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

    | 發(fā)昌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谋壤呓虒W設計方案記錄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1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板書設計:

    比例尺

    (1)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教學過程:

    (包括導引新課、依標導學、異步訓練、作業(yè)設計等)

    一、生活原型再現(xiàn)

    師:(出示孫楠同學的照片)你們認識他嗎?他是誰?

    生:孫楠。

    師:怎么可能呢?照片上的人這么小,怎么會是他呢?

    生:是縮小了……

    師:如果孫楠的眼睛不縮小,鼻子和嘴巴縮小了,那會怎么樣?

    生:不像他了,像丑八怪……

    師:那怎樣才能像他呢?

    生:都要縮小。

    師:一起縮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縮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縮小10倍,像他嗎?

    生:不像,要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p>

    二、創(chuàng)設情境,以疑激思

    同學們都喜歡足球,踢足球要講究戰(zhàn)術,要研究戰(zhàn)術需要設計足球場的平面圖,下面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出足球場的平面圖。

    出示:足球場:長 95米,寬60米。 學生作圖。

    三、 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過學生討論,引出學習要求。

    (1)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2)畫出足球場的平面圖;

    (3)寫上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4)分別寫出圖上長、寬與實際長、寬的比,并化簡。

    根據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貼在黑板上。

    2、學生小組學習。

    3、學生匯報設計思路。

    生1:我是把實際的長和寬都縮小1000倍,圖上的長就是9.5厘米,寬就是6厘米,這樣的長方形圖就是足球場的平面圖?!?/p>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 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 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4、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1:500的比例尺,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500;

    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倍;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1:500;

    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5米,

    介紹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讓學生掌握兩種比例尺各自的特點。

    四、加深理解,拓展應用。

    (1)在咱學校校園的平面圖上,用15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長度60米,你能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嗎?

    (2)辨析:比例尺是一把尺嗎?

    (3)比例尺一般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地圖上或平面圖上)

    (4)出示山東省主要城市位置圖。

    師:在這張地圖上,你去過什么地方?

    師:今年暑假老師準備去泰安登泰山,你能幫老師算一算煙臺到泰安有多遠嗎?需要什么條件?

    生:比例尺。出示比例尺 1∶8000000

    生:圖上距離。

    師:給你一把尺子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嘗試解決。

    交流:

    生1:在這幅地圖上,我用尺子量得煙臺到泰安的距離是5.5 厘米,根據比例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80千米,5.5×80=440千米。

    生2:根據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可以用

    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千米

    生3:根據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8000000,也可以用

    5.5÷1/8000000=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米

    生4:老師,也可以用方程來解。

    解:設煙臺到泰安的距離是x厘米。

    1:8000000=5.5:x

    x=44000000

    44000000厘米=440千米

    師:那老師如果乘坐每小時100千米的汽車,幾小時就能到達?

    生:4.4小時

    師:可是老師以前去過泰安,是需要8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的,這是為什么呢?

    一時,學生都皺起了眉頭陷入了沉思,經過片刻的等待,終于有孩子舉起了手:“老師,我們量出的圖上距離是直線的,而實際的路線不可能是直的,汽車要走許多許多彎路的?!?/p>

    忽有一學生喊到:“老師,如果我們通過飛機來計算,那肯定是準確的,因為飛機可是走直線的吧!”……

    五、反思體驗 拓展完善

    1、學生談自己的收獲,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

    2、你還想知道什么?

    六、作業(yè)設計

    自主練習:2、3

    教學后記:

    (包括達標情況、教學得失、改進措施等)

    上完課,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經歷了實踐與理論的深思與探索,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學習數(shù)學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只有在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才感到親切,學得主動。通過課前展示學生的照片,學生對照片上的人是按倍數(shù)縮小了這種生活常識有了深刻的體驗,再讓學生來畫足球場的平面圖,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

    (2)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只有體驗過,理解才會深刻。讓學生在畫足球場的交流互動中,體驗探究比例尺的產生過程,理解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理解是多方位的,個性化的。有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才有了后面解決問題的個性化的表達。

