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文藝常識題庫北影(編導文藝常識試題)
推薦文章
編導文藝考試中的?,F(xiàn)考點
編導文藝考試中的?,F(xiàn)考點
學習編導需要對一些文藝常識有所了解,這也是考試中常設的一些題目類型,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編導文藝考試中的?,F(xiàn)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代 張九齡 《望月懷古》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代 葉紹翁《游園不值》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飲酒》
2. 《詩學》——亞里士多德“凈化說”——古希臘
《十日談》——薄伽丘——意大利
《老實人》——伏爾泰——法國
《陰謀與愛情》——席勒——德國
《桃花扇》——歐陽予倩——歷史劇——李香君
《雷雨》——曹禺——繁漪
《西廂記》——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張生
《西風頌》——雪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洛神賦》——顧愷之——晉
3. 泰戈爾 《吉檀迦利》 果戈理《死魂靈》
4. 話劇《戀愛中的犀牛》孟京輝
5. “意識流” 《八半部》,阿倫雷乃《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6. 俄國畫家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7.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
8. 中國第一部國產長故事片《閻瑞生》短《難夫難妻》
9. 中國畫中傳統(tǒng)人物畫的畫法 工筆寫意半工半寫
10. 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黃河大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作曲生茂,《4分33秒》約翰·凱奇,著
名語言學家作曲家趙元任,五線譜最早出現(xiàn)在意大利,
11.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臺山 四川峨眉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華山
佛教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岡石窟 洛陽龍門石窟 天水麥積山石窟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伊斯蘭教
我國著名的雜技之鄉(xiāng) 河北吳橋
12. 肖洛霍夫 小說《靜靜的頓河》
13. 格里菲斯 美國電影之父 《黨同伐異》《一個國家的誕生》“最后一分鐘營救”
14.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雜文 《野草》散文詩集 ,被魯迅稱為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 馮至《我是一條小河》
15. 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陳忠實《白鹿原》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斯大林
老舍 《京華煙云》 張翎《余震》 古華《芙蓉鎮(zhèn)》謝晉
16.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竇娥冤》(為善的受貧窮命更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延壽)白樸《梧桐雨》
馬致遠《漢宮秋》鄭光祖《倩女離魂》
元雜劇四大悲劇 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紀君祥《趙氏孤兒》
元雜劇四大愛情劇 關漢卿《拜月亭》王實甫《西廂記》白樸《墻頭馬上》鄭光祖《倩女離魂》
17. 漢賦四大家 司馬相如 張衡 班固 楊雄
18. 亞里士多德 藝術是對自然的摹仿
19. 柴可夫斯基 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作曲《悲愴交響曲》
20. 美國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惠特曼 《草葉集》
21. 法國古典主義代表人物 安格爾 《泉》
22. 顧城“黑夜給了我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出自《一代人》,童話詩人 《遠與近》
23. “電視之父”貝爾德 1925年4月,第一臺電視機
“交響樂之父”海頓,《創(chuàng)世紀》清唱劇。
24. 當代美學著作《美學散步》宗白華,羅中立油畫《父親》,蔡元培《美術的起源》,《談電影
語言的現(xiàn)代化》張暖忻李陀,法國著名藝術史家丹納《藝術與哲學》
25.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6. 明朱載堉首創(chuàng)“新法密律”是音樂史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理論 明馮夢龍“三言”
十二律最早記載《管子地員篇》“三分損益法”
27. 柳公權《玄秘塔碑》南朝徐陵《玉臺新詠》吳敬梓《儒林外史》
28. 法國啟蒙文學代表作家狄德羅《百科全書》盧梭《懺悔錄》博馬舍《費加羅的婚禮》
29. 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意識流小說”文學流派的形成
30. 2007年奧斯卡,馬丁·斯科西斯 《無間道風云》
31.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夜宴觀舞休息演樂賓客
32. 魏晉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專著
33. 現(xiàn)代戲劇之父 易卜生 《玩偶之家》?!岸砹_斯文學之父”普希金《葉普蓋尼·奧涅金》。
34. 貝托魯奇《末代皇帝》阿巴斯《櫻桃的滋味》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朱塞佩·多納托
雷《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 朱里斯托夫·巴拉迪《放牛班的春天》,愛森斯坦(詩電影)《戰(zhàn)艦波將金號》, 托爾斯泰《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大路》,羅曼波蘭基斯《鋼琴師》
35. 戲劇的本質是動作的藝術
36. 張宣《虢國夫人游春圖》米隆古希臘《擲鐵餅者》
37. 李叔同曾孝谷歐陽予倩 最早的話劇團體“春柳社”1906 戲劇萌芽 1907《茶花女》
38. 西部片《與狼共舞》 約翰·福特最擅長
39. 普契尼《圖蘭朵》(茉莉花),法國比才《卡門》
40. 存在主義戲劇《死無葬身之地》
象征主義戲劇 梅特林克《青鳥》
41. 嵇康 《聲無哀樂論》
42. 契科夫 俄國 《櫻桃園》《變色龍》(見風使舵的走狗奧楚蔑洛)《裝在套子里的人》
編導專業(yè)文藝常識電影史哪些地方是重點?
