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觀后感650字
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起姻緣: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探索女主人公從戀愛到結婚中自我發(fā)現的心理過程,以下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傲慢與偏見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1
每個人都有一種本性,就是不知不覺中,對某人或某物產生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主要講述了故事主人公班納特太太有一個畢生大志,這就是把五個閨女體面地嫁出去,故而總是把近旁有錢的單身漢看成某個女兒應得的一筆財產。于是故事中就有了幾對青年男女跌巖起伏的分分合合。豪門子弟達西與聰慧機敏的二女兒伊麗莎白之間的讒言誤會,富家子弟彬格萊與賢淑善良的長女吉英之間的欲說還休,還有浪蕩工藝豐翰與輕佻無理的小女麗迪亞的私奔緋聞……但是,最終男女主人公都放下了各自的傲慢與偏見,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選擇。其實,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作者其實想通過這本書表達簡奧斯丁本人的婚姻價值觀,強調了經濟利益和門第觀念對婚戀的影響,也可以說,《傲慢與偏見》中的主人公都是一群幸福盲。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文盲,法盲,色盲等。幸福盲也是其中之一。主人公們都像一個自幼被封閉在洞穴中的人,在七彩光線下學者辨析青草和艷花,朗月和白云,體會到了那些被黑暗囚禁的盲人,手術后一且打開了遮眼的紗布,那份詫異和驚喜,那份東張西望的雀躍和喜極而泣的淚水,是多么多么的自然而然。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fā)現幸福的眼光。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絢爛的世界還原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拭亮你幸福的瞳孔,放下你的傲慢與偏見,就可以看到被潛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福,就如美人魚一般從深海中升起,哺育著我們。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2
《傲慢與偏見》無論是曲折的愛情還是豐富的人物性格都讓我意猶未盡。傲慢、偏見,是我們很常見的弱點和毛病。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觀印象所驅使,因而容易對別的人下不正確的注解,進而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會。一個人所給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響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會改變,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觀一點的論點,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對達西的看法,這是個曲折但卻也美麗的愛情故事,主人公伊麗莎白是個勇于追求愛情、漂亮聰明、堅強可愛的中產階級女子。
故事主要以她對達西先生從一開始的厭惡到尊敬,再到愛慕為線索,也穿插了在幾個發(fā)生在她身邊的幸?;虿恍业幕橐觯沂玖俗髡邔δ莻€時代女人生活與愛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達西就是不順眼的,加上男主角個性的傲慢,繼而對他有了偏見。而男主角達西,是個不受人歡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際關系,對他來說,傲慢也許是有理的,偏見卻很無情,這兩者產生的沖擊是免不了的。兩個人之間也因此而常有針鋒相對的言辭,彼此之間的傲慢和偏見就造成了一開始的不愉快與誤解,但是經過種種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漸漸產生一點點的感情。達西代表著“傲慢”,伊麗莎白代表著“偏見”,他們一開始都被自己的情緒所牽引。
