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晨檢制度范文條例
推薦文章
幼兒園晨檢的目的是防止傳染病患兒進入幼兒園及幼兒把不安全的物品帶入園。本文是小編整理的是幼兒園晨檢制度范文條例,僅供參考。
幼兒園晨檢制度
為防止傳染病兒童進入幼兒園,防止兒童將不安全物品帶入幼兒園,幼兒園應堅持每天晨檢,晨檢要求:摸、看、問、查:
第二步,發(fā)現并隔離水痘、腮腺炎患兒,關鍵是看患兒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面部是否疲憊或不適,皮膚是否有皮疹或腫塊。
三個問題:問孩子在家的健康狀況,如果他們在花園里觀察不舒服,如果發(fā)現問題,可以仔細詢問他們是否有癲癇、咳嗽、嘔吐、腹瀉等癥狀,以及睡眠、飲食、排便和在家排便。
四檢查:對疑似患病兒童進行體格檢查,協助診斷。檢查公園內是否有容易造成傷害的物品和器械進入公園,最好不要讓孩子自帶食物進入公園。
早考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親自檢查,并對有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藥物的兒童進行登記和管理。注意幼兒的問題,及時請保健老師復查,并認真對待晨檢。
風車幼兒園幼兒健康檢查制度一、幼兒健康檢查:
1. 進入幼兒園前,必須到當地的婦幼保健機構或者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進行全身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幼兒園。體格檢查所填寫的項目必須完整、正確,并在一個月內有效。
2. 兒童進入幼兒園時,應向幼兒園提交健康檢查表和預防接種證書。
3.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兒童必須接受醫(yī)學觀察。當觀察期結束且無癥狀時,可再次檢查。正常的孩子可以進入幼兒園。
4. 兒童轉學入園時,應使用入園時的健康檢查表正本,以證明無傳染病接觸史。離開幼兒園3個月以上的兒童在進入幼兒園前需要重新體檢。
5. 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腭裂、癲癇、中度及以上智力遲鈍(無法適應集體生活和接受教育)等疾病的兒童,在矯正前不得入園。
6. 如在園區(qū)內體檢時發(fā)現疾病,應及時進行治療。如果發(fā)現營養(yǎng)不良或貧血,可在進入公園后進行治療。發(fā)現傳染病的,應當隔離處理??祻秃?,憑醫(yī)療單位證明進入園區(qū)。
2. 定期為兒童進行身體檢查
1. 幼兒入園后應定期體檢,每年一次,每次按常規(guī)進行綜合體檢。
兒童身高、體重每半年測量一次,視力每學期檢查一次,血紅蛋白每年檢查一次。
3.定期體檢后,對兒童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評價,并進行疾病統(tǒng)計,如有疾病或缺陷,應及時糾正。
3.兒童全天觀察:
1. 衛(wèi)生保健教師每天早晚巡視各班,向班內教師和護士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疑問或異常及時處理。
2. 班級衛(wèi)生教育人員應全天觀察幼兒的精神、飲食、睡眠、排便等情況,加強對病弱兒童的生活照顧,如有異常應立即聯系衛(wèi)生保健老師,并做好全天觀察記錄。
風車幼兒園家長聯系系統(tǒng)
與家長建立定期聯系,增加家長對園區(qū)的信任,爭取家庭作業(yè)的配合和支持。
1. 新入學兒童必須詢問父母是否有傳染病、過敏、癲癇病史和身體發(fā)育狀況,并完成入學兒童的登記和綜合體檢。
2. 每月向家長宣傳保健知識、育兒知識和保健信息。
幼兒園晨檢制度
晨檢要求:每天幼兒入園,須在園門口接受保健醫(yī)生和值班老師的晨間檢查。
晨檢內容:
一摸:幼兒有無發(fā)熱現象,可疑者測量體溫。
二看:一般情況下,觀察幼兒精神狀態(tài)、面色等,傳染病的早期表現,咽部、皮膚有無皮疹等。
三問:個別幼兒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幼兒園晨檢制度。
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發(fā)現問題迅速處理。
晨檢記錄:
晨檢后,保健醫(yī)需將健康觀察中發(fā)現的異常情況登記下來,并與當班教師一起關注當日幼兒情況,如有異常情況,保健醫(yī)進行臨床診斷決定入園或去醫(yī)院診治。
告知家長并請家長配合我們做好以下工作:
1、來園時必須帶孩子參加晨檢。
2、疑有疾病或傳染病跡象,應主動與保健醫(yī)生聯系,我們將視病情進行全日觀察、追蹤、隔離。
3、不要讓孩子帶危險物品。
4、每天帶手帕或餐巾紙,勤剪指甲、勤理發(f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幼兒園晨檢制度
一、晨檢目的
1、及時了解幼兒身體狀況,并隨時觀察、跟進。
2、加強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理解與配合。
3、加強班級保教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4、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斷提高幼兒保育保健質量。
二、程序及要求
(一)天天接送幼兒的晨檢程序
1、在園門口晨檢后,到班級教師再檢查。