您好
01、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的導演,他們的作品主觀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強烈,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卷入了中國社會大動蕩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xiāng),有的當過兵,經受了10年浩劫的磨難。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接受專業(yè)訓練,帶著創(chuàng)新的激情走上影壇,他們對新的思想、新的藝術手法特別敏銳,力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尋找新的角度。他們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因此在選材、敘事、塑造人物、鏡頭語言、畫面處理等方面,都力求標新立異。第五代導演在90年代獲得了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jié)最高獎,即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曾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迄今為止中國導演最輝煌的一代。
02、電影長鏡頭
電影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xù)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這樣命名主要是相對短鏡頭來說的。攝影機從開機到關機拍攝的內容為一個鏡頭,一般一個鏡頭時間超過10秒的鏡頭稱為長鏡頭。通常用來表達導演的特定構想和審美情趣,例如文場戲的演員內心描寫、武打場面的真功夫。
03、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
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是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產物,它反映了進步的電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的新現(xiàn)實主義歷史,一般從1945年R.羅西里尼拍出《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卻早在戰(zhàn)爭時期便已開始,并且淵源還可追溯到19世紀末的意大利真實主義文學。新現(xiàn)實主義追求的是生活真實,要求表現(xiàn)意大利人民飽經戰(zhàn)爭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難,譴責社會中的不公。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的鼎盛時期,它們的共同特點在于滿懷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義,鞭撻社會的不公正現(xiàn)象,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主張勞動群眾的社會團結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36231。他們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現(xiàn)為人道主義思想,他們的創(chuàng)作原則是忠實地反映歷史真實和現(xiàn)實的生活真實。為了加強真實感,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時常邀請非職業(yè)演員來飾演角色,影片中人物的對白也常使用地區(qū)方言。但是他們也有弱點,那就是雖然尖銳地提出了問題,卻不能提出問題的根源,找不到解決辦法,因而不免流露出小資產階級的哀傷情調。
04、電視欄目
電視欄目是把一些或一組題材內容、性質、功能目的,或形態(tài)相近的小節(jié)目納入一個定期定時長的某時段中播出,并將這一定期、定時長播出的某時段冠以名稱,這一冠名播出時段的節(jié)目我們習慣于稱為電視欄目。電視欄目是電視臺每天播出的相對獨立的信息單元,主要是單個節(jié)目的組合,是按照一定內容編排布局的完整表現(xiàn)形式。它有固定的名稱、固定的播出時間、固定的欄目宗旨,每期播出不同的內容,來吸引人們的視線,給人們帶來信息知識、享受、歡樂和興趣。
05、蒙太奇
是法語Montage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筑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現(xiàn)在是影視創(chuàng)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xiàn)手段之一。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電影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敘述情節(jié)、刻畫人物。但當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
