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許三觀,一個平凡之極的絲廠送繭工人,為了一個個理由,而這些理由的根源就是為了他的家庭能夠存活下去,一次一次不得不去賣血來維持生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脑S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6篇,以供大家參考!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篇1
有些時日沒有靜下心來讀書,也有些時日沒有靜下來記錄所想所感了。最近看了東野圭吾的《誰殺了她》、路遙的《人生》和這本《許三觀賣血記》。原諒我為負(fù)數(shù)的智商,看完了《誰殺了她》之后,居然還是不知道到底是誰殺了她?!度松愤@本書,難道是因為我看完了矛盾文學(xué)獎的《平凡的世界》便顯得它并沒有令我驚喜萬分嗎?里面每個人物我都能在《平凡的世界》里找到原型,像潤葉一樣的巧珍,像田曉霞一般的黃亞萍,像少平一樣的高加林……甚至我能預(yù)測到巧珍和潤葉相似的命運。反倒是余華的這本書給我更多內(nèi)心的震撼,就像看完《城南舊事》一般覺得眼睛澀澀的,心里酸酸的……
馬提亞爾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于再活一次。寫作和閱讀其實都是在敲響回憶之門,或者說都是為了再活一次。大一的時候讀過《活著》,相較于《活著》中,富貴悲慘的一生,許三觀是幸運的。同樣是小人物,但他一生的起起落落,都與賣血有關(guān)。
賣血前抓一把鹽,瘋狂喝八碗水,說這樣人身上的血就會變多了;賣血后,去店里,點上“一盤炒豬肝,二瓶黃酒,黃酒要溫一溫?!边@是許三觀和阿龍他們學(xué)來的本事。一定要加上“黃酒要溫一溫”,這樣顯得自己是個常客。這也是后來許三觀在賣血路上教給別人的。
書中最讓我動容的是一樂,算起來他也是個可憐人。自己的母親和別的男人生下來了他,一直自以為的親生父親不認(rèn)他,血緣上的親生父親也不認(rèn)他。但是縱使許三觀認(rèn)定了一樂不是自己的兒子,嘴上不饒人,但不管是一樂闖禍打傷鐵匠的兒子,鬧饑荒,還是一樂患肝炎,許三觀都是盡心盡力地對待一樂。于情,他給予了一樂養(yǎng)育之恩;于理,他的心底總歸是善良的,盡到了為人父的義務(wù)。一開始,我并不喜歡許三觀這樣的男人,有些愚鈍,有些大男子主義,還有些沒有擔(dān)當(dāng)。但是越往后,越發(fā)現(xiàn),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刀子嘴豆腐心。他有著我們祖輩的隱忍和無奈。當(dāng)被迫在家開展對許玉蘭的時候,許三觀承認(rèn)了自己出軌的錯誤,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來面對三個年幼的孩子,來面對嚴(yán)峻的外部環(huán)境,來面對本已經(jīng)不堪的生活。
觀人心,最不可琢磨的便是人心?!叭诵碾y測”“人心隔肚皮”最不能讀懂的是人心。在與何小勇一家的恩怨中,不認(rèn)一樂的是何小勇一家,到頭來求著一樂救何小勇的也是他們一家,最后許玉蘭被貼“破鞋”__的,不用猜,也猜得到是何小勇的妻子。同樣,許三觀最初在面對一樂的身世和一樂對自己的情感時,他的心是搖擺不定的,時而覺得自己理虧,幫別人養(yǎng)了兒子;時而被感動,一樂對自己的忠心。明明三個兒子中最愛的是一樂,卻偏偏不是自己的兒子。鬧饑荒的時候,他不愿意用自己賣血的錢給一樂吃面條,只讓他吃一個紅薯。可偏偏最后,又是這個古怪多變的人瘋狂地尋找一樂,背一樂回家,給一樂買面條吃。親生不親生的真的那么重要嗎?我們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誰都無法篤定。
許三觀和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是一個不愿意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人。明明最愛一樂,卻不愿意勇敢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被世俗左右著,就像現(xiàn)在的我們一樣,面對自己最愛的最親的人反而很難表達(dá)出自己的愛。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篇2