接著一連串對達西不利的流言,更讓伊麗莎白對達西反感。當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絕時,他說了一句話:“要是我耍一點手段,把我內心的矛盾掩飾起來,一味地恭維你,使你相信我無論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對你懷著無條件的純潔的愛,那么也許你就不會有這些苛刻的責罵了。可惜無論是什么樣的偽裝,我都痛恨。”達西沒有為了討好伊麗莎白,而改變他的傲慢性情。伊麗莎白也表現了很真實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營造給人的印象,表現出了最真實的一面。而開始的時候,伊麗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見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實的真相,經過達西的解釋和自己的判斷,才最終找到幸福的歸宿。《傲慢與偏見》通篇是伊麗莎白幽默的俏皮話,可是這種強顏歡笑下,隱藏的卻是那一時代人們無盡的苦惱、不滿、遺恨?;蛟S不幸太多了,變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羨慕、認可的“幸?!北澈?,堆砌著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錢、麻木、淚水、悔恨、遺憾,或許更多更多,但唯一沒有的便是真愛。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3
初讀《傲慢與偏見》還是在初中,當時不僅是為達西和伊麗莎白的愛情故事而著迷,更是被真實有趣的英國鄉(xiāng)村中產階級日常生活和美麗的田園風光所吸引。幾年之后,再此翻閱,對書中所展現的社會大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傲慢與偏見》寫于18世紀后期,此時英國正在進行工業(yè)革命,社會各階級之間已經出現了很大的矛盾,但作者簡·奧斯汀并沒有通過描寫大規(guī)模運動之類的來展現這些社會矛盾,而是選擇在她生活的英國鄉(xiāng)村這個小環(huán)境下,描寫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彬格萊,麗迪雅與威克漢姆,卡洛蒂與柯林斯這四樁婚事,表達自己的婚姻觀,通過諷刺經濟利益對人們戀愛和婚姻的影響來展現社會矛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開始時,自私勢力的貝內特太太對彬格萊的吹捧,她重點不在于品行,外貌,學識等,而是興奮于彬格萊5000英鎊的年收入,這是多么滑稽可笑啊。還有威克漢姆為了錢財誘騙達西的妹妹私奔,從這些小切入點就可以深刻反映出當時社會金錢至上的不良風氣。達西的傲慢到底從何而來?從表面上看,是因為他出身優(yōu)越,相貌儀表堂堂,年收入又頗高。而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階級矛盾決定的。在第一次舞會上達西不愿意與鄉(xiāng)村的姑娘們跳舞,看不起她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甚至美麗的伊麗莎白也被他拒絕。到后來達西和彬格萊的姐姐對簡與彬格萊婚事的阻止以及獨斷專行、自私自利的凱瑟琳夫人對伊麗莎白與達西婚事的阻撓。所謂的“上流社會”對在鄉(xiāng)村生活的中產階級的歧視,特別是柯林斯對凱瑟琳夫人那阿諛奉承,虛偽愚蠢,奴顏婢膝的惺惺作態(tài),無一不反映出階級差距造成的深刻影響。而作者簡·奧斯汀本人是英國鄉(xiāng)村中產階級的一員,并且終身未婚,書中描寫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正是對她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這本書描寫的社會生活十分有趣,人物更是性格各異,栩栩如生。我最喜歡的是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作者心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她的美貌雖不及姐姐簡,但她具有過人的膽識和果敢的氣概??铝炙篂榱烁硭斎坏乩^承貝內特家的遺產,于是向美麗的伊麗莎白求婚,伊麗莎白理智地判斷自己的情感,果斷地拒絕了求婚。在凱瑟琳夫人來詢問她與達西的婚事時,她不懼地位的懸殊,階級的差距,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內心。這些片段都使我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了伊麗莎白。但同時她的偏見也使她和達西的感情走了一些彎路。我們常說:不可以貌取人。但其實在生活中這一點很難做到,就像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一樣,威克漢姆軍官,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又平易近人,幽默風趣。與達西的傲慢,不善言辭比起來,確實表面上要好很多。誰又能想到這位英俊的軍官竟然是個恩將仇報的無賴賭徒,而看似冷血的達西卻是個善良助人的紳士?就連聰明的伊麗莎白也被威克漢姆光鮮的外表給騙到了,聽信讒言對達西產生偏見。
