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
推薦文章
今年的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寒冷的人瑟瑟發(fā)抖,仿佛整個地球都在一個冰冷的水箱里,冬天真冷啊。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1
悲青坂
[唐] 杜甫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
黃頭奚兒日向西,數(shù)騎彎弓敢馳突。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是骨。
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作品賞析
【鶴注】此《唐紀(jì)》所謂癸卯又以南軍戰(zhàn),敗績。南軍,楊希文所將,乃十月二十三日也。史云:琯敗陳陶,殘卒數(shù)千不能軍。帝使衷夷散,復(fù)圖進(jìn)取。青坂,東門駐軍之地也?!惧X箋】陳濤斜,在咸陽。房琯師次便橋。便橋,在咸陽縣西南十里。青板去陳陶、便橋當(dāng)不遠(yuǎn)。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①。黃頭奚兒日向西②,數(shù)騎彎弓敢馳突③。山雪河冰晚蕭瑟④。青是烽煙白是骨。焉得附書與我軍⑤,忍待明年莫倉卒⑥。
(青坂,傷中官之促戰(zhàn)也。大敗之余,正宜練兵休息,自中使促師,隔朝再戰(zhàn),而白骨委于荒郊,則喪師辱國之罪,有分其責(zé)者矣。公深識兵機,而欲堅待明年,其后香積寺之捷,果在至德二載。曰數(shù)騎馳突,見彼壯而我怯也。)
①《莊子》:“天寒既至。”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薄惧X箋】太白山,在武功縣去長安二百里?,g先分三軍,劉哲將中軍,自武功入,故曰飲馬太白窟。②《唐書》:室韋,東方之北邊黃頭奚部也,奚亦東夷種。東北契丹,西突厥,南白狼河,北霫?!栋驳撋绞论E》:祿山反,發(fā)同羅、奚、契丹、室韋、曳落河之眾,號父子軍。③《漢書》: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馳突,見本卷前。④庾信詩:“蕭瑟風(fēng)聲慘?!雹蓐惲諘骸拔臆娺^之,若駭鯨之觸細(xì)網(wǎng)?!睍r公陷賊中,故欲附書我軍。⑥忍待,堅忍以待也。陳琳書:“中材處之,殆難倉卒?!蓖蹩!蹲岳頃罚骸氨硕ㄒ?,不可倉卒。”朱鶴齡曰:考史:琯欲持重有所伺,中人邢延恩等促戰(zhàn),倉皇遂及于敗。詩云“忍待明年莫倉卒”,即琯持重意也。噫!陳陶之?dāng)?,與潼關(guān)之?dāng)?,其失皆以中人促?zhàn),不當(dāng)專為琯罪也,故子美深悲之。
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2
稚子弄冰
[宋] 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dāng)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作品賞析
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心態(tài)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色澤上,“金”盤“彩”絲串“銀”冰;形態(tài)上,是用“金盤”脫出的‘‘銀錚”,圓形;聲音上,有 “玉罄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zhuǎn) 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yán)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孩童與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諸多的相通之處,唯其如此,孩童的“脫冰作戲”的場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這種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為審美基點,楊萬里通過“以稚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為詩趣,一方面從稚子的心理出發(fā),描寫“脫冰”的動作細(xì)節(jié);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賞其行為細(xì)節(jié),這樣孩童的稚氣與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為形之于筆端的盎然詩意。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兒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繪得如此真切酣暢。
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3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
[魏晉] 陶淵明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凄凄歲暮風(fēng),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shè)。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
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作品賞析
[說明]
癸卯歲是晉安帝元興二年(403),陶淵明三十九歲。敬遠(yuǎn)是淵明的堂弟,
他們自幼關(guān)系親密,成人后亦志趣相投,感情融洽。這一年敬遠(yuǎn)二十三歲,
同淵明住在一起,并一道讀書躬耕。然而一年的收獲不足自給,使他們過著
貧困饑寒的生活。這首詩就是在年終臘月之時,淵明寫給敬遠(yuǎn),以寄托深刻
的慨嘆之情。
寢跡衡門下,逸與世相絕(1)。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2)。
凄凄歲暮風(fēng),翳翳經(jīng)日雪(3)。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4)。
勁氣侵襟袖,革瓢謝屢設(shè)(5)。
蕭索空字中,了無一可悅(6)。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7)。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8)。
平津茍不由,棲遲詛為拙(9)?
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10)!
