身邊的人過上美好的生活,給自己愛的人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
劇中幾個兄弟為了老大幸福,為了讓他享福,把他從小鎮(zhèn)接到北京,而老大為了讓幾個兄弟實現他們的夢想,也不斷調整自己去配合著,結果文化水平最低的老大把兄弟幾個一個個家庭給調順溜了,最后滿意地帶著干兒子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自己可以實實在在把握幸福的小鎮(zhèn)過這著自己的幸福的生活。
老大的幸福,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的幸福。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什么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奢華的別墅,也不是萬貫家財,更不是寶馬跑車。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親人,是關心愛護我們的那些朋友,親情和友情才是我們這一生中最彌足珍貴的!
在網上看連續(xù)劇可以跳著看,但是我還是一集集都看完了。原因很簡單,看這部電視劇的幸福不在于僅僅看那點結局,而是在于每一集給你帶來的幸福,看每一個人對幸福的詮釋,應該是每一類人,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看看這些人的表現,真實,自然。然后我們就能由此想到我們的社會,發(fā)人深思,我覺得這事讓我最感動的地方。
電視劇《老大的幸?!穬?yōu)秀觀后感5
范偉憋足了勁,沉下身子蹲伏兩年多,當立起來的時侯_--_“妥了”!他用心血與智慧繪就了傅老大,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光芒四射難辨太陽幾多的時刻,當空懸出一輪紅日!到底什么是“人生應該也必須堅守的”?詩人海涅之“生命是各種財寶最高之物”怎樣做詮釋?作家張煒的“一生擁有并堅信強大的人道力量”如何理解與踐行?…長期以來思考著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似乎不同程度地在《傅老大的幸?!分姓业酱鸢富蛏疃瓤剂康谋c。
幸福是什么?誰能給出絕對的定義?!偉人們將自己的畢生交給人類,先烈們將熱血灑給信仰,文壇耘者耗盡心力在方寸格子里解讀著社會與歷史,匠人們以滲著汗珠的巧手建造著他們心中的藝術品…如我一般的普通人呢,工作和生活,單位和家庭,親人和朋友,領導和同事,沒有轟轟烈烈似的瓦釜雷鳴,有的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微風細雨。凡人的生命歷程中該感受哪些活著的快樂,該體味怎樣的人生風情,該品驗何種一世遵循?我命運多桀,兒時流浪,少時以兄為父,年輕了是他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異客,傳老大掮著家族的希望,含辛茹苦地拉扯弟妺的經歷我即或醍醐灌頂也清晰可見!他為著一種做為長兄的責任,被愛情拋棄,與享受離異,在時間的磨蝕中未老先衰,而親人們則在“離首都不遠的北京”成為“各個方面的人才”!可以斷言,每個家庭里都有為這個家族而放棄了或者委屈了自己的人,這個人是家人終生的感激,而奇怪的是他本身并不覺得大家虧欠他什么!于是一以貫之地操心費神,牽腸掛肚!淺層理解,這是血濃于水,但再咀嚼,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大義與美德!由之于家人到之于他人,由之于家庭到之于華夏,古往今來,勇敢地掮起責任并為之萬死不辭且樂此不疲無怨無悔,已成為一種特質精神流淌在民族血脈之中,汩汩濤濤,聲聲不息!
與人相處,要同情弱者,彼此間惺惺相惜,持守善良應是最底線的道德。我們每個人都免不掉回憶,但有些人總是魯迅的概述“故人云散去”,而有的則“日久彌新”!所以我曾經“哲人”樣的思考:過去是怎樣活在今天的?在頭腦中永遠磨滅不去的是那些在我們坎坷的人生旅程中幫助過哪怕是同情和憐惜過我們的人!在迷惘中的一句指點,在尷尬時的幾多解圍,在困境中的一簞食一豆羹,都象湍流中一塊堅硬的石頭!傳老大挽住了走向冰河的梅好,溫柔地闖進樂樂孤獨的世界,懷揣善良,頂著世俗!他助人的真誠暖化了孤兒“寡”母的心冰,又激起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和對生命的尊重!在別人包括他的弟妹們看來,這是阻止幸福前行的絆腳石,但傅老大卻掮起“包袱”快樂地走在陽光下---當然也有過傷感,但在善良的鼓勵下,他沒停止前進的腳步---甚至梅好“嫁作他人婦”還想著將樂樂接走,讓梅好過一個清靜的密月!
拋開作品的主旋律,單就人物性格的塑造與情節(jié)的編織而言,當然有探討的地方,這也是想理論幾句的傅老大的悲情。梅好是生怕老大傷感,因為弟妹們對他們婚事的反對而致使其與親人反目,而傅老大呢?有多少在弟妹們面前的解釋與抗爭,當幸福涌來時又那般柔弱,何不堅持?當家人們的危機逐一化解時,老大的愛也便灰飛煙滅,這當然與其不抗爭有關。我在想,梅好一普通女子涉足腰纏萬貫的商界才俊夏錦達的世界,能找到多少平等和相通?這種婚姻的誠度有幾分?維系存在的可能多大?即或傳老大與梅好無緣,梅好的歸宿也應是老大的徒弟小寶之類的有共通共融的人。傅老大和梅好的軟弱使他們各奔東西,而梅好的選擇又是那樣與其自身相背,她的性格沒有貫通,而又缺少拐點,實足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