這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了解朋友時,萬萬不可被外表所迷惑,要深入了解其人格,從多方面了解朋友。并且,朋友要自己去感受,從第三方了解到的情況并不一定是真實的。男主角達西也十分有個性,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慷慨大方,助人為善,是英國貴族的典范。他面冷心熱,雖然看起來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他的內心充滿了愛與仁慈。在威克漢姆揮霍完遺產,想拐騙他的妹妹離家出走從而獲得金錢的情況下,達西還能寬容大度的原諒他,并且給予他金錢,實在是仁至義盡。達西在被伊麗莎白拒絕后,了解到了伊麗莎白的妹妹麗迪雅和威克漢姆私奔,在貝內特家面臨危機的時刻,他不計前嫌,親自到倫敦與伊麗莎白的舅舅一起尋找麗迪雅并商量計策解決問題。而這一切他都沒有告訴伊麗莎白,這種不求回報的愛深深打動了我。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達西的傲慢他最大的缺點,達西第一次向伊麗莎白求婚時不僅傾吐出他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同樣也滔滔不絕地吐露自己的傲慢心情,并且談得毫不遜色。他覺得她門第低微——他是降格要求,是家庭方面的障礙,使得理智與情感發(fā)生沖突。他說得熱情激動,好像是他自貶身價之故,不過這卻不大可能對他的求婚有利,他流露出來的勝券在握的神情更是火上澆油。對于自尊心強烈的伊麗莎白來說,聽到這番告白是憤怒高于驚喜,自然少不了對達西的斥責。這也是文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把達西的那份傲嬌毫不保留的表現出來,讓人忍俊不禁。
相較于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個性,簡和彬格萊兩個人的性格則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沒有主見,聽從他人的安排;并且都較軟弱,不善于反抗。彬格萊因為姐姐們和達西的勸說,中途放棄了自己對簡的愛慕,離開的鄉(xiāng)村。而簡在面對彬格萊時也是猶豫不決,羞于表現自己的真心,導致兩人錯過了許多機會。好在最后兩人在達西和伊麗莎白的幫助下認識到了自己的真心,重新走到了一起。我們也許會討厭簡和彬格萊這種羞于表達、無主見的性子,但在生活中,擁有這種性格的人不在少數。這類人往往在生活、學習、工作中不突出,易隨波逐流,易受他人鼓動影響。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尋找到自己的目標,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做的是什么,并堅定的走下去。合上這本書,仔細品味一番,我看到了什么?理智、人性、尊嚴、愛情。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4
今年暑假,我有幸觀看到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傲慢與偏見》。對于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能在看電影的同時了解到一些名著內容,提升自我文化素養(yǎng),確實是一件好事。我鮮少去閱讀厚重的世界名著,僅僅會閱讀精簡版,了解大概內容。但是,在觀看完《傲慢與偏見》這部影片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去翻看原著。大概,這就是這部影片的精彩程度,能讓我想不斷回味?!胺彩怯绣X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p>
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描寫了幾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小說沒有重大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而是以幽默細膩的筆觸展現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xiāng)村中產階級生活的畫面,表明了作者對于愛情的態(tài)度。這是一場美好結局的愛情故事,對于我個人,是比較感興趣的。女主角伊麗莎白從電影當中來看她是一個非常有主見、勇敢、不卑不亢、對自己愛情堅貞不渝的人。譬如說在第一次聚會時,達西對眾位班納特小姐的浪漫方式表現表示不屑時,伊麗莎白說跳舞就是一種表達浪漫的極好方式,之后便揚長而去了。在面對凱瑟琳夫人的種種咄咄逼人的問題時她從容不迫地解釋這一切,并且鄭重有力的維護了家庭的尊嚴。凱瑟琳夫人為了讓她出丑叫她彈奏鋼琴時,她極力辯解但最后還是硬著彈了,雖然彈得不好但卻沒有顯得絲毫的慌張。最后面對凱瑟琳夫人的質問時任然堅決的說“我不能答應與達西先生永不訂婚的事情,你今晚侮辱我的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說了,請你離開我的家!晚安!”多么勇敢堅定的女孩!男主角達西是一位上流社會的貴族,如此鋒芒畢露的顯赫地位,怎會使他不在心中擰成一份傲氣?是的,他傲慢正是因為如此,才讓人們忽略了他身材魁梧,一表人才的形象。任憑他財產再多,人們也只會認為他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好逢迎。這是人們對達西先生的偏見。而事實上,隨著影片的劇情不斷地推進,我們會發(fā)現達西真實的為人卻并不是這樣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顆誠實正直的心。
