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推薦文章
《開學第一課》是一個有內涵的節(jié)目,每年呈現(xiàn)出來的主題都不盡相同,讓不少觀看過的學生感觸極深,反思甚多,《開學第一課》讓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們,可以通過觀看各個故事節(jié)目,拓展個人視野,開拓個人見識,為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礎,定下一個高遠的目標。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372809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今天,我在電視上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使我受益無窮。
節(jié)目由撒貝寧和何炅主持,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chuàng)造未來。
第一個故事是成龍向我們講述了他拍戲的經(jīng)歷,他先是一個不起眼的演員,每場戲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后來他演了一段死戲,演得特別逼真,屏氣凝神,導演說:好這個死的好!他逐漸的有名起來。他每一次拍電影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危險的動作,但他從來不找替身,都是自己親自上演。他身上多處骨折,68歲仍然堅持拍戲,他這種敬業(yè)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他的成名故事告訴我們?yōu)榱诵闹械膲粝胗啦环艞?,總有一天會收獲成功!
第二個故事是謝海龍為我們講述了他拍攝的經(jīng)歷。他在改革開放的時候買了一臺屬于他自己的第一臺相機,然后他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拍攝了上萬張照片,表達了自己對攝影的喜愛之情,也顯示出了他的敬業(yè)。在拍攝中他把鏡頭拍向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通過他拍攝的照片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貧困學子求學的渴望。他通過記錄貧困山區(qū)孩子求學的經(jīng)歷,以及成長成才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貧寒學子追夢的艱難,他拍攝的照片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些孩子他的拍攝而被社會所關注,得到扶持關愛,一一圓夢。做人就要像解海龍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后由張杰演唱的《少年中國說》來結束,字里行間表達了中國未來是屬于我們21世紀的青少年的,中國將由我們去改變,去創(chuàng)造!只有我們才能讓中國變得無比的燦爛,無比的輝煌。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爭光添彩。
#436041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2020年9月1日晚上8點,吃過晚飯后我就開始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因為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這節(jié)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
這堂課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比如疫情期間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肉煮熟才能吃,衛(wèi)生習慣應常記在心中。就算疾病來臨也不用慌張,有發(fā)熱的情況就前往定點醫(yī)院就診,盡量保護好自己。除此之外,節(jié)目還邀請了援鄂醫(yī)療隊醫(yī)生,防疫一線醫(yī)務工作者、社區(qū)防控人員以及中小學生代表上臺為我們分享抗疫事跡,展示了特殊時期先進典型的勇敢、擔當、無私奉獻!我看完后覺得很感動。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疫情爆發(fā)期間我不能開學復課,不能跟好朋友出去玩,就連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口罩,但家里依然是安全的港灣,看完節(jié)目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奮不顧身的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有他們在,我再也不怕病毒的來襲了。
作為一名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也無法向他們一樣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但我能做到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在家好好待著,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別人添麻煩。而且在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道理,為了將來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信任和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后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場疫情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面對這場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課”,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以此來警醒自己的。
#749129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夢想是掛在天邊的一朵紅云,夕陽落下時盡情吟誦;夢想是黑暗中一縷陽光,為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夢想是鄰家小吳火爐里燃氣的熊熊大火,溫暖著每個人的心田。
看完《開學第一課》,總覺得自己的夢想不久就要實現(xiàn)。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夢想,說的是在夢想這條旅途上艱苦行走的孩子和大人,他們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輝煌。也許,自己離夢想很遙遠,夢想好比是一只自由自在的白鴿,你只能看到它展翅高飛的樣子,卻觸摸不到它光滑柔順的羽毛,只能靠自己幻想。但是就算放棄了一切,也不要放棄夢想,它是游輪在狂風暴雨中船長寄滿希望的舵,跟著它,就會找到方向。一個人一生至少要有一個夢想,然后毅然決然地為了它艱苦奮斗,就算折斷了翅膀再也不能飛翔,也要勇敢地爬起來,驕傲的說一句:“我有過夢想”。那是付麗娟為了夢想在毒陽下訓練,那是小威在為了夢想用手指反復敲擊著琴鍵,如果沒有了夢想,那么一切該多么荒.唐。沒有了夢的人生,就是失去了花瓣的花朵,只留下心酸與疲憊,不會再有喜悅的瘋狂?!堕_學第一課》讓我真正領悟到:有夢陽光就不遠。我在無盡的挫折與失敗中,是否會憑著對夢想的信任自信地站起來,是否會像所有夢想成真的人那樣,勇敢地去追隨屬于自己的夢想,我只是在無聊的幻想。但是,我希望自己永遠不敗。當然,一路上那么多的困難,就像蘋果在無意中砸到了牛頓的腦袋,無意間就會有坎坷和失敗。我一定會提醒自己,一定要爬起來,爬起來……那一刻,我定會無比自信。夢溪的實現(xiàn)源于一個人對它的態(tài)度,他要是懶惰,命運不會待他好,他要是勤奮,定會攻克所有的困難成為強者!