花了半天時間看完了整本書。看的過程中心情壓抑著悲痛……書中講述了許三觀通過一次次賣血,幫助家里躲過了災(zāi)難的故事。以致書的結(jié)尾處,當(dāng)又一次去賣血被拒絕,被告知自己的賣不了的時候,他害怕了,絕望的痛哭起來。擔(dān)心以后家里再有災(zāi)禍,自己再也沒辦法了。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賣血。許三觀每一次都是在最絕望的時候去了醫(yī)院,換來了35塊錢。貼一段最后許玉蘭痛斥三個兒子的話?!跋氘?dāng)初,自然災(zāi)害的那一年,家里只能喝玉米粥,喝得你們?nèi)齻€人臉上沒有肉了,你們爹就去賣了血,讓你們?nèi)コ粤嗣鏃l,你們現(xiàn)在都忘干凈了。還有二樂在鄉(xiāng)下插隊那陣子,為了討好二樂的隊長,你們爹賣了兩次血,請二樂的隊長吃,給二樂的隊長送禮,二樂你今天也全忘了。一樂,你今天這樣說你爹,你讓我傷心,你爹對你是的,說起來他還不是你的親爹,可他對你是的,你當(dāng)初到上海去治病,家里沒有錢,你爹就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去賣血,賣一次血要歇三個月,你爹為了救你命,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隔三、五天就去賣一次,在松林差一點把自己賣死了,一樂你也忘了這事。你們?nèi)齻€兒子啊,你們的良心彼狗叼走啦......”
在那個悲劇的時代里,活在二十一世紀(jì)的我們感受不到那種生存壓力的絕望。但在余華的書里卻能深深的感受到。《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字里行間里,盡顯悲慘,不幸,讓人跟著劇情,心也沉重的透不過氣。為了活下去,一次次的掙扎,一次次頑強(qiáng)的抵抗。這本書除了濃厚的悲劇色彩,也能感受到摻雜在其中暖暖的愛。許三觀對兒子,妻子的愛,妻子被,不顧一切去送飯,把菜藏在飯下面,一邊對愚昧感到憤恨,一邊體會他們的堅強(qiáng)與愛。兒子肝炎住院,舍命賣血,只求兒子能活下來……所幸故事的結(jié)尾是陽光的。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后,迎來了寒冬過后的第一縷暖陽。在絕望中掙扎,掙扎中盡顯溫情。很棒的一本書。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篇3
大學(xué)時讀過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隱隱地被這樣的農(nóng)民形象所震驚,我們的一生會有那么多苦難嘛?這樣的在絕境中只能默默接受,而又繼續(xù)活著?
福貴一直接受著死亡——他人的死亡,許三觀一直用賣血渡過一次次的絕境——往往是兒子產(chǎn)生的困境。
去年再度《活著》,福貴的一生令我痛哭,活著是那么不易的一件事,那到底上帝給予我們那么多的苦難是為了什么呢?我們不可能如同偉人一般,以極強(qiáng)的生命力去超脫,我們只是福貴,萬般無奈地恨著卻又平靜地接受。
再讀許三觀,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病了,他是一名農(nóng)民工,做著這個社會最辛苦的搬磚工作,在這個行業(yè)里一呆40多年,他以為他還可以再干10年,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吃力。在過去的40年里,他的血汗錢,帶大了他的兩個女兒,在三線小城市買了房——雖然是二手的的,雖然只有70多平?;貞浳业某砷L,我們家沒有如福貴般突然因為錢而難以招架的時刻,當(dāng)在早期兩個女兒都讀著書的日子里,我們家一直很貧困,有住過舅舅的房子,有住過20平米的_房,2001年我從鄉(xiāng)下小學(xué)到城里花了2000塊錢,我讀高中時為了讀學(xué)校外語班花了2萬塊錢,20_年我們終于買了房,房產(chǎn)證上寫的還是我和姐姐的名字......