而女主角伊麗莎白一開始對他也有偏見,但所幸,他們最終還是打破了這層隔閡,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這部影片給我的很深的印象,還是本片中的舞會片段。小提琴音樂響起,伊麗莎白與達西逐漸沉浸在其中,兩人產生心電感應,周圍的人頓時消失了,舞廳中只余下兩人深情凝視,手拉著手翩翩起舞,沉醉于歡快的音樂旋律之中。但沒過多久,周圍嘈雜的人群一下又出現了,兩人倏地從幻覺中驚醒,互相對望,恍若隔世。很唯美,很感人。同時也讓我學習到舊時英國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了解到了不少英國文化。這也是我的收獲之一??偠灾@是一部我很喜歡的影片,它帶給了我很多感動,很多思考。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5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的電影,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影片主要講述了19世紀的時候英國的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之間關于愛情和擇偶的故事。網友看玩這部電影的感受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這是我第二次看完電影過來寫影評的,因為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沒有看懂,覺得電影的節(jié)奏很快,自己跟不上,當看完第二遍我忽然發(fā)現和不禁感嘆,有些時候,經典就是經典,劇情內容發(fā)展的巧妙絕倫,惟妙惟肖??戳诉@么多的電影,突然發(fā)現外國片其實更符合自己的口味,總覺得很新穎,而且也喜歡他們呈現出來的一些景象和場景,也可能這點與我的喜歡新鮮事物有關吧,在我沒有對象之前,我總是喜歡自己去探索新鮮事物的樂趣,自己去旅游,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想去哪就去哪,遇到一些事情,喜歡自己想辦法獨立解決。在有了對象后,我發(fā)現,和自己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去旅游去玩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單身有單身是的自由和快樂,談戀愛有談戀愛的不一樣的感覺和快樂。
扯了那么多,都是因這部電影而觸發(fā)的一些感慨。讓我們一起來談談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是一部愛情片。他們的愛情一波三折,一開始女主因男主的不善交際,不太能一見面就能融入大家,不知道怎么先邁出第一步,而誤會他,并誤認為他是一個不照顧別人感受的自私傲慢的人,接著又因為女主的姐姐婚事,誤會男主是對自己的姐姐自己和家人的偏見,是對窮人的偏見,然后還有加上女主因威克漢姆的一些假的言詞而又誤會男主是一個充滿自私,嫉妒的人,以上三件事是女主對男主表面得出的一些誤會,再加上表白時男主的一些不恰當的話語,導致了男主第一次向女主表白的失敗的結果。所有最美好的愛情,都離不開美麗的誤會被交流和解釋來成全。當男主寫信解釋清楚時,再加上男主在背后默默幫助女主的姐姐和妹妹的事,使女主對他有了新的看法,有了對他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了他是重視友情,很慷慨和大方的人,并愛上了他,他的第二次表白被女主接受了,經過睿智的父親的一番談話,最后兩個人幸福的在一起了。
從對他傲慢與偏見的看法,到托付終身給他,這期間經歷的一波三折,是通往幸福道路的考驗。所以在這依然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愿我們都能夠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并能走到終點。這部電影不僅講述了愛情,而且還有親情和友情。有一種友情是達西(男主)與賓利的友情,賓利被女主的姐姐吸引而淪陷時,旁觀者達西(男主)能一心為朋友好,就勸賓利離開了女主姐姐。有一種父愛是貝特納對女兒的愛,當女兒(女主)告知父親,愛上了達西(男主),并說服了父親時,父親留下了眼淚,既表達出了對女兒的不舍之情,又為女兒感到高興,終于有人能夠配得上自己的女兒了,為女兒找到了她自己的幸福而高興。整部電影中,父親的聰明和教養(yǎng)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母親更多是呈現出來的一種迂腐,給人一種小市民的形象。而女主和女主姐姐的一些行為更是得益于父親的教育,而女主的三個妹妹卻是更多的隨了母親,素質自然沒有那么高,所以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個好父親或者母親,或者有一個好的父母,對孩子來說真的是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6