2、教師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教師必須及時把晨檢時有問題的孩子的情況記錄在晨檢記錄上并向園長匯報。
3、發(fā)現身體不適,尤其是發(fā)燒、手足和空腔部位有皰疹的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不得瞞報。
4、教師必須及時把晨檢時有問題的孩子的情況記錄在晨檢記錄上并向園長匯報。
(三)跟進措施及要求
1、每位保教人員上班第一件事,對幼兒進行晨檢并做好詳實記錄。
2、分管園長每天檢查一次,的記錄情況。
隔離和檢疫:
1、一旦園內發(fā)生傳染病時要立即隔離病人并送往醫(yī)院隔離治療。護送人員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同時通知家長并上報給園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
2、在患兒尚未離開園所之前,應隨時對其所在班級和污染物進行消毒,即隨時消毒,以迅速殺滅從機體排出的病原體。自己在園內采用流動紫外線消毒或0、2%的過氧乙酸溶液噴霧消毒一小時,消毒后進行通風換氣。
3、對密切接觸者(即患兒所在班級的幼兒)進行防疫,并與其它班級隔離。檢疫期間對患兒所在班級應加強晨、午、晚檢,早期發(fā)現病兒及時隔離。觀察期間不能接收和轉出兒童。
4、為防止傳染病蔓延,應暫時停止接收和轉出兒童。直至最后一批患兒傳染期滿,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并符合解除隔離的標準,待進行終末消毒后才能解除隔離。
5、待患兒離園后,對被污染的處所以及一切物品進行最后一次徹底的消毒。
6、隔離患兒直至各種傳染病的癥狀完全消失,待痊愈后持所在地段保健科證明方可返園。
7、保護易感人群,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兒童活動室、臥室勤通風換氣,勤曬被褥。對易感可用板藍根沖劑連服3-5天。
8、加強晨檢工作,時刻注意兒童的各種身體異常變化,一旦發(fā)現病兒立即隔離,以減少傳染機會。
9、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兒童及教師的自我保健意識。
10、幼兒和職工定期進行體檢。
幼兒園晨檢制度
1. “晨檢”是幼兒園要進行晨間檢查的簡稱,是指每天幼兒入園,須在園門口接受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教師的觀察和咨詢,此環(huán)節(jié)即稱晨檢。
2. 幼兒園是兒童集體保教機構。其根本任務是保障和促進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健康。幼兒園實行來園晨檢檢查制度,就是要通過“一摸”、“二看”、“三問”、 “四查”的工作程序,及時了解幼兒當天來園的身體健康情況及精神狀態(tài),便于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對身體欠佳的幼兒加強關心和照顧。
3. 幼兒每天早晨入園時第一件事就是要接受衛(wèi)生保健教師的觀察和咨詢,既要張開嘴讓衛(wèi)生教師看看咽喉、腮部是否有異常,又要伸出手臂讓衛(wèi)生教師觀察手指甲及皮膚有否異常,一切情況正常則領取一張小牌子,這張小牌子則稱“晨檢牌”。
4. “晨檢牌”共分三種顏色:紅色、黃色、綠色。分別代表不同的含意。紅牌:表示晨檢健康者,今天來園無特殊要求。黃牌:表示身體不適,要注意觀察或是帶藥來的幼兒,家長委托幼兒園要給孩子服藥的。 綠牌:表示個人衛(wèi)生欠缺的兒童。
5. 幼兒領好晨檢牌,即到自己的教室里,將晨檢牌插在“幼兒健康保健欄”里,這樣就使班級的教師和保育員能及時了解當天來園幼兒的身體情況,以便對當日身體欠佳和有特殊需要照顧的幼兒,加強全日觀察和關懷照顧工作。
6. 晨檢流程:
晨檢前的準備
(1)保健教師要換好干凈的工作服,保持儀表整潔,不留長指甲,不帶戒指。
(2)晨檢老師首先要用消毒水和清水將晨檢臺擦干凈;
(3)放好晨檢用品(壓舌板、手電筒、晨檢牌子筐、消毒棉球或消毒毛巾、測量體溫用具等);
(4)備好各班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記錄簿、幼兒家長委托吃藥記錄簿; ? 晨間檢查
要求幼兒進園先用肥皂、流動水洗手,然后接受衛(wèi)生老師晨檢。
一摸:即摸幼兒的額頭、手心,了解有無發(fā)熱現象,可疑者要測量體溫。 二看: 即一看幼兒面色和精神狀態(tài);二看幼兒咽喉、腮部有無異常。
三問:即向家長或幼兒了解當日身體健康情況,詢問近日有無外來人員接觸史等。若帶藥來園的幼兒,要問清楚是什么地方配的藥,及時做好“三核對”工作:即核對姓名、藥名藥劑、用藥時間和方法。并請家長做好委托吃藥的簽名記錄。
四查:根據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檢查相應發(fā)病部位,查找傳染病的早期表現及皮膚有無皮疹等癥狀;檢查幼兒手帕、指甲是否干凈;檢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等。檢查幼兒痊愈后可返園的有關資料。
晨檢中發(fā)現問題的處理
(1)幼兒發(fā)熱:首先了解幼兒發(fā)熱的原因,有無到醫(yī)院就診及有無醫(yī)院的證明。一般情況下幼兒發(fā)熱要說服家長帶幼兒到醫(yī)院就診或帶回家中好好休息。
(2)發(fā)現傳染病:發(fā)現疑似傳染病的孩子,應立即隔離觀察,并請家長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待疾病痊愈且隔離期滿后方可返園。