然后我的父親倒下了,從醫(yī)院回來那天,吃著飯他突然哭了,也許是因為害怕,害怕自己沒幾年好活,也許是化療太痛苦,也許是發(fā)現(xiàn)人沒用了。他是家里的頂梁柱,他賺不了錢了,這讓他難受,他覺得沒能給我買輛車而覺得對不起我,我給他錢的時候只是落寞地說讓我省點錢。有一次我和老媽去買電動車,他覺得我們買太貴了吵了一架——他生病后脾氣很差,后來我也哭著在大街上和他吵,他一個人在外面呆了一會,回家后他說他賺不了錢了,你自己的錢你自己決定,你喜歡你就買好了。
那個時候我就想到了許三觀,他的血拯救了這個家庭那么多次,而最后一次,他老了,正如我的父親辛苦了一輩子,當(dāng)兩個女兒都能賺錢了,他還在想著付出,想著賺錢給我們買車,甚至病了害怕成為累贅。
所以對我來說,許三觀是個父親形象,一個簡單的中國農(nóng)民父親形象。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篇4
先喝上七八碗水,直到實在喝不進(jìn)為止,“這水喝多了,人身上的血也會跟著多起來,水會浸到血里去的……”,然后去醫(yī)院賣兩碗血,賣完后去飯店叫上“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這樣的畫面像固定的流程一樣在許三觀的一生里一遍一遍的上演。他一共賣了十一次血,如果把最后一次為自己賣血卻沒賣成也算上的話。在鄉(xiāng)下受風(fēng)俗的影響,為證明自己“身體好”,跟著根龍和阿方賣了第一次血。隔了將近10年,許三觀為了替打架的并非親生的大兒子一樂還債賣了第二次血。重逢根龍、阿方之后覺得“血癢”,為了“報答”林芬芳”,賣了第三次血。這個時候賣血似乎正面的輕松的,可以得寶貴的35元,又可以吃平日里吃不起的炒豬肝,喝黃酒,偶爾賣血對身體也無大礙,這樣看來似乎并沒有什么壞處。大躍進(jìn)背景下的荒年,許三觀為了讓吃了大半年玉米粥的家人吃上一頓好的,賣了第四次血。__,許三觀為了下鄉(xiāng)接受貧下中農(nóng)“教育”的大兒子,去醫(yī)院賣了第五次血,塞給一樂,讓他拿著錢在鄉(xiāng)下“補補身體”。不到一個月,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進(jìn)城了,為了討好隊長讓二樂盡早抽調(diào)回城,許三觀形勢壓迫之下又去賣了第六次血,只為了能請隊長吃上一頓好飯,保二兒子一個前程。又隔了一個月,大兒子一樂肺炎,必須到上海醫(yī)治,為了籌錢,他又去了醫(yī)院賣血。卻狠狠被李血頭拒絕:“三個月才能獻(xiàn)一次血,上次已經(jīng)例外了,你不要命了!”于是許三觀決定換到別的醫(yī)院去試試,他決定在去上海一路的六個縣上分別賣血,一路賣到上?!搅制郑谄叽钨u血。三天后到百里,第八次賣血。四天后到松林,第九次賣血,但這次沒賣完就暈倒在了醫(yī)院,醫(yī)生說了四個字:“亡命之徒”。三天后到黃店,第十次賣血。這是一條透支生命的路。這一段賣血到了全篇的潮,哀歌凄凄,震撼和沖擊著人心,一曲悲天動地的命運交響曲。第十一次賣血已是11年之后,生活回歸平靜,他想為自己去賣一次血,他想再嘗嘗炒豬肝和黃酒。世事變遷卻又終回了原點,是的,這次的賣血又回到他最初賣血的意愿和狀態(tài)。然而醫(yī)院嫌他老了,血不好了,不能賣了……
時代的縮影,歷史的印記。心痛之余也該反思,許三觀也許是當(dāng)時一代人的影射。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遠(yuǎn),遠(yuǎn)到?jīng)]有記憶摸不到痕跡,卻能在文字里變成力量,向我們述說著那個時代的故事。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篇5