    (3)讓學生密切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

    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實際。本節(jié)課從讓學生設計足球場平面圖,到讓學生計算老師到泰安的實際距離及需要的時間,“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理念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2

    【教學內容】

    比例尺(3)(教材第56~58頁第3~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對比例尺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難點】

    把比例尺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投影儀。

    【復習導入】

    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

    2.說說實際距離、圖上距離和比例尺之間的關系。

    【新課講授】

    1.教授例3。

    (1)教師用投影出示教材55頁的例3。

    (2)組織學生討論:畫出三家和學校的平面圖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使學生明確: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求出長和寬的圖上距離。

    (3)學生分組求出各圖上距離,教師訂正。

    (4)組織學生畫出平面圖,并在全班交流。

    2.鞏固應用:完成教材第55頁“做一做”。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相互檢查。

    【練習講授】

    1.出示習題: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別高興??墒?,他很擔心新家離學校太遠。小明的爸爸按比例為他畫了一幅圖,并且告訴他舊家與學校之間的距離是900m。小明量得新家到學校的圖上距離是7cm,舊家到學校的距離是3cm。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明算算新家與學校之間的距離嗎?

    (1)學生根據手中的圖紙,分小組研究用什么知識來解答,然后合作計算出結果。

    (2)學生匯報所在小組是怎樣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識。教師要求學生每說出一步算式要說出理由,并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求。

    方法一:運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

    7×30000=210000(cm)=2100(m)

    方法二:運用倍比關系。

    7÷3=900×=2100(m)

    2.教師:通過同學們的計算,我們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學校比舊家遠了不少,但小明還是非常高興的,因為小明的新家比舊家寬敞。小明的新家按1∶200畫出的戶型圖是這樣的。

    教師:你能根據手中的圖選其中的一間求出實際面積嗎?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計算出結果。

    (2)匯報求出臥室和衛(wèi)生間的實際面積的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這道題發(fā)現(xiàn)在比例尺的應用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3.教材第56頁練習十第4題。

    教師:這是一幅七星瓢蟲的放大圖,那么它的比例尺的后項應該是多少?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答案:量得七星瓢蟲的長度是2.5cm,2.5cm∶5mm=25mm∶5mm=5∶1。

    4.教材第57頁練習十第8題。

    先組織學生獨立練習,并在小組中交流。

    答案:3.6cm22.5cm9000km

    5.教材第57頁練習十第7題。

    (1)教師用投影出示第7題。

    (2)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3)小組合作討論,指一名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解:設蘭州到烏魯木齊在地圖上的長是x厘米。

    1900km=190000000cm

    x∶190000000=1∶40000000

    x=4.75

    答:地圖上兩地之間的長度是4.75cm。

    6.教材第57頁練習十第6題。

    (1)組織學生分小組活動:在自己準備的地圖上,選取兩個城市。

    (2)組織學生量出兩個城市在圖上的距離。

    (3)根據比例尺,算出兩個城市的實際距離。

    (4)小組交流,匯報。

    7.教材第57頁練習十第9題。

    (1)組織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完成。

    ①根據比例尺,算出籃球場長和寬的實際距離。

    ②畫出平面圖。

    ③相互展示。

    8.教材第58頁練習十第10題。

    (1)學生拿出自己測量房屋地面的長和寬的實際距離。

    (2)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使學生明確,先要確定比例尺,再計算出長和寬的圖上距離,然后再畫。(比例尺要根據平面的大小來定)

    9.教材第58頁練習十第11題。

    (1)組織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確定解題步驟。

    (3)小組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這里用圖上距離1cm表示實際距離200m比較合適。

    (4)用投影展示學生的作業(yè)。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新的認識?比例尺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組織學生說一說,相互交流。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3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同學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同學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一、激疑誘趣,引入新知:

    很多同學都喜歡腦筋急轉彎,現(xiàn)在老師給同學們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讓同學們猜猜:坐車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一共要用4小時,但有只螞蟻從和平縣縣城爬到廣州市卻只用了5秒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螞蟻可能在地圖上爬。)對了。螞蟻爬的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的圖上距離,而人們坐車所行的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的實際距離。那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二、動手操作,認識比例尺:

    1、操作計算。

    (1)畫線段。

    讓我們先來做個最簡單的游戲——畫線段游戲。我說物品的長度,你用線段畫出它的長,行嗎?