【注釋】
(1)寢跡:埋沒行蹤,指隱居。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居室。逸:遠(yuǎn)。世:指世俗。官場。
絕:斷絕往來。
(2)顧盼:猶言看顧、眷顧。莫:無,沒有。荊扉:用荊條編成的柴門。
(3)翳翳(yì縊):陰暗的樣子?!敖?jīng)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4)傾耳:側(cè)耳細(xì)聽的樣子。無希聲:沒有一點聲音?!独献?:“聽之不聞名曰希?!焙由瞎?/p>
注:“無聲曰希?!?/p>
(5)勁氣:猛烈的寒氣。簞(doān 丹)瓢:即簞食瓢飲。簡:竹編的盛飯容器。瓢:剖開葫蘆做
成的舀水器。《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匾?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被?,指孔子學(xué)生顏回。謝:辭絕。屢:經(jīng)常。設(shè):陳設(shè)。簞瓢謝屢設(shè):意思是說,像顏
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日子也很難得,我(們)簞瓢???,無食可陳于面前。
(6)蕭索:蕭條,冷落。空字:空蕩蕩的房屋。形容一無所有。了無:一點也沒有。可悅:可以
使人高興的事情。
(7)遺烈:指古代正直、剛毅、有高尚節(jié)操的賢士。
(8)謬:誤,謙辭。固窮節(jié):固守窮困的氣節(jié)。《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
斯濫矣?!?/p>
(9) 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義為渡口,這里指道路。茍:如果。由:沿看,遵循。
棲遲:游息,指隱居。《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痹n(jǜ巨):豈。(10)契:
契合,指志同道合。別:識別。
〔譯文〕
隱居茅舍掩蹤跡,
遠(yuǎn)與世俗相隔絕。
無人知曉來眷顧,
白日柴門常關(guān)閉。
歲暮寒風(fēng)正凄冷,
陰沉整日天降雪。
側(cè)耳細(xì)聽無聲響,
放眼戶外已皓潔。
寒氣猛烈侵襟袖,
無食簞瓢常空設(shè)。
蕭條冷落空室內(nèi),
竟無一事可歡悅。
千年古書皆歷覽,
常常讀見古義烈。
高尚操行不敢攀,
僅能守窮為氣節(jié)。
平坦仕途若不走,
隱居躬耕豈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
志趣相合準(zhǔn)識別!
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4
洛橋晚望
[唐] 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jié),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作品賞析
【注釋】:
前人有云孟詩開端最奇,而此詩卻是奇在結(jié)尾。它通過前后映襯,積攢力量,造成氣勢,最后以警語結(jié)束全篇,具有畫龍點睛之妙。
題名《洛橋晚望》,突出了一個“望”字。四句詩,都寫所見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與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時節(jié)的蕭瑟氣氛:橋下冰初結(jié),路上行人絕,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就在這時,詩人大筆一轉(zhuǎn):“月明直見嵩山雪”,筆力遒勁,氣象壯闊,將視線一下延伸到遙遠(yuǎn)的嵩山,給沉寂的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在人們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這時,人們才恍然驚悟,詩人寫冰初結(jié),乃是為積雪作張本;寫人行絕,乃是為氣氛作鋪陳;寫榆柳蕭疏,乃是為遠(yuǎn)望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從初結(jié)之“冰”,到絕人之“陌”,再到蕭疏之“榆柳”、閑靜之“樓閣”,場景不斷變換,而每一變換之場景,都與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這樣由近到遠(yuǎn),視線逐步開闊,他忽然發(fā)現(xiàn)在明靜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感受到極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僅增添了整個畫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見”,硬語盤空,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這首詩寫出了“明月照積雪”的壯麗景象。天空與山巒,月華與雪光,交相輝映,舉首燦然奪目,遠(yuǎn)視浮光閃爍,上下通明,一片銀白,真是美極了。詩人從蕭疏的洛城冬景中,開拓出一個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潔之物,展現(xiàn)出一個清新淡遠(yuǎn)的境界,寄寓著詩人高遠(yuǎn)的襟懷。
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5
臘日
[唐]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作品賞析
此至德二年十二月,還長安時作?!缎W(xué)紺珠》:五行始于祖,終于臘,唐土德,戊祖辰臘。趙大綱《測旨》:唐以大寒后辰日為臘。
臘日常年暖尚遙①,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②,漏泄春光有柳條③。縱酒欲謀良夜醉④,歸家初散紫宸朝⑤??谥嫠庪S恩澤⑥,翠管銀罌下九宵⑦。
(此詩臘日喜沾恩賜而作也。上四言景,下四記事?!緩埥炞ⅰ看蠛螅赜嘘柎?大亂之后,必有至治。臘日而暖,此寒極而春,亂極將治之象,公故喜而賦焉。朱瀚曰:雪色承凍,春光承暖,侵凌承全消,漏泄承尚遙?!绢欁ⅰ颗D祭自應(yīng)會飲,況當(dāng)恩澤下頒之日,下四用倒插,乃歸重感恩意。若先將口脂、翠管作聯(lián),散朝、縱酒作結(jié),便覺板實少致。)
①朱瀚曰:庾子山詩:“常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鄙蛐菸脑姡骸吧焦飧∷?,春色犯寒來?!鼻鞍氡敬?。②《史記》:炎帝欲侵陵諸侯。《詩》:“焉得萱草。”③《魏武紀(jì)》:“檄必恐漏泄。”梁元帝詩:“徒望春光新?!雹堋蛾悤罚禾灯角赝鯕w彥,縱酒為樂,經(jīng)宿不知。⑤《長安志》:宣政殿北曰紫宸門,內(nèi)有紫宸殿,即內(nèi)衙之正殿。⑥朱瀚曰:口脂面藥,以御寒凍?!毒褒埼酿^記》:帝于苑中,召近臣賜臘,晚自北門入于內(nèi)殿,賜食,加口脂臘脂。《西陽雜俎》:臘日賜口脂臘脂,盛以碧鏤牙筒?!短接[》:《盧公家范》,臘日上澡豆及頭膏面脂口脂?!肚皾h·郊祀志》:亦施恩澤。⑦【張注】翠管銀罌,指所盛之器。惠遠(yuǎn)侍:“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翻。”
描寫贊美冬天的詩句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