06、聲畫對位
借用在電影電視上,就是指鏡頭畫面與聲音對列,它們按照各自的規(guī)律彼此表達不同的內容,又在各自獨立發(fā)展的基礎上有機結合起來,造成單是畫面或單是聲音所不能完成的整體效果。聲畫對列的結構形式是聲音和畫面組合關系的一種升華飛躍。它使聲音和畫面不再互為依附,重復表現(xiàn)同一事物,而能各自發(fā)揮作用,大大擴大了電視傳播的容量,打破了畫面的時空局限。聲畫對位重印互補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
07、法國新浪潮電影
指法國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電影制作及創(chuàng)作傾向,其中不少新導演都是《電影手冊》雜志的影評人,包括重要的導演如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勞德·夏布洛爾、雅克·里維特等人,他們大都崇尚個人獨創(chuàng)性,表現(xiàn)出對電影歷史傳統(tǒng)的高度自覺,體現(xiàn)“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在主題上或技法上都與傳統(tǒng)電影大相徑庭。代表作如阿侖·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和戈達爾的《斷了氣》(1960)等。
08、畫外音
畫外音是聲音的畫外運用,是聲音作為獨立的藝術元素的突出表現(xiàn)。畫外音的主要美學特征,在于它突破了鏡頭的限制,打破了畫幅四框的界限,把電影的表現(xiàn)空間擴展到鏡頭和畫面之外。它以聲音代替形像,以無形表現(xiàn)有形,豐富了畫面內容,加強了藝術力量。它與畫面內的形像和聲音互相補充、互相襯托,造成種種蒙太奇效果。畫外音能夠造成真實的聲音環(huán)境,烘托和渲染氣氛,給場景以真實感。為強調、說明電影畫面的某種意義而出現(xiàn)的解說與旁白,也可稱為畫外音。
09、印象畫派
印象畫派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興起的一個畫派。這一名稱是由1874年該派作者舉行畫展時,批評家對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畫作出的嘲笑而來。該派反對當時學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現(xiàn)手法,采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光色變化中表現(xiàn)對象的整體感和氛圍的創(chuàng)作方法,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xiàn)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一反過去宗教神話等主題內容和墨守成規(guī)的灰褐色調,使歐洲繪畫出現(xiàn)發(fā)揮光色原理加強表現(xiàn)力的新方法,對繪畫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響。代表畫家有莫奈、畢沙羅、西斯萊、雷諾阿、文森特·梵高、塞尚、高更、修拉等。
10、學堂樂歌
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chuàng)的歌曲,它是一種選曲填詞的歌曲,起初多是歸國的留學生用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詞,后來用民間小曲或新創(chuàng)曲調填詞。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
編導的有關基本常識
高考編導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考編導?
與美術、音樂等藝術專業(yè)考試一樣,編導專業(yè)也是高考藝術專業(yè)的一種,但與其他藝考專業(yè)相比,卻有著鮮明的優(yōu)勢,更高的過關率和美好的前景。
首先,對學習者沒有苛刻要求。與編導專業(yè)同稱為影視類的播音主持和表演相比,編導專業(yè)對學習者沒有苛刻的要求。播音主持要求身高、嗓音特色以及五官的上鏡感;表演除要求身高、肢體協(xié)調感,外在形象氣質之外,還要求有表演的天份和靈氣。只有編導專業(yè),對這些不做要求,只要你有想象力,有表達的愿望,就可以了。
其次,見效快,成功率高。大家都知道,美術專業(yè)考試沒有一年以上的苦練,想高考成功跟中獎的幾率相差無幾,而音樂更要求童子功。但是編導專業(yè)卻不必如此,它著重于思維模式的訓練和影視方法的熟悉度。一個對編導一無所知的人,只要接受半個月左右的訓練,你就可以深諳編導考試的真諦,輕松應對高考了。