    ①橡皮長5厘米 ②鉛筆長18厘米 ③米尺長1米

    咦?怎么不畫了?(畫不下。)那怎么辦呀?快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把1米畫到紙上去?(可以把1米縮小若干倍后畫在紙上。)這個辦法不錯。就用這種方法畫吧。

    (重點: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因為需要所以產生。)

    (2)學生畫完,集體交流。

    你是用圖上幾厘米的線段來表示實際1米的呢?像2厘米、5厘米、10厘

    米這些在圖上畫出的線段的長度,我們叫“圖上距離”,而這1米就叫“實際距離”。你能用比表示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嗎?(2厘米:1米、??)

    教師指名回答,并板書計算過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其實像這樣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就叫這幅圖的比例尺。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板書課題及關系式)根據比與分數(shù)的關系,我們還可以把它寫成圖上距離(板書) ?比例尺。實際距離

    板書2厘米?5厘米?10厘米1米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同樣是1米的米尺的線段圖,為什么它的比例尺卻不一樣呢?(縮小的倍數(shù)不同)

    三、探討比例尺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上課前所說的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嗎?原來坐車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實際距離約是300千米,而螞蟻行的是5厘米的圖上距離,怪不得只要5秒呢!那么,你能求出這副地圖的比例尺嗎?(學生做前先交流)

    小黑板出示: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實際距離約是300千米,在一副地圖上只畫了5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大家交流一下,誰能告訴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說我們在求比例尺的時候,首先要把單位統(tǒng)一起來。)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四、應用比例尺知識解決問題

    1)和平縣政府距我校直線距離約200米,可在和平縣城的地圖上只畫了2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從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厘米等等)

    2)填空并判別哪個是比例尺。

    把一個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畫在圖紙上,長畫了10厘米,寬畫了5厘米。

    (1)圖上的長和實際長的最簡比為(1∶20)。

    (2)圖上寬和實際寬的最簡比為(1∶20)。

    (3)圖上周長和實際周長的最簡比為(1∶20)。

    問: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4)圖上面積和實際面積的最簡比為(1∶400)。

    預設:學生可能填1:20,引導交流為什么錯,計算糾正。

    追問:那這1:400是這幅圖的比例尺嗎?為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面積的比和比例尺有什么關系?

    學生獨立計算、回答。

    強調:比例尺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不是圖上面積:實際面積,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五、介紹線段比例尺:

    像前面這些比例尺是用數(shù)值來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關系的比例尺,我們把它們叫做數(shù)值比例尺(板書),而像這樣的比例尺,是用線段來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關系,我們把這樣的比例尺叫線段比例尺(板書)你能把它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嗎?

    六、拓展延伸:認識精密比例尺

    畫一個物品,如果用1:10 (縮小了)1:1(相同) 2:1(放大了) 畫的圖和實際的圖比較結果怎樣?(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1:1000、1:10、1:1、2:1??.進一步認識比例尺有大有小,讓學生打開思路,不拘一格的從多角度來思考比例尺的意義。結合實際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在實際的生活中有沒有要用到這種放大比例尺的情況呢?你能猜出工程師是如何把直徑5毫米的機器零件畫在圖紙上的嗎?

    七、討論:

    1)比例尺與一般的尺相同嗎?化簡后的比例尺帶不帶單位?

    2)求比例尺時,通常要做什么?

    3)化簡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項和后項一般是什么形式?

    八、鞏固練習

    1、直徑5毫米的機器零件,畫在圖紙上的直徑是10厘米。它的比例尺是多少?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下面是小聰學習了比例尺后寫的一段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例尺,我知道了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等于比例尺。老師叫我們找找比例尺的例子。我想:這豈不是小兒科嗎。你瞧,我一口氣就能說出幾個來:圖上長和實際長的比是1:100;圖上長和寬的比是1:5;圖上寬和實際寬的比是1:2分米;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比是20:1.哈哈,原來比例尺就是這么簡單!

