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于愛心的故事范文5篇
推薦文章
在寓言故事中常常寄寓了一種意味深長的哲理,通過這些道理會讓人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愛心,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關于愛心的故事。
關于愛心的寓言故事1:愛心樹
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上一個男孩兒。男孩兒每天會跑到樹下,給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樹干蕩秋千,吃樹上結的蘋果,同大樹捉迷藏。累了的時候,就在樹蔭里睡覺。
小男孩兒愛這棵樹,但是時光流逝,他逐漸長大,大樹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男孩來看大樹,大樹說:“來吧,孩子,爬到我身上來,在樹枝上蕩秋千,吃幾個蘋果,再到蔭涼里玩一會兒。你會很快活的!”
“我已經大了,”孩子說,“我想買些好玩兒的東西。我需要些錢,你能給我一點兒錢嗎?”
“很抱歉,”大樹說,“我沒有錢,我只有樹葉和蘋果。把我的蘋果拿去吧,孩子,把它們拿到城里賣掉,你就會有錢,就會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樹,摘下樹上的蘋果,把它們拿走了。
大樹很快樂。
很久很久,男孩沒有再來看望大樹。大樹很難過。
后來有一天,孩子又來了。大樹高興地搖晃著肢體,對孩子說:“來吧,孩子,爬到我的樹干上,在樹枝上蕩秋千,你會很快活的!”
“我有很多事要做,沒時間爬樹了。”孩子說,“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他接著說,“我要娶個妻子,還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給我一幢房子嗎?”
“我沒有房子,”大樹說,“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砍下來,拿去蓋房。你就會快活了。”于是那個男孩兒把大樹的樹枝都砍下來,把它們拿走,蓋了一幢房子。
大樹很快樂。
男孩又有很長時間沒有來看望大樹了。
當他終于又回來的時候,大樹非常高興,高興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來吧,孩子,”它聲音喑啞地說,“來和我玩玩吧!”
“我心情不好,不愿意玩兒了。”孩子說,“我需要一條船,駕著它到遠方去,離開這個地方。你能給我一條船嗎?”
“把我的樹干砍斷,用它做船吧。”大樹說,“這樣你就可以航行到遠處去,你就會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樹干砍斷,做了一條船,劃走了。
大樹很快樂,但是心坎里卻有些……
又過了很久,那孩子又來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樹說,“我沒有什么可以給你的了。我沒有蘋果了。”
“我已經吃不動蘋果了。”孩子說。
“我沒有枝條了,”大樹說,“你沒法兒在上面蕩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再蕩秋千了。”孩子說。
“真是抱歉,”大樹嘆了口氣,“我希望還能給你點兒什么東西……但是我什么都沒有了。我現(xiàn)在只是個老樹墩……”
“我現(xiàn)在需要的實在不多,”孩子說,“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大樹說,它盡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這個老樹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來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
大樹很快樂。
關于愛心的寓言故事2:小刺猬的愛心
一個炎熱的夏天,小雞﹑小鴨和小兔子相約來到它們經常在一起玩的草地上。這里的草地很寬闊,有綠油油的小草,鮮艷的花朵,真是美麗極了。這里真是玩耍的好地方。天空中不時飄來幾朵白云,擋住了火辣辣的太陽。小兔子說:“今天的天氣很適合玩游戲,不如咱們玩捉迷藏怎么樣?”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它們石頭、剪子、布。最后小雞輸了,小雞被蒙上眼睛,開始抓小鴨和小兔子。
它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小刺猬來到它們中間,它也想參加這個游戲,于是小刺猬就說:“你們能和我一起玩嗎?”小動物們說:“不可以,你全身都是刺,怎么和我們一起玩。”小刺猬很傷心的在一旁看它們玩游戲。心里想:我身上要是沒有刺該多好,就可以和它們一起玩了。
這時一只大灰狼聽到小動物們的聲音跑了過來,藏在一棵大樹后面,它看見小動物們在一起玩,大灰狼饞得直流口水,心想:又可以飽餐一頓了。
大灰狼偷偷的從大樹后面走了出來,撲向小動物們。小動物們嚇得四處躲藏,害怕得不得了。
正在這緊急時刻,小刺猬用刺把身體包圍起來攻向大灰狼。大灰狼不知道小刺猬的厲害,一把抓向刺猬,結果它的手被小刺猬的刺扎上了,嚇的大灰狼魂飛魄散。心想:好可怕的刺猬,快逃吧,別讓它傷到我。一只小鳥也飛過來,嘲笑大灰狼說:“大灰狼你都被小刺猬打敗了,還不快逃。”大灰狼聽到小鳥的話,撒腿就跑了。
大灰狼被趕走之后,小動物們又聚到一起,它們很感謝刺猬,說:“小刺猬你的刺真厲害要不是你我們就被大灰狼吃了。”小刺猬說:“不用謝,我也沒想到我身上的刺威力這么大。”這時小動物們一起邀請小刺猬玩捉迷藏游戲。有了小刺猬的加入它們玩得更高興。
關于愛心的故事3:
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90后女孩,一個童話創(chuàng)作大師。
她年輕時非常喜歡讀書。她媽媽給她買了很多童話書和磁帶,讓她的女兒每天讀和聽。她家里有五六千本書,大部分是童話故事。
在她年輕的心中,除了眼前的世界,還有一個更美麗更神奇的地方,那里有美麗的白雪公主,可愛的動物和神秘的城堡。她喜歡充滿愛與歡樂的氛圍,喜歡主人公的純真與善良,經常為自己的命運或快樂或煩惱而哭泣或大笑。從小學開始,她每天記日記。起初,當她遇到她不會寫的單詞時,她用拼音代替了它們。就這樣,一本稚嫩的日記誕生了。