即使生活不曾優(yōu)待過你,你依然砥礪前行。這是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給我的大體感覺。作者平平淡淡的文字里,慢慢的構(gòu)建成一幅畫卷,讓你感受到畫卷里人物鮮活的生命力,他們面對每次苦難的強(qiáng)大求生欲望。
正如作者的序言,書中的人物像是有生命般,自己講述著他們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透過話語這又像一場激動人心的電影,又像一段深植人心的過往,在腦海里飄蕩著許三觀血的一生。許三觀最珍貴的是他自己的血,幫他渡過了一個個難關(guān),跨過了一道道險阻的血。
許三觀賣過十一次血。
第一次賣血是因為好奇,跟隨同村的龍根和阿方進(jìn)城賣血。賣血后在勝利飯店,學(xué)到了龍根和阿方那一句“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這句話也成了許三觀生命中的一句話,像是勝利凱旋的戰(zhàn)歌。從此許三觀開啟他賣血之路的征途。隨后,許三觀用這次賣血捷足先登取了許玉蘭為妻。許三觀和許玉蘭的婚姻是吵吵鬧鬧,平淡樸實,家長里短,相濡以沫,共同進(jìn)退……這是他們婚姻生活平實的面貌,一起攜手渡過一次次難關(guān)。在__時期,許玉蘭被污蔑為妓女而遭到批斗。許三觀則一直守護(hù)著許玉蘭身邊,為她送水送飯,為她按摩因站了一天而麻木的雙腳。在一次家庭批斗會上他們也打開彼此的心扉,也珍惜患難與共的情感。
第二次賣血為了兒子一樂。一樂打傷了方鐵匠的兒子要賠醫(yī)藥費,但對于一樂不是自己親兒子令許三觀很不是滋味。對一樂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著許三觀,他愛是因一樂的行為和性格與他如此的像,他恨是因所有的人都說一樂不像他,不是他親生的。
第三次賣血為了一直暗中喜歡的林芬芳。絲廠女工林芬芳因摔斷了腿而在家中養(yǎng)傷,許三觀去她家中探病,乘虛而入得到了她。為了報答林芬芳給她買肉骨頭、黃豆又賣了一次血。
第四次賣血為了讓全家人不挨餓。在大饑荒的環(huán)境下,吃了五十二天玉米粥的許三觀一家實在受不了,而他為家人走進(jìn)了醫(yī)院。讓我倍感溫情的是許三觀背上一樂去勝利飯店吃面條,他對一樂感情的矛盾和他的做法深深的觸動了我的每一根神經(jīng)。許三觀是他四叔背回家的,而他背著一樂回家。從許三觀能放下執(zhí)念接受了一樂,也讓我感覺到許三觀溫情的一面。許三觀用菜刀在自己臉上劃了一道口子,又伸手摸了一把流出來的鮮血,他對所有的人說:“你們中間有誰敢再說一樂不是我親生兒子,我就和誰動刀子。”也讓我感受到許三觀的溫暖。
在之后的大躍進(jìn),__,知青下鄉(xiāng)的背景下,許三觀先后為了得了肝炎病的一樂下鄉(xiāng)和宴請二樂的生產(chǎn)隊長去賣血。最后,為了治療一樂的病許三觀又賣了五次血。從林甫到長寧,在賣血的路上許三觀也體會到路人給他的溫暖與真情。命運多舛的許三觀面對著生活不間斷給予他的苦難絕不放棄,也讓我感受到他的責(zé)任,親切,善良,堅韌,樂觀。
這也讓我想到在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給我呈現(xiàn)了許多在底層生活掙扎奮斗的可愛的人。如在北上廣深生活在城中村的人們,他們和每座城市如此近又顯得如此遙遠(yuǎn)。曾在自媒體看過《巡邏現(xiàn)場實錄》的節(jié)目,有一期描述巡警發(fā)現(xiàn)了某房屋的合租房。而每間合租房里都有兩張上下鋪的鋼架床,安全通道則擁擠不便,節(jié)目巡警的說法這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合租房。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的人又何嘗不是為了在這些大城市生存、夢想、目標(biāo)、人生賣血呢?