第三,就業(yè)前景廣闊。很多人都認為播音主持是個光鮮亮麗的專業(yè),就一股腦地擠考播音專業(yè),其實播音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所面臨的就業(yè)尷尬也是有目共睹的。現(xiàn)在電視臺實行欄目和主持人相結合,主持人就是欄目的代言人,比如《魯豫有約》的主持人陳魯豫、《楊瀾訪談錄》的楊瀾、《藝術人生》的朱軍等等,換主持人有時就意味著欄目的消亡,比如《實話實說》的停播與崔永元的離開不無關系。由此,可以想象,電視臺或者電臺哪有那么多位置接納新主持人呢?只有少部分的幸運兒有機遇能夠主持為自己打造的節(jié)目,而大多數人都面臨擇業(yè)尷尬而選擇改行或考研。而編導就不同了,電視編導、記者、出鏡記者、制片、后期編輯等行業(yè)都可以選擇,甚至,由編導而成為主持人的也大有人在。由此可見,編導的擇業(yè)面是很廣的。
第四,提升個人素養(yǎng),改變人生。電視編導就好比電影的導演,他是節(jié)目的“把關人”,或者說是靈魂人物。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以及組織和社交能力,而這些能力是能夠讓一個人受益終生的。
綜上所述,編導專業(yè)是學生參加高考的一條“康莊大道”,它有百益而無一弊。選擇編導專業(yè),也就與大學牽上了手
編導文藝常識
文化基礎知識: (1)文化的概念、特性;如何對待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 (2)流行文化的概念、特性,流行文化的分析方法。 (3)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
(4)各種文化現(xiàn)象分析
藝術創(chuàng)作的常識:
1)音樂。包括音樂藝術的性質:它是聲音的藝術,由樂音按不同的節(jié)奏有機構旋律,創(chuàng)建不同的音樂形象,表現(xiàn)人們的感情,反映社會;音樂表現(xiàn)手段: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和聲等;音樂曲式:一部曲、二部曲、三部曲、變奏曲、變奏曲、回旋曲等;聲樂作品體裁:美聲、民族和通俗唱法,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舞性歌曲、組歌和大合唱等;器樂作品體裁:輕音樂的特點、民族管弦樂隊的組成及表現(xiàn)特點、交響樂隊的組成及表現(xiàn)特點等;著名歌曲和樂曲、著名音樂家。
(2)舞蹈。包括舞蹈藝術的特性:它是用人體及其動作表述的藝術,其人體及其動作區(qū)別于雕塑、繪畫、電影電視;舞蹈的三大要素;動作的節(jié)奏、造型和表情性;舞蹈的樣式:民間舞蹈、古典舞蹈、舞會舞蹈和舞劇;著名舞蹈家、著名舞蹈作品。
(3)繪畫。包括繪畫藝術的性質:它是利用線條、色彩和塊面等,以具體化、個性化的圖像來展示豐富多彩的生活的藝術,它是一種視覺的藝術;繪畫的表現(xiàn)方法:透視、色彩、光影、比例等;繪畫的類型:中國畫、油畫、壁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漫畫、年畫、宣傳畫、連環(huán)畫等;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qū)別;中外名畫家和名畫。
(4)雕塑。包括雕塑藝術的特性:它是以物質實體性的形體,塑造可視可觸的立體造型,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和理想的藝術,是空間造型的藝術;雕和塑的區(qū)別:使用堅硬的材料直接加工謂之雕刻,用軟且易成的材料操作加工謂之塑;雕塑和種類:雕有石雕、木雕、牙雕、浮雕,塑有泥塑、石膏塑、面塑等等;中外雕塑名作。
(5)戲劇。包括戲劇藝術的特性:它是通過象征性、虛擬性、假定性的動作表演來展示生活的藝術,它是一種舞臺藝術;戲劇的類型:中國戲曲、話劇、啞劇、滑稽戲、木偶戲等,按風格樣式分為正劇、悲劇、喜劇等;戲劇表演三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布萊希特休系、梅蘭芳體系;中國戲曲的主要劇種;國劇京劇的形式(清道光年間,四大徽班進京)、角色行當(生、旦、凈、末、丑)、表現(xiàn)方法(唱念做打)、(化妝造型(臉譜);中外著名戲劇作品、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6)攝影。包括攝影藝術的特性:它是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反映社會生活內容,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對真善假惡丑的認識和主張的藝術,它是一種大眾化的造型藝術;攝影的類型:人像攝影、風光攝影、靜物攝影等;攝影的表現(xiàn)手段:畫面構圖、光線和色調;中外著名攝影名作、著名攝影藝術家。
(7)電影。包括電影藝術的特性:它是時空綜合、視聽綜合的藝術,是最具大眾化的藝術;電影的基本構成元素:影像、聲音、色彩;蒙太奇和長鏡頭;電影的制作流程: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電影片種與樣式:故事片、記錄片(含戲曲片)、科教片、美術片、故事片有驚險片、喜劇片、少兒片、歷史傳紀片、科幻片等;舉例說明中外名片。
(8)電視。包括電視的傳媒特性:電子傳輸、廣闊的兼容度、巨量的信息載體、迅疾的傳輸效應;電視藝術的接受特性;龐大的觀眾層面、隨意的鑒賞條件、獨特的受眾心理、自由的視聽體驗等;電視藝術的構成要素:畫面、音響、音樂、解說、字幕等。