    九、自我反思,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有什么收獲呢?我們學會了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關系式、書寫形式、比例尺的種類及轉換、求比例尺的方法等,誰能來說一下?

    同學們的收獲的確很大,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謝謝大家!

    十、課堂作業(yè)

    (一)填一填

    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 )。比例尺=():( )

    2、比例尺分為兩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

    3、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的比

    4、一幅圖上用10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0千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5、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20000,它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它還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 )米

    6、如上圖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 )千米,化為數(shù)值比例尺是(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

    (二)判斷

    1、比例尺是一種測量的工具。( )

    2、小華在繪制學校操場平面圖時,用20厘米的線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離,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2。()

    3、某機器零件設計圖紙所用的比例尺為1︰1,說明了該零件的實際長度與圖上是一樣的。 ( )

    4、一幅圖的比例尺是6︰1,這幅圖所表示的實際距離大于圖上距離 .()

    5、一個小型零件長5毫米,畫在圖上5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10 ( )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認識比例尺,能根據三個量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呈現(xiàn)情境圖

    思考、討論。

    我家的房屋平面圖

    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圖上距離。

    2、比例尺=--------------

    實際距離。

    3、獨立完成P30頁第2、3題。

    4、P30頁第4題,怎樣求窗戶的圖上距離?注意比成相成的單位后再計算。

    5、指導完成P30頁第5題。

    注意求比例尺時,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統(tǒng)一。

    P31頁第1題,說明清楚兩地距離一般假設是直線距離,計算時,注意單位換算。

    P31頁第2題,自己嘗試獨立完成。

    放手讓學生自己研究。

    教師對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

    試一試。

    練一練。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2.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教法學法

    教法:對于意義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嘗試法。對于運用比例尺進行相關計算時,主要用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學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必要時進行合作交流。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能說出自己學過的有關數(shù)字的成語。(如:丟三落

    四、三心二意等。)

    2、你能填出這個成語嗎?展示成語以()當(),(以一當十)并提問,以一當十,以二當多少(20),以五當多少(50),以多少當120等等(12),你是怎樣得出的。(后面一個數(shù)是前面一個數(shù)的10倍,前面一個數(shù)是后面一個數(shù)的十分之一)。如果用比來看這個成語,怎么求這個成語的前項與后項。(學生再次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以一當千,以一當更多等。

    3、首先老師想請同學位幫我畫一個長10米,寬8米的的長方形地。(學生畫圖)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畫圖的情況,(畫長為5厘米,寬為4厘米的長方形,畫長為10厘米,寬為8厘米的長方形)。

    4、你認為他們誰畫的比較像?(都比較像)。

    5、為什么?你來說一說自己的作圖過程。(

    1、比實際縮小200倍。

    2、比實際縮小100倍。)

    6、如果用文字來描述比較麻煩,怎樣用數(shù)學的的方式來表現(xiàn)呢?請大家自學課本30頁的比例尺。

    板書課題:比例尺探索新知

    1、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圖。

    學生認真觀察圖形,說一說:

    (1)你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提問學生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

    (2你想提出什么問題?(1:100是什么意思?笑笑家的臥室有多大?笑笑家的客廳有多大?……)

    2、我們先來解決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1)學生猜想。

    ㈠由學生說出各自的猜想與理解。

    ㈡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統(tǒng)一認識。

    1

    (2教師說明。

    在以上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這幅比例尺的意思。(比例尺1:100,是指圖上距離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100倍,實際距離比圖上距離擴大100倍。)

    3、比例尺的意義。

    1、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如: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100厘米=1:100或(1/100)

    同時說明:這種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我們叫比例尺。一般情況下,縮小比例尺的前項為1。有的時候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大,我們叫擴大比例尺,擴大比例尺的后項為1。)

    4、即時練習。

    請你算一算剛才兩位同學畫的圖的比例尺是多少?過程要求:

    (1學生嘗試求出比例尺。

    (2教師巡視課堂,了解學生解答情況。(3反饋說明。

    板書:圖上距離5厘米

    實際距離10米,5米等于1000厘米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5:1000=1:200或(1/200)圖上距離10厘米

    實際距離10米,10米等于1000厘米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0:1000=1:100或(1/100)課堂小結。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求比例尺時單位要統(tǒng)一)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笑笑家的臥室有多大?

