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
《童年》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人物刻畫十分逼真,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230864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1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lián)無產(chǎn)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jīng)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并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xiàn)實的途徑。1892年發(fā)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jīng)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向往光明與英雄業(yè)績的堅強個性,表現(xiàn)了渴望戰(zhàn)斗的激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并充滿激烈內(nèi)心沖突的人物。
1905年革命失敗后,高爾基赴美國及意大利寫了一系列政論文章,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學界的形形色色反動思潮。1908年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懺悔》流露出唯心主義的造神論思想,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并得到他的熱情幫助。盡管如此,高爾基的主導傾向仍然是積極的,富于革命的戰(zhàn)斗精神。對新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的特征從理論上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觀點。他在兩次革命之間的創(chuàng)作成果頗豐,如《奧古洛夫鎮(zhèn)》(1909)、《夏天》(1909)、《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話》(1911——1913)、《俄羅斯童話》(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人間》(1913——1916)。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他組織成立了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并主持召開了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yǎng)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事業(yè)。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共同財富。
《童年》是俄國作家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譽為俄國最優(yōu)秀的自傳小說之一?!锻辍穼懹?931年,它向讀者們展現(xiàn)了高爾基童年時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記錄了高爾基在沙皇統(tǒng)治下的心路歷程。書里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幾個角色,尤其是外祖母這一角色,她被稱為“俄羅斯文學史上最鮮明、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19世紀70—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閱讀《童年》時,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丑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chǎn)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jīng)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chǎn)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xiàn)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jīng)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chǎn)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fā)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么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jīng)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230610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2
童年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在雪花的陪伴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得巨大懸殊。
他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里,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樸實的朋友“小茨岡”;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斗角和爭吵,從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回想起我們的童年,那是多么無憂無慮啊,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在爺爺奶奶的疼愛中成長,而阿廖沙卻在很小的時候永遠失去父親,母親也把他丟在了外祖父家。,想到以前,我鬧著叫媽媽買糖的行為是多么嬌氣。
是啊,我們經(jīng)常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用顧著讓父母為自己遮風擋雨,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F(xiàn)在,我們應該悔過曾經(jīng)的奢望,應該不再浪費任何東西,學會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便足夠了。
作為21世紀的新少年,我們要努力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將來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奮斗,為人民、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我們還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明天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捍衛(wèi)美好的生活。
#596151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3
童年對于我來說是美且充滿無限樂趣的。每當記憶的閘門打開,一個又一個場景跳躍著顯現(xiàn)出來,我總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完美的童年,但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難忘的。
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痛苦。正是這些艱難的經(jīng)歷磨練了他超與常人的毅力,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成為一個讓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以高超的技藝,反映了當時俄國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的黑暗與罪惡。
小說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心地善良,刻苦耐勞的孩子。他三歲時喪父,無奈母親帶著他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開了一家染坊。他脾氣暴躁,貪婪,自私。他經(jīng)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生了一場大病。他愛財如命,暗地里放,秘密理解典當,甚至慫恿工人們到市場上偷竊。
阿廖沙的兩個舅舅自私,陰險,總會因為爭奪家產(chǎn)而爭吵不休,以至于毒打,折磨死了舅媽。
阿廖沙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環(huán)境里艱難地生活著。母親的再婚,讓他孤單又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
生活總會有光明的,而給與阿廖沙陽光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位善良,樂觀,心里充滿了愛的慈祥老人,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在外祖母愛的哺育下,變的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生活的苦難并沒有讓阿廖沙退縮,他相信所有苦難終將過去,迎來的將會是一片光明。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享受著祖輩和父輩綿綿不斷的愛,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我們終將長大,這種溺愛會讓我們像溫室的花兒,無法經(jīng)歷暴風雨的洗禮。
《童年》給了我深深的啟示,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磨礪的人生才會讓人堅強、勇敢和自信。成長的路上我會帶著這些金玉良言,披風斬棘,像海燕一樣在暴風雨中飛翔,永不言棄。
#879614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4
童年好似一場夢,在夢中,我們自由,能夠做任何想做的事,沒有負擔,沒有壓力,僅有你的內(nèi)心深處,它毫無遮擋,純潔瀟灑,它也豐富多彩,有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一切就像是在想象之中。有的人,童年歡樂無比,有的人幸福無比,有的人卻有壓力,有悲傷,有痛苦,有被迫,各式各樣,像飾品店里的飾品,數(shù)不勝數(shù),像天上的星星,沙漠里的沙,大海里的水,樹林里的葉……
《童年》記載著高爾基的以往,記載著他的天真,記載著他的杯具,記載著他與眾不一樣的童年。他的童年是一陣風,風里夾雜著太多的杯具。這陣風雖然吹過了,可它讓人發(fā)冷,久而不熱,難以忘懷。他的天真,他的純潔,毫無遮擋的硬深深的接下了那陣風。出現(xiàn)了數(shù)不盡的悲傷,這都是家庭造成的,因為爸爸去世了,他與媽媽來到了外祖母家,被卷入了無情的斗爭,都是為了財富,并且諷刺的是那財富本是他媽媽的嫁妝,還好,風里還夾雜著很多親情,除了舅舅們、舅母們的無情,外祖父、祖母、媽媽、爸爸都是疼愛他的,他的哥哥為了讓他少受幾下打,胳膊都紅了呢!
錢財總是讓人迷失雙眼,讓人發(fā)狂,讓人做出不該做的事。為什么一家人,有那么大的人品差別呢!就是因為財富,有的人會為了財富做任何事,而有的人卻會分辨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分清楚美丑善惡,做一個善良的人的財富比惡毒的人的財富多得多,因為他抓住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童年風吹過了,你留下了什么余味?
或許這篇文章說的不是“童年”這本書的真正重點是……但請原諒,因為我只看了二十頁。
#88538讀童年500字左右的讀后感5
阿列克謝在他父親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過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時那樣的冷酷無情,他的母親在他父親的遺體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們?yōu)榱思耶a(chǎn)爭吵,他們毒打婦女兒童,在這個家只有外祖母愛他,外祖母常常給他講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帶給了他無限的歡樂,外祖母的溫柔、樂觀,溫暖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堅強的面對痛苦的生活。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謝的童年里閃耀著母性的光輝。
小說形象的描述當時活在社會底層人的生活的艱難困苦,寫出的當時社會的黑暗!
童年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