在7歲的時候。一天,她的父母帶她出去玩。當他們看到樹上美麗的杜鵑,聽到它們清脆而溫柔的叫聲時,她停下來仔細觀察。當她回到家,她寫了一個關于我是一只布谷鳥的童話??赐旰?,我父親稱贊了它,并立即把它轉錄到雜志上。這個童話故事獲得了全國征文一等獎,并獲得了200元的獎金。之后,她的另一部童話《虎鼠戀》獲得了“西湖杯”全國青年文學大獎賽二等獎,并獲得了另外1000元的獎金。后來,她用自己的妙筆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童話故事。榮獲第17屆冰心文學獎、全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大賽獎、安徒生杯全國兒童文學大賽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全國中山圖書獎、全國青年文學獎、中國戲劇文學獎等60多個省級獎項。同時出版了自己的童話專著《北芽》、《愛的翅膀》,受到梁曉生、葉兆巖等眾多著名作家的鼓勵。榮獲全國文明青年標兵、2010年中國教育年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她還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學愛心大使”。她叫郭琴,是江蘇省張家港市的一名普通高中生。
從童話稿費開始,她已經向慈善機構捐贈了12萬元的獎金、捐款和書籍。10年來,她共向貧困山區(qū)、受災地區(qū)和慈善機構捐款230筆,累計48萬元。她用溫柔的雙肩扛起了一座扶貧救災的豐碑,被譽為“1990年后的老慈善家”。
今年只有17歲的郭琴并不是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母親是下崗工人。她生活很節(jié)儉,她的父母花不起她零用錢中的一分錢,但她從不吝惜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她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任務。她一個月至少寫兩個童話故事,并把它們寄給報紙和雜志參加各種文學比賽。心中有了愛,愛就會在筆尖上流淌。因為愛,所以慈悲。“貧窮和苦難總是觸動我的心,”她說。當我看到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不因為貧窮而放棄與生活的斗爭時,我總是很感動。我覺得幫助他們是我的責任和義務。的確,我很樂意幫助別人!!
2010年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她被邀請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出席“減貧和發(fā)展高層論壇”,第三個“中國消除貧困獎”頒獎典禮由國務院扶貧辦公室和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親自為她頒發(fā)了第三屆“中國消除貧困運動獎”獎杯和證書。
純潔如玉,像童話世界里善良的公主。郭琴,她的另一個名字是善良。
關于愛心的故事4:
北宋農民起義領袖宋江,小時候就深深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
這年夏天的一個中午,他正在自家的西瓜地里看瓜,從瓜地西頭道上過來了兩個逃荒要飯的。一個是白胡子老人,一個是五六歲的小孩,都穿得破破爛爛,身上帶著破碗破瓢。小孩口渴,見到西瓜,哭鬧著非要吃不可。老人怎么勸說怎么嚇唬都不行。
宋江看著怪可憐的,正打算摘個西瓜送給小孩,忽然發(fā)現(xiàn)父親正朝瓜地走來呢!他怕父親責備,伸到瓜蒂上的手又縮了回來。
這一來,小孩哭得更兇了,聲音嘶啞,真叫人受不了。宋江坐立不安,怎么辦呢?最好有個辦法,既讓小孩吃了瓜,又叫父親不生氣。想呀想,怎么也想不出這樣兩全其美的辦法,急得他直跺腳。嘿,這一跺,系在腰帶上那串父親給的賞錢“當啷”直響。宋江心頭一亮,有了好主意。
宋江來到一老一少跟前,大聲說:“這小孩要吃瓜?白給不行,你們身邊有錢的話,我賣你一個。喔……有十文錢,剛才要來的……夠買一個。行,我去摘……”
這些話全是說給父親聽的。其實,老人哪有什么錢呀。他瞪著兩眼望著宋江,越聽越糊涂。
宋江不管這些,摘了個又大又熟的西瓜,送到老人手里。
小孩馬上不哭了。老人感激地跪了下來,千謝萬謝。
宋江怕露餡,趕緊把老人扶起來,推他走了。
“你在演什么戲,啊?”父親走來,臉沉著問。
宋江心慌,結結巴巴地說:“我…我賣…賣了個西瓜。”說完,指了指身上那串錢。
父親冷笑一下:“這不是我賞你的錢么?”
宋江見自己的機關被父親點破了,臉漲得血紅,一聲不吭。
父親輕輕拍拍宋江的肩,笑道:“傻孩子,這事你沒錯。把瓜送給這樣的窮人,是應該的……”
關于愛心的故事5:
潘石屹做過很多與慈善有關的事情,但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年前與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接觸。那時候,他的事業(yè)才剛剛起步,突然收到一封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信中提到由于沒有治病的錢而打算放棄治療了。潘石屹被這份字體俊秀、內容真誠的信打動了,立即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和一部分積蓄捐給了那個叫朱晶平的病人,還動員了公司的副總一起捐款。
令潘石屹意想不到的是,朱晶平竟然因此而完全康復,還上了北京電視臺的一個節(jié)目當眾感謝潘石屹。節(jié)目播出之后,潘石屹的辦公室?guī)缀醭闪?ldquo;白血病求助中心”,每天大量的求助電話和來信,讓潘石屹應接不暇,也難辨?zhèn)€中真假。直到近年,潘石屹與一家專業(yè)的治療白血病機構合作,捐款500萬,希望能讓更多的身患白血病的兒童活下來。
潘石屹認為做善事固然需要物質支持,但更需要的是慈善、被感動的心。他很氣憤那些打著各色名號為自己謀私利或名聲的行為。他說:“我做善事有兩點,一是救急不救窮,二是關注教育事業(yè)。每一次我做善事都感覺到心靈的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