(9)廣播。包括廣播的傳媒特性:同于電視的傳媒特性;廣播藝術的特性:它是以現(xiàn)代電子技術作為傳輸的媒介,以聲音作為主要造型手段作用于人們聽覺的藝術;廣播的優(yōu)勢:聽覺上有獨特優(yōu)勢、欣賞音樂的最佳媒介之一,非專注性接收、機動性比較高等;廣播藝術的構成要素:音響、音樂、解說、人物語言等。
北電編導藝考考什么?
北電編導藝考主要分初試、復試和面試三個階段。北電與編導相關的專業(yè)有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創(chuàng)意與策劃方向)、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劇作方向)、導演(剪輯方向)、導演(電影(電視)廣告導演方向)、公共事業(yè)管理(電影(電視)管理方向)和公共事業(yè)管理(院線經營管理方向)。
1、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創(chuàng)意與策劃方向)考試內容: 初試筆試:電影藝術基礎知識與綜合素質(考生自備2B鉛筆和橡皮);復試筆試:影片分析與寫作;三試面試:考察考生對藝術和生活的感受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劇作方向)考試內容: 初試筆試:電影藝術基礎知識與綜合素質(考生自備2B鉛筆和橡皮);復試筆試:命題寫作;三試面試:考察考生對藝術和生活的感受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導演(剪輯方向)考試內容:初試筆試:文藝和社會常識(考生自備2B鉛筆和橡皮);復試面試:(1)自由陳述(2)集體情境小品(3)口試;三試筆試:(1)命題構思(2)影視作品分析;四試面試:創(chuàng)作和問題討論。
4、導演(電影(電視)廣告導演方向)考試內容:初試筆試:綜合文藝理論常識、社會常識及影視廣告作品分析;復試筆試:故事創(chuàng)作;三試面試:綜合素質考察、綜合知識考察。
5、公共事業(yè)管理(電影(電視)管理方向)考試內容:初試筆試:文藝綜合常識;復試面試:考察知識面,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
6、公共事業(yè)管理(院線經營管理方向)考試內容:初試筆試:文藝綜合常識;復試面試:考察知識面,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
以上是對北電編導藝考內容的介紹,更多詳情可以咨詢鳳凰藝考。
廣播電視編導試題及答案
我整理的北電編導考試真題及參考答案,以做參考吧一、填空題(每空一分,共計35分。請將答案寫在試卷上。)
1、《長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牡丹亭》的作者是湯顯祖;《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離騷》的作者是屈原。
2、悲劇作品《哈姆雷特》是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古希臘早期喜劇的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素有“喜劇之父”之稱;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作家;海明威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作家;《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
3、藝術的七大門類分別為: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攝影、書法。
4、美術作品《拾穗者》是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米勒的作品;《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古代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我國西安附近出土的秦始皇及兵馬俑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話劇《茶館》的作者是著名戲劇家老舍;雕塑作品《地獄之門》的作者是羅丹。
5.電影誕生于1895 年的法國巴黎盧米埃爾兄弟;有聲電影的出現(xiàn)是1927年;彩色電影的誕生是1935年。
6、我國國歌又名《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由聶耳作曲。
7、藝術的三大作用是再現(xiàn)生活、說明生活、對生活下判斷。
8、中國電影《紅色娘子軍》的導演是謝晉;電影《英雄》的導演是張藝謀;日本電影《羅生門》的導演是黑澤明。
二、選擇題
1、新中國的第一部是(C )
A、《中華兒女》 B、《鋼鐵戰(zhàn)士》 C、《橋》 D、《八女投江》
2、中國古代作品《道德經》的作者是(A )
A 、老子 B、莊子 C、孔子 D、墨子
3、《詩學》的作者是(A )
A、亞里士多德 B、柴可夫斯基 C、萊辛 D、莎士比亞
4、《義勇軍進行曲》曾出自于我國三十年代的影片(C )
A、《大路》 B、《漁光曲》 C、《風云女兒》 D、《桃花劫》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做高權利機關是(B )