夢想沒用太多的釋義,靠的是堅持與勇敢。做一個有夢想的人,讓你的輝煌點亮新的人生!
#215369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今天是每年《開學第一課》播出的日子,我在晚上八點準時收看了這個節(jié)目。今年節(jié)目的主題是少年強則中國強,在節(jié)目中出場的每個人都讓我感觸良多。
在節(jié)目中,武漢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但是依然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張定宇院長說,只要我跑的夠快,這樣我就能夠在病毒下拯救更多的性命。而生命是最寶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好好的珍惜它。
節(jié)目中,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病科主任、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專家毛青也出現(xiàn)了。當主持人問他為什么在疫情敢逆流而上的時候,毛青先生卻說,他們不是在逆行,而是在沖鋒。對于他們來說,疫情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而他們就是沖鋒的戰(zhàn)士。在國家危及的時候,他們就是最后的盾牌,他們怎么能夠后退呢?
當然,我們能夠戰(zhàn)勝疫情,更多的是靠那千千萬的普通的醫(yī)療人員。有一位名為周國紅的醫(yī)療人員也出席了這次直播。她在武漢抗擊疫情的時候,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下讓自己女兒認真寫作業(yè)的話語,讓人好笑的同時也覺得感動,這何嘗不是她對于自己女兒的牽掛呢?
當人們問她為什么要“拋下”女兒來到這里的時候,周國紅說這個時候總需要有人挺身而出,雖然我的力量小,但是在小的力量也是一份力量。
通過這次《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假如說沒有團結的精神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那么多人逆流而上,也不會有這么多的患者在治療好病情之后,又重新站出來鮮血。正是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團結精神,可能才是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法寶吧。
#749130二中潤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了中國的文化,以“中華驕傲”做主題。共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漢字。中國漢字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慢慢漢字的演變過程中,至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是陶器文字,然后是甲骨文,再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九種字體。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是楷書,楷書寫出來的字方方正正,橫平豎直,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中國漢字與世界文字不同的優(yōu)點,也預示我們中國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
節(jié)目中,主持人撒老師指著一個奇特的字問同學們甲骨文中是什么字?有同學說是“出”字,有同學說是“流”字,但都不對,我在想會不會是“川”字?最后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王寧先生告訴我們這是“天”字。王教授還現(xiàn)場給同學們講解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漢字造字的意圖告訴我們:看清道路,奔向目標。一筆一劃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蘊,漢字帶領我們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它不僅是智慧的結晶,更是傳統(tǒng)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漢字記錄著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中華精神價值的源頭。
到了后面,大家看到了吳京。暑假有看電影《戰(zhàn)狼2》的相信都非常非常崇拜他吧!包括我自己也是。吳京說:真正的英雄不是想如何戰(zhàn)勝別人,而是用這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吳京的千錘百煉、自強不息無不彰顯著我國中華武術之精髓。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的風采,品味字里行間的國家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朔源,鑒古知今,這一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自豪感倍增!
開學第一課觀看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