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我們寫觀后感正文之前要對故事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有什么樣的結果等等。而《開學第一課》不僅是給孩子們上的課,也是給全民上的一堂課,所以我們都可以寫下觀后感。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668572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我,感同身受。本次北京課堂由康輝、尼格買提擔任主持人,武漢課堂由撒貝寧,朱廣權擔任主持人。
在課堂上,鐘南山院士講述了自己在父母的影響下學醫(yī)從醫(y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節(jié)目中,鐘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人權的表現(xiàn)!”
第二位主講人是天津中醫(yī)大學校長——張伯禮。在課堂上,張伯禮院士講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中華民族本著對生命健康的堅守,在一次次磨難中,迎難而上,努力探索應對疫情的方法,正如張伯禮在節(jié)目中所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p>
第三位主講人是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卻把背挺得筆直,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從武漢疫情阻擊戰(zhàn)打響的那一刻起,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奮戰(zhàn)在一線,他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作為一名漸凍癥患者,他依然以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來面對,用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p>
第四位主講人是陳薇,她是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在她所研究的疫苗誕生時,她只說了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最后一位主講人是張文宏,他用生動的語言為全國中我們送上既科學又實用的“少年兒童衛(wèi)生健康寶典”,他還告訴我們洗手要二十秒,需要唱兩遍《生日快樂》這首歌,希望孩子與家人可以認識到“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新時代的少年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懷著揣夢想,并且要為之付出努力,只有不斷的奮斗,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報答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609049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面對開學的來臨,央視教育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題和往年有所不一樣,給同學們帶來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20x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疫情的出現(xiàn),全國人民積極投身戰(zhàn)疫中,展示出中國人的剛強毅力。這一期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節(jié)目內容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
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回顧2020年,原本應該是美好的一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xiàn),這場災難的突然襲擊,使得人心惶惶,全國氣氛似乎被黑色籠罩,許多人在面臨生命健康的時候,內心都是一片恐懼與無奈。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無數(shù)白衣戰(zhàn)士勇往直前,他們不畏懼也不退縮,堅持不懈地為生命安全而戰(zhàn)。除了他們,還有一些基層的群眾,他們同樣不畏生死,等待前方指令,齊心協(xié)力,共同抗擊疫情,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zhàn),讓美好的春天再次回歸,人們的生活可以恢復正常狀態(tài)。
20x年對于許多人來說最為艱難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廣大醫(yī)務工作者挺在一線、連續(xù)奮戰(zhàn),體現(xiàn)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yè)精神。同時也為了我們這些祖國的新時代青年樹立了強大的精神榜樣,他們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責任擔當,展現(xiàn)出了身為一名中國人該有的頑強品質,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之學習。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們可以感受到醫(yī)務人員是戰(zhàn)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倘若沒有他們在前方奮戰(zhàn),我們的生命會受到更加嚴峻的威脅。這場戰(zhàn)疫中,除了醫(yī)護人員積極抗擊疫情之外,我們自身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不給自己增加危險的機率,只要人人都能做好疫情防護,那么醫(yī)護人員的負擔也可以減輕些。在這次節(jié)目中,我們除了對疫情的'認識和更多的了解外,也學習到了一些防疫知識。疫情期間,少去人群多的地方,或者盡量不出門,出門要戴好口罩,與人交談時保持好一定的距離,平時還要做好各個方面的消毒工作。戰(zhàn)勝疫情,人人有責,這也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每個人都不能逃離,要積極面對。中國人的骨子里自古以來就有著不服輸?shù)木翊嬖?,在大災大難面前,展現(xiàn)的永遠都是強者的姿態(tài),無論遭遇多大難關依然可以挺過去,這次疫情也不例外,相信晴天的日子很快就會來臨。
#825406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荊楚大地疫,染者數(shù)萬計,華夏十四億子孫待至家中,共同援鄂,三月后大捷!
——題記
今日我觀看了由央視頻道所舉行的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看到今年的主題“少年強,中國強”,我不禁想到了疫情期間逆行援鄂的90后和00后少年們。果不其然,在今年的節(jié)目中,我不但看見了援鄂少年們,還看見了鐘南山院士和張定宇院士,以及陳薇院士等抗疫英雄們。
醫(yī)德高尚的鐘南山,堅貞不屈的張定宇,堅守二十六年的謝軍,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的事跡不讓我感動,而最讓我深受觸動的是一位不屈的人,是他的不屈而造就了人們的不屈。
他從武漢某些小區(qū)深夜齊唱國歌說起,在黑暗之中是武漢人民點亮了一盞盞燈光,在燈光的明照下唱起了國歌,留下了不屈的淚水。人們感謝白衣天使們,白衣天使也因人民的舉動而流下感動的淚水。從他的講述中,我以一位醫(yī)師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去理解武漢這個城市作文 ,去了解金銀潭院所發(fā)生的一切。沒錯,我所觸動的這個不去的人就是張定宇。
身患漸凍癥卻從不屈服,他就像一顆小草,雖根部馬上被冰霜所凍,可他仍以自己身為醫(yī)者的心態(tài),去樂觀的享受生活,享受從醫(yī),努力實現(xiàn)救助患者,他的原因只有一句話:“因為我熱愛這個生活?!?/p>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教給我最多的就恰恰是這個不屈的生命。生命有期,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它,如何去看待你這個浪漫的一生,如何讓他有價值的去度過,對于張院長來說,他的這一生就是有價值的,最起碼面對疫情的他并沒有屈服,而是選擇了不屈。?