    (1)要算笑笑家的臥室有多大?即為臥室的實際的大小,我們要算出臥室實際長與寬,怎樣算實際的長與寬呢?)(學生討論得出,測量圖上的長與寬,再根據比例尺計算。)(2)學生動手測量笑笑臥室的長和寬,并填空。

    長4厘米,寬3厘米。

    (3)算一算,笑笑臥室的實際的長和寬。

    過程要求:

    A:說一說你想怎樣想的。(實際的長是圖上長的100倍,實際的長用圖上距離乘以100就可以了)

    B:算一算。

    C:板書計算過程。

    實際的長:4×100=400厘米400厘米=4米

    實際的寬:3×100=300厘米300厘米=3米(3)笑笑臥室的實際面積是多少?3×4=12(平方米)

    (4)說一說計算實際距離要注意什么?(注意實際距離比圖上距離擴大了還是縮小了,擴大或縮小的倍數(shù))

    三、鞏固練習完成課本第4題。

    1、第4題。

    (1)認真審題,弄清題目意思。

    2

    (2)在圖中找出正南方向。

    (3)在平面圖上找出窗戶位置及長度。(長度即為圖上距離,圖上距離是在實際距離的基礎上縮小了100倍。)

    (4)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檢驗。(5)板書:實際距離:2米=200厘米

    圖上距離:200÷100=2厘米

    求圖上距離時要注意什么?(由于圖上一般以厘米作單位,所以我們要先將單位統(tǒng)一成厘米再計算。)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這三個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兩個量,能求出第三個量。注意求比例尺是要先把單位統(tǒng)一。求圖上距離時要一般把單位統(tǒng)一成厘米。求實際距離時得出的單位一般是厘米,要把單位化成更大的單位等)

    五、布置作業(yè),課本30頁第三題。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組織學生畫出的平面圖,使學生體會到圖上距離與實際距

    離的比,知道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知道比例尺的兩種形式并能互化。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小組觀察、思考、動手、討論等合作學習,進一步發(fā)展了畫圖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協(xié)調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功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與人交流、溝通,互動、互助的學習品質。

    重點和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置教學情境,感受比例尺

    (一)畫畫比比

    1、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前的這塊黑板同學們熟悉嗎?

    請你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和寬。

    2、丈量黑板的長和寬:(板書:黑板實際長3.5米,寬1.5米)

    3、畫黑板:你能照樣子把黑板畫在本子上嗎?(師巡視)

    4、質疑:這么大的黑板,為什么能畫在這么小的一張紙上呢?(長和寬按一定的比例縮小了。)

    5、挑兩個黑板圖(一個畫得不像一個畫得較像)出示:

    評價:①誰畫得更像一點?

    ②分析圖A畫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一樣。)

    師生合作,算一下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屏幕顯示)

    圖上長7厘米,長縮?。?50÷7=50

    圖上長5厘米,長縮小:350÷5=70

    寬1.5厘米,寬縮?。?50÷1.5=100

    寬2.5厘米,寬縮?。?50÷2.5=60

    師點撥:從上面計算結果來看圖A長和寬縮小的比例差距較大(即比例失調),所以看上去畫得不像;而圖B長和寬縮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畫得較像。

    (二)再畫再比

    1、想一想怎樣畫得更像?(長和寬縮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課件展示準確的平面圖:

    3、請你幫老師算算長和寬分別縮小多少倍?

