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考文學常識,高中語文必考文學常識知識點
推薦文章
高考必考語文文學常識啊
高考必備文化常識100條
1.我國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漢許慎撰)
2.我國第一部詞典是:《爾雅》(周公所撰,孔子門徒解六藝之作)
3.我國第一部韻書是:《切韻》(隋陸法言,劉臻顏,顏之推等撰)
4.我國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漢揚雄撰)
5.我國第一部詩集是:《詩經(jīng)》(孔子編)
6.我國第一部散文集是:《尚書》(孔子編)
7.我國第一部詞集是:《花間集》(五代后蜀趙崇祚編,除溫庭筠外,入選詞家皆為蜀人。共選錄唐、五代十八家詞五百首,內(nèi)容多反映上層統(tǒng)治者“花間”、“酒邊”生活,風格柔 靡,情緒消極。)
8.我國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統(tǒng)編選)
9.我國第一部論述文學批評及論述創(chuàng)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龍》
10.我國第一部神話小說是:《搜神記》
11.我國第一部神話集是:《山海經(jīng)》
12.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是:《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撰?志人)
13.我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論語》
14.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孔子修訂而成)
15.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春秋時左丘明作)
16.我國第一部兵書是:《孫子兵法》(孫武作)
17.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是:《史記》
18.我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是:《漢書》
19.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白話長篇小說是:《水滸傳》
20.我國古代最杰出的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是:《三國演義》
21.我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是:《離騷》
22.我國最早的長篇敘事詩是:《孔雀東南飛》(初見于南朝陳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23.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狂人日記》
24.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新詩是:《嘗試集》(胡適)
25.我國最早的現(xiàn)代白話創(chuàng)作童話集是:《稻草人》
26.我國古代第一個女詞人是:李清照。第一位女詩人:蔡琰
27.我國古代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是:陸游。(詩9300多首,詞130多首。)
28.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國古代詩人是:屈原
29.唐代詩人中,被后人稱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隱和杜牧。30.我國文學史上一門三杰有“三曹”、“三班”、“三蘇”、“三袁”等,其中“ 三曹” 指:曹操、曹植、曹丕;“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三柳:宋朝詞人,柳永、柳三復、柳三接兄弟;三班: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袁(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31.“三公”在漢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明清則指:太師、太傅 、太保;“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農(nóng)、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32.“三軍”即: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
33.明初詩文三大家,即:劉基、高啟、宋濂。
34.中外文學作品中的四大吝嗇鬼形象分別是:葛朗臺、阿巴公、潑留希金、嚴監(jiān)生。
35.明代著名傳奇作家湯顯祖四部與夢有關(guān)的傳奇是:《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
36.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李伯元(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曾樸《孽?;ā?、吳趼人(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
37.“吳中四杰”是明代詩人:高啟、楊基、張羽、徐賁(bēn);“吳中四士”是 :賀知章、張若虛、張旭、包融。
38.初唐四杰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39.北宋文壇四大家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
40.元曲四大家是:關(guān)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雜劇四大悲劇:《竇娥冤》、《趙氏孤兒》、《漢宮秋》、《梧桐雨》
41.漢字書法四體是:真、草、隸、篆。(漢字形體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42.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是: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43.古籍中“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庫”指:經(jīng)、史、子、集。
44.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
45.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46.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47.文學作品“四分法”指:詩歌、小說、戲劇(劇本)、散文
48.唐以前,我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即五音)是:宮、商、角、徵、羽
49.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50.五刑指:墨、劓、非刂、宮、大辟。(墨,在臉上 刺字后涂上墨。劓,割掉鼻子。非刖,斷足。宮,閹割男性生殖器。大辟, pì,死刑的通稱)
51.五經(jīng)指:《詩》、《書》、《易》、《禮》、《春秋》
52.五谷指:黍、稷、麥、豆(菽)、麻。加“稻”為六谷。六畜:豬、牛、羊、馬、 雞、狗
53.左聯(lián)五烈士指:白莽(殷夫)、柔石(趙平復)、馮鏗、李偉森(求實)、胡也頻
54.“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的是:天、地、四方(東西南北)?!傲险?應”中的“六合” 是指古時迷信的人,結(jié)婚要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適合。
55.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六朝是:吳、東晉、宋、齊、梁、陳
56.六親指:父、母、兄、弟、妻、子。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六神:主宰心、肺、肝、腎、脾、膽之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57.六書指: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zhuǎn)注
58.六部指:吏、戶、禮、兵、刑、工
59.