一個個小草的背后都是一個個人,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這一棵小草就算語上冰霜,染上重疾,我們也一定能迎來最美好的明天,因為他們是一個個不屈的生命,也是一個個不屈的人!
#558927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第一代“攀登者”
以血肉之軀搭建“中國梯”,
將國旗插上珠峰之巔
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峰“第二臺階”的地方,架設了一個金屬的梯子。到2008年,一共有1300多個中外登山者通過這個梯子圓了自己的“珠峰夢”,它被許多國外的登山家稱為“中國梯”。
和共和國同齡的“無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參與了1975年那次攀登珠峰、架設“中國梯”的過程。但“中國梯”的緣起,其實是受了第一代中國登山運動員的指引。節(jié)目中,夏伯渝動情講述了背后令人肅然起敬的故事。
“第二臺階”位于珠峰北坡約8600米的地方,那是一個30多米高的幾乎垂直的峭壁。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它是從未被人逾越的北坡登頂必經之路。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珠峰,四位突擊頂峰的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貢布到達“第二臺階”之后,憑借著驚人的勇氣、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奇跡。
“中國梯”的雛形無疑是悲壯的。因為登山者的高山靴下綁著尖利冰爪,要搭建人梯,得脫下靴子,他們沒有猶豫,為了可以更穩(wěn)地站在冰錐上,后來索性連毛襪都脫了。短短的一段里程,他們用了一個多小時。甘當“人梯”的劉連滿,體力耗費過度,無法前進,其他三人把的氧氣瓶留給了他,然后繼續(xù)沖頂。
就這樣,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在沒有食品、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嚴酷條件下,忍受著凍傷的巨大困難,成功從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之巔,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86歲的貢布老人回憶,“登上頂峰,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那個時候天氣是的,國旗飄了!”
喜訊傳開,就在群眾歡呼雀躍的時候,王富洲、屈銀華靜靜躺在了醫(yī)院,王富洲登山前160斤,下山時體重101斤,雙手因為被凍傷做了截肢手術;屈銀華的十個腳趾,兩個腳后跟,全部做了截肢手術。
第一代中國登山運動員是勇敢的攀登者,更是精神的引領者,在他們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登山者,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貢布老人專門寫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八個大字,送給代表著新一代中國登山力量的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
對攀登者們而言,五星紅旗是團結拼搏的化身,映照著中國人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這種精神將永遠隨著中國人的腳步,屹立在五星紅旗飄揚的雪山之上。
#537233二零二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不知不覺,又一學年開學了,歲月的時光總是那么匆匆,在9月1日這一天,我們迎來了2020年開學第一課。在全國人民上下抗疫的背景下,注定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令人十分難忘,意義非凡。每次觀看開學第一課的時候,讓人首先關注的地方就是它的主題,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有許多地方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如這次開學第一課結合了“云課堂”的全新概念,2020年《開學第一課》在北京、武漢同時設置了課堂,到時可以讓全國多地的中小學生參與了課堂互動,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開學方式”呀!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要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關于擔當、團結和科學,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于節(jié)目第二篇章。是關于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畢業(yè)生付巧講述了她在隔離期間,只能在方艙醫(yī)院學習,她畫了一幅關于教室的畫,然后她的劉進老師在這幅畫寫上了一個名字,就是“夢開始的地方”??吹竭@一幕,我我思考了許多,明白了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在節(jié)目中,我們還看到張定宇和毛青,其中張定宇用四個字形容自己的心情——“神兵天降”!而毛青在節(jié)目中說到,“我不認為是逆行,我更覺得是一種沖鋒!”向戰(zhàn)疫中的逆行者致敬,一起弘揚戰(zhàn)疫精神。
開學第一課結束了,可我還停留在節(jié)目的那些故事里,久久沒有反應過來,我想,今年開學第一課將主題定為“少年強,中國強”必有一定的獨特的意義,希望將來也要像他們一樣對于祖國的未來建設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因為我們是中國少年,我們是中國的未來,我們將會是建設強大中國的生力軍。當然啦,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了,我們要主動學習,把學習當做是自己的興趣。大家在新的學期里,更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tài),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開學第一課個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