A、中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
6、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轉折點是(D )
A、諾曼底戰(zhàn)役 B、敦刻爾克戰(zhàn)役 C、珍珠港事變 D、斯大林格勒
7、世界電影史中,50年代末的電影“新浪潮”運動緣起在(B )
A、意大利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8、《史記》的作者是(A )
A、司馬遷 B、司馬光 C、老子 D、孔子
9《生活與美學》的作者是(C )
A、馬贊 B、塞尚 C、車爾尼雪斯基 D、愛因漢姆
10、影片《林家鋪子》的導演是著名電影導演(A )
A、水華 B、湯曉丹 C、崔嵬 D、鄭君里
三、名詞解釋
藝術技巧:是作家、藝術家提煉素材,提示題材意義,安排作品結構,運用語言、線條、色彩、體積、音響等材料塑造形象、運行藝術傳達的手段和能力,是藝術作品內容得以有效表現(xiàn)、作品藝術性得以產生的重要因素。
電影時空的特殊性:電影是一種時間藝術,又是一種空間藝術。電影作為時空藝術區(qū)別于單純的時間藝術,也區(qū)別于單純的空間藝術,而且還區(qū)別于其他時空綜合藝術,其關鍵在于它的特殊時空綜合性,即它是一維時間二維空間的特殊三維藝術。
細節(jié):文藝作品中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組成單位。
漫畫:以簡練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的本質、特征的繪畫,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習慣用比喻、夸張、象征等手法和形式,有較強的諷刺、歌頌、抒情、娛樂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達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諷刺與幽默見長。
古典音樂:泛指過去時具有典范意義或有代表性的音樂(不包括民間音樂)。
四、簡答題
1.簡述藝術與生活的關系
答: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藝術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的體驗、感悟、提煉、加工,并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xiàn)它。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動。
(1)生活中充滿著藝術。在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我們能從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藝術無處不在。
(2)生活不全是藝術。現(xiàn)實生活不全是藝術。藝術的形成是需要選擇、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純粹地照搬自然。
(3)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中到處都體現(xiàn)著生活、體現(xiàn)著自然。藝術來源生活,生活來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是變化無窮的,因此,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
(4)藝術高于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藝術是生活的提煉、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
2.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創(chuàng)作,你認為目前存在什么樣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
答:主要問題:
(1)選材上存在刻板、符號化、模式化、個人傾向嚴重,與觀眾欣賞角度脫離等諸多問題。(存在著不能全面、準確地理解"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問題,把主旋律理解得很狹隘,將主旋律題材化,認為只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英模題材、國家重點工程題材才是主旋律,還有把主旋律與多樣化對立起來,把主旋律與作品的群眾性、普及性割裂開來,認為主旋律作品不需要市場檢驗,導致一些作品根本沒有可看性。)
(2)發(fā)行渠道的閉塞導致無法完成產業(yè)化經營,既無足夠的回報,則難有更多資本投入以支持創(chuàng)作。
(3)缺乏精品意識,創(chuàng)作方向缺少競爭力。難有突破,少有創(chuàng)新。
(4)評獎機制欠佳,既無由國際影響力的獎項,又無有觀眾基礎的、符合觀眾心理的權威。
3.電影劇作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的關系?