書的最后,醫(yī)院的血頭早已換人,是個年輕的小伙子,嫌棄許三觀的血,并嘲諷他年老的血只能用來當(dāng)豬血讓人來刷漆,讓許三觀痛哭流涕。為他的生活拼盡一切的血,承載著他風(fēng)風(fēng)雨雨而寶貴的血,挽救他家人生命的血卻被血頭說成一文不值。這難道還不足以讓許三觀潸然淚下嗎?平凡,普通的生命卻譜寫著驚濤駭浪的人生,演繹著獨特生命話劇。命運猶如一座大山壓的每一個人都喘息不過來,但每一個生命都永不放棄,而且拼盡一切。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悟 篇6
這是一本辣眼睛的書。
翻開第一頁,沒有絲毫心理準(zhǔn)備的,這些簡練到幾乎“瘦骨嶙峋”的字眼映入眼睛,讓人覺出一種生活的殘忍和荒誕。我沒有過這樣的讀書經(jīng)歷,明明捧著一本書,卻無法安放自己的視線,像一個心上忽然爬滿了螞蟻的人,忐忑慌張。
我不止一次地想起魯迅先生。但是可惜對于先生的作品,我的認(rèn)知僅限于上學(xué)時期的幾篇課文,但那種辛辣犀利的文風(fēng),時時跳躍在眼前,舊時代愚昧無知的人們,任由命運踐踏,無力抗?fàn)?,一張一張盡是面黃肌瘦、空洞麻木的臉。
《許三觀賣血記》在人物畫像上一定程度延續(xù)了這樣的特征,只是少了外部環(huán)境的動蕩與殺戮,小人物的生活智慧被描述得輕松詼諧,可竟讓人想起了孔乙己和阿Q的臉孔。
我絕沒有嫌棄與責(zé)怪這本書中的所有人,歷史這樣發(fā)展過來,可能曾經(jīng)有過無數(shù)的“許三觀”、“許玉蘭”、“根龍”、“阿方”……他們真實存在著,在貧瘠的生活里積攢生存的方法,天真又愚昧,一步一步地去發(fā)現(xiàn)和謀劃著人生,沒有什么大的夢想,所有的想法就是像左鄰右舍、像老人們的嘴里說的“做人”的軌跡,行進(jìn)下去。男人女人、父親兒子,這最基本的倫理需求,就是他們所要的生而為人的平等。
可生活總是有“驚喜”。
腦子不會拐彎的許三觀,就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驚喜”里,經(jīng)過了混沌暴怒,堅定了人生信條。可以說在歷的賣血大軍里,許三觀是幸運的,沒有染上艾滋病與肝炎,沒有像阿方賣血賣得敗壞了身體,更不像根龍,直接賣掉了命。
我一直以為會是一個悲劇的結(jié)局,因為情節(jié)諷刺、詞句荒誕,像極了一個偉大成功的喜劇。喜劇之悲,相較里外步調(diào)一致的悲劇,更能擊中人的心靈。
但是余華先生給了詼諧以希望??傆谐鋈艘饬系臏嘏瘬嵛孔x者的心,許三觀與許玉蘭爭爭吵吵半輩子,最后還是相依為命、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