今天剛上班順順發(fā)消息給我命我看看電影《傲慢與偏見》,她說她剛看了頗為激動,感慨萬千說不出來。讓我也看,看完之后以文藝女青年的身份寫點感受。這頂帽子要不得,文藝青年,屁,實乃庸人一個。我尊她之命看完了,讓我正兒八經的寫寫感受卻有點無從下手了。電影很好,從選景到人物的刻畫無一不好。景色很美,天很藍,水很清,女主角漂亮,男主角帥氣。電影剛開始,綠樹茵茵,鳥語蟲鳴,陽光從斑駁的樹縫里射進來,灑下一地金黃,恍惚中是心中的希望冉冉升起……只是電影有時長限制,劇情略顯輕描淡寫。沒有看過書,真正的感受電影人物的可愛,有些困難??串?,很讓我觸動的一句話是伊麗莎白的爸爸含淚喜悅地說:女兒,我真的不敢相信有人會配得上你。伊麗莎白不是五個女兒中最漂亮的,長姐姿色比她更勝一籌。
她身上的閃光之處不僅僅是她清澈的雙眸更美的是她一塵不染高潔的心靈,捧一本厚厚書,陽光的余暉拖長纖纖的麗影,那份將一切煩惱置身事外的嫻靜雍容之美,宛如清晨荷葉上一滴晶瑩剔透的露珠,不但外表溫潤如玉令人賞心悅目內在清香愈加沁人心脾。惟愿遠觀不舍近玩的憐惜珍愛之情,一般肉眼怎能賞的,賞花摘花惜花者達西一人足以,花開雖遲,不寂寞!清新的她果斷拒絕了牧師柯林斯的求婚,盡管他有諸多優(yōu)厚的條件,有寬而大的房屋,還可以讓家人脫離貧窮。這個矮小而齷齪的小男人把別人的施舍當做自己高高在上的籌碼,追姐姐不成,便退而求其次轉向伊麗莎白,他縱使有心也無法真正領略這顆璀璨的明珠。媽媽說她若不答應,她將再也不見這個女兒,爸爸拗不過一心讓女兒攀高枝的媽媽前來勸慰,卻陡然說你要答應了,我也不再見你。伊麗莎白愕然淚喜相擁父親,感謝可愛的父親知她懂她理解并支持她。當伊麗莎白誤解達西破壞吉芙和彬格萊之間的愛慕和對韋翰無情不施分文時,面對達西熾熱的求愛,冷漠的她又一次斷然拒絕了,英俊瀟灑的伯爵深情注視著出身寒微的灰姑娘,換了別的女子只怕是早就千千萬萬個答應并且欣喜若狂了!偏偏不愿從俗入流的伊麗莎白,她那憤恨的表情如此可愛美麗又難得,父親有這樣優(yōu)秀的女兒自然是驕傲的!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時間匆匆從指尖悄悄溜走,當所有的冰雪都悄然融化,終歸,這一日,霧色藹藹,達西踏著蟲鳴再一次走近伊麗莎白,無限地深情地說: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舊,只要你說一句話,我便再也不提這樁事。春寒料峭,迷霧打濕了他冰涼的手,溫暖的陽光正悄悄射進來。這本書我十多年前就看過的,也曾經為書中完美無缺的達西著迷一陣子。他應該是每個女孩夢想中的丈夫吧,富有,英俊,善良且有魄力。太優(yōu)秀所以難以相信現實中會有,即便是現實中勉強有那么其中幾點稍微符合的男人也會讓擁有的女人喪失安全感,唯恐哪天再失去。所以每一個美麗的故事開始之前,總會首先列明,本故事純屬虛構。
也許是警惕讀者不要陷得太深,故事終歸只是故事。欣賞娛樂即可,無需入戲無需當真!達西和《飄》中的瑞德終究是一類人吧?同是無可挑剔的男人,卻有不同的命運。達西比較幸運,他和相愛的人雖歷經波折,最后總歸守得云開見月明,牽手相愛一生。瑞德傾盡自己所有給予或等待斯嘉麗長大,甚至明知斯嘉麗愛著別人,做了寡婦,他也毫不猶豫娶了他。因為他知道,只有他是真的愛她,呵護,等待,任由她刁蠻任性,甚至無理取鬧。他的愛小心翼翼,保護斯嘉麗就像保護一朵溫室的玫瑰,一只易碎的花瓶,冷不得熱不到碰不得傷不得。他的愛又如此寬廣遼闊,如巍峨的高山遠目小溪,如浩瀚的大??v容浪花,默默堅守,一點一滴期盼小女孩快點長大,總有一天明白誰最愛她,誰最值得她愛。斯嘉麗一直做一個同樣的夢,夢到自己在霧中行走,一個男人呼喚她,可她總也看不清那個男人的面孔。她曾以為那是衛(wèi)希禮,一度將自己的愛埋沒在對衛(wèi)希禮的美好幻想中,以為那才是真正的男女情愛。直到有一天她終于從霧中走出來,看清那個男人其實就是一直在自己身邊呵護,容忍,縱容的瑞德時,瑞德對她的愛卻已經消磨殆盡了。痛失愛女讓他傷心欲絕,他何嘗不把女兒珍妮當做另一個小小的斯嘉麗呢?唯一不同的是他對女兒的寵溺,女兒給了他同樣的回報,總愛嬌嗔地纏著爸爸。斯嘉麗雖然任性,她身上也有一點很讓人喜歡,堅強自信,不輕言放棄。縱使痛失瑞德,她依然相信只要明天還在,希望就在。
故鄉(xiāng)塔拉是她的`生命之泉,回到那里就如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重新獲得生命的動力,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吧,明天將又是新的一天! 相信明天固然好,但是世上的事情不是什么都可以重來,更那堪匆匆的流年,每一份過去的美好的情感。活在當下,珍惜擁有,便是最美好的祝愿。
傲慢與偏見觀后感65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