    圖上長3.5厘米縮?。?50÷3.5=100

    寬1.5厘米縮?。?50÷1.5=100

    4、小結:當長和寬縮小的倍數(shù)相同時,黑板的平面圖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見,為了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畫圖時必須要有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比例尺。(板書:比例尺)

    二、結合實際,理解比例尺

    (一)說一說

    ①講授:課件中的長方形是按縮小100倍來畫的,我們就說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

    ②誰來說說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百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百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等等)

    ③圖A、圖B長和寬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小結:一幅圖一般只有一個比例尺,當長和寬的比例尺不一樣時,所畫黑板就會失真。

    ④用自己話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

    小結: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寫成前項是1的比。

    (二)算一算

    ①下圖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圖(屏幕同時顯示),水果批發(fā)市場距我校直線距離約300米,可在這幅圖上只畫了3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②從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

    板書: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厘米等等。

    三、自學新知

    師:今天學的比例尺就是書上48至49面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看看,還有什么內容陳老師沒講到的呢。

    1、學生看書自學,匯報。

    2、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師:有關比例尺的知識還有很多呢(1)出示:標有數(shù)值比例尺的中國地圖讓生說比例尺1:100000000的意思(2)出示:機器零件圖說出圖中2:1的意思

    師:像1:100、1:100000000、2:

    1、、、、這些比例尺有什么特點?(生匯報,師小結為了計算方便,一般都把前項或后項寫成是1的比。像這樣用數(shù)字比的方式表示的比例尺叫做數(shù)值比例尺。)(3)出示:標有線段比例尺的北京地圖

    讓生討論比段比例尺的意思,并介紹線段比例尺。師:那怎樣將線段比例尺變成數(shù)值比例尺呢?

    3、線段比例尺改寫數(shù)值比例尺

    學習例1,學生分小組討論嘗試改寫,匯報。師板書。師:誰能說說改寫時要注意什么?(師生共同小結)

    四、鞏固練習

    1、火眼金睛

    (1)比例尺是一把尺子。(

    (2)一幅圖的比例尺是80:1,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倍。(

    )(3)比例尺的后項一定比前項大。(

    2、練習八的第

    1、2題。

    學生完成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練習八的第3題。學生完成后,指名學生匯報。

    四、課堂總結,回顧比例尺。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用“收獲、啟發(fā)、成功、遺憾”四個詞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感受嗎?

    比例尺教學設計方案記錄篇7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會把數(shù)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轉化。2.培養(yǎng)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力求做到“學進去,講出來”。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難點:

    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看懂線段比例尺。教學過程:

    模塊一:揭示課題。

    1、腦筋急轉彎:上海到杭州大約是150千米,一只螞蟻從上海爬到杭州只用了5秒鐘,這是怎么回事呢?(在地圖上爬)你非常聰明!在地圖上爬的距離我們稱為圖上距離,150千米稱為實際距離。板書: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2、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國土面積大約有960萬平方千米。但這么遼闊的地域人們卻可以用一張并不很大的紙畫下來。

    (課件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國地圖)提問:想知道這些大大小小的地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比例尺。板書課題:比例尺。模塊二:自學交流。

    一、導學。

    下面請導學提綱引領我們自學,誰愿意大聲地讀一遍導學提綱?

    課件出示導學提綱: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48頁的例6,完成下列問題:

    1.題目要求我們寫出幾個比?這兩個比分別是哪兩個數(shù)量的比?2.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單位不同,怎樣寫出它們的比?3.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4.怎樣理解1:1000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比例尺1:1000怎樣用線段比例尺表示?

    二、自學。

    現(xiàn)在自學開始,5分鐘后比一比誰自學得好!學生認真地自學,老師巡視。

    三、交流。

    1.小組合作。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內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交流展示。剛才同學們進行了自學和討論,現(xiàn)在請同學們匯報一下自學成果。

    四、拓展提高。

    接下來我們進行闖關,看哪個小組能夠順利過關!

    五、小結反思。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板書:意義、求法、分類。計算一幅圖的比例尺時要注意什么?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單位名稱。

    ②求比例尺時,先要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統(tǒng)一成相同單位,寫出比后再化簡。

    ③比例尺的前項(或后項),一般應化簡成“1”。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一的第

    1、2題。

    課外延伸:在一副比例尺是3:1的生物圖上,量的蝗蟲的長是12厘米,它的實際長度是多少厘米?

    板書設計:比例尺

    意義: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叫這幅圖的比例尺。

    求法: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圖上距離

    或=比例尺

    實際距離

    分類:數(shù)值比例尺

    線段比例尺

    19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