(3)幼兒攜帶危險的物品或幼兒不宜的食品:危險的物品包括:小珠子、玻璃片、帶尖的玩具等;幼兒不宜的食品:瓜子、口香糖、果凍等。發(fā)現上述物品和食品應交由家長帶回,或者暫時叫老師保管,離園時由家長帶回。
(4)保健教師晨檢時若發(fā)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并將處理和需要觀察的情況及時記錄在各班“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的記錄簿上,晨檢結束后要交到各班教師手里,并提醒班級教師和保育員共同加強觀察和照顧有特殊需要關心的幼兒身體情況。 由保健教師收下家長帶來的藥,做好“三核對”后按時給幼兒用藥。
晨檢結束后
(1)幼兒進班,教師和保育員要熱情接待幼兒,配班教師要及時了解幼兒的晨檢情況,并請幼兒將晨檢牌子插入“幼兒健康保健欄”。
(2)晨檢后保健教師要認真巡視各班級,在統(tǒng)計了解各班出席情況的基礎上,提醒班級教師對身體欠佳的幼兒加強關心和照顧。
(3)將“晨間檢查和全日觀察簿”安放在各班的保健角,要求帶班教師來園活動結束后,必須要關注一下幼兒健康欄,準確了解當天幼兒的出席情況和身體狀況,并將觀察的情況及時記錄到“晨間檢查和全日觀察簿”上。(記錄要求1、寫晨檢后需要吃藥幼兒的觀察情況;2、寫一日活動中突發(fā)健康問題;3、寫本班今日有無特殊情況;)
(4)保健教師下班前要將各班的“晨間檢查和全日觀察簿”收回保健室,及時了解各班對體弱兒的關心照顧工作,根據需要次日再將體弱兒在園的身體情況反饋給家長,讓家長放心工作;并認真完成“普陀區(qū)幼兒園保健教師工作日志”的填寫工作。
7.幼兒園晨檢希望家長的配合工作:
(1)來園時必須帶孩子參加晨檢。
(2)幼兒若疑有疾病或傳染病跡象,應主動與保健教師聯系,幼兒園會視病情進行全日觀察、追蹤、隔離。
(3)不要讓孩子帶危險物品到幼兒園。
(4)傳染病高發(fā)季節(jié)提醒幼兒來園晨檢時把小手洗干凈后再進班級參加活動。
(5)每天帶好手帕或餐巾紙,勤剪指甲、勤理發(f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8.教工晨檢工作要求:
(1)為了確保幼兒避免感染,教工每日來園后要如實填寫教工晨檢記錄并簽名。若有疑似傳染病癥狀的必須告知保健老師和園長,不得隱瞞(以便園長和保健教師酌情處理)。
(2)若教職工的家屬發(fā)生傳染病,也必須要告知保健老師和園長,不得隱瞞。(以便園長和保健教師酌情處理)。
20--.2修訂
幼兒園晨檢制度
1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教育廳下發(fā)(下稱),為做好預防控制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在學校發(fā)生和蔓延,我區(qū)將在春季開學的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小學和幼兒園中恢復晨檢制度。
要求,各個學校要每日對在校學生和教職工進行晨檢,仔細詢問是否有發(fā)熱、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癥狀,并于當天及時上報學生晨午檢信息,嚴防疫情擴散蔓延。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要求校醫(y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工作,做到傳染病疫情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處置。同時加強與衛(wèi)生部門溝通,了解本地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發(fā)病情況,一旦發(fā)現流感樣癥狀的學生或教職工,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
此外,強調,學校應專門安排時間,在近期和春季開學對學生進行一次有關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要教育學生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性場所。學校還要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的空氣流通,指定人員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要定期打掃衛(wèi)生,保持環(huán)境整潔。對于個人衛(wèi)生,學校要指導和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提高學生的衛(wèi)生防范意識;加強體育鍛煉,確保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鍛煉時間,增強自身體質。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盡快對本行政區(qū)域內學校、托幼機構的流感和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準備工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因防控措施落實不力、造成學校流感和呼吸道傳染病暴發(fā)流行的相關責任人要進行相應的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