答:(1)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由于人物的行動而產生的。情節(jié)就是描寫人對于事所采取的行動;在事件中由于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不同或某一部分相同,于是在行動中間,有的人互相聯(lián)系起來了。有的人卻互相矛盾沖突起來,這就使事件不斷演化(也就是情節(jié)不斷發(fā)展)。由此可以看出,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由于人的行動而來的,人的行動又是根據它的性格而產生的,所以,情節(jié)的發(fā)展就服從于人物的性格來發(fā)展,它不可能是脫離了人物性格,憑空而來的。
(2)人物的形象,通過情節(jié)來刻畫出來的。因為,要看出一個人究竟是怎樣的人,他究竟有著什么樣的性格(思想、感情……)就只有從他在對事對人上,究竟抱著什么樣的態(tài)度,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才能看得出來。描寫這些人物在對事對人上的態(tài)度和行動,就正是情節(jié)的任務。情節(jié)如果不負起這個任務,就不會有突出鮮明的人物形象,這是顯而易見的。
由此看來,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描寫,實際上是同一東西,它們之間是相因為用,相輔相成的,誰也離不開誰。情節(jié)如果不根據人物性格而憑空去發(fā)展,它就一定不會是“合情合理”的;情節(jié)的發(fā)展不合情理(因為它脫離了人物性格憑空去發(fā)展),也就不會有突出的、深刻的形象。
4.現(xiàn)實主義的文藝作品有哪三個特點?
(1)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jié)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體面貌和邏輯;
(2)注意典型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jié)的真實表現(xiàn)生活的本質、規(guī)律;
(3)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思想傾向較為隱蔽。
5.你對中國電視劇的現(xiàn)狀有什么樣的看法和想法?
答:(1)中國電視劇消費量巨大,發(fā)展空間廣闊,制作力量規(guī)模龐大。有著覆蓋面積龐大的放映播放網絡支持。同樣,也存在市場局面混亂,缺乏規(guī)范;制作隊伍素質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名品精品少,缺乏宣傳且沒有足夠獲取回報;發(fā)行網絡、制作設施設備存在浪費。
(2)市場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規(guī)、監(jiān)督管理隊伍和辦法;缺乏行之有效的準入機制和人才等級評定制度;缺乏產業(yè)式的制作發(fā)行意識和專業(yè)知識、精品意識;投資方、制作團隊短視行為普遍;重復投資等歷史遺留問題嚴重。
(3)充分利用中國電視劇市場巨大的消費空間;規(guī)范電視劇市場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政策法規(guī);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選用機制,提高電視劇的制作質量,多出精品名品;完善宣傳和發(fā)行渠道,使其能獲取較好的回報,從而帶動區(qū)域發(fā)展;充分利用資源,杜絕重復性投資,消除投資方、制作團隊的短視行為,節(jié)省資源;多參與競爭,在競爭中求發(fā)展。
簡述題中主觀題部分無標準答案,鼓勵考生各抒己見,勇于創(chuàng)新。本帖提供答案僅供參考。
解決方法:
(1)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解放思想。
(2)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理順產業(yè)發(fā)展機制。(要切實完成從事業(yè)到產業(yè)的轉變,遵循電影產業(yè)規(guī)律,認真研究市場需求,大力進行市場營銷,努力擴大市場份額,規(guī)范電影市場秩序,學習借鑒民營機構在宣傳發(fā)行上的成功經驗,使優(yōu)秀國產影片贏得市場,占領市場。)
(3)需要進一步樹立精品意識,大膽創(chuàng)新。(要突破固有創(chuàng)作模式,精心錘煉情節(jié)、人物,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爭把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結合起來。)
(4)需要進一步完善電影評獎,建立激勵機制。(要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各項電影評獎制度,改進評獎方式,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喜歡不喜歡作為檢驗作品的標準,更好地讓人民群眾來參與評判。)
(以上為中國主旋律電影創(chuàng)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決方法應相對應提出,盡量由個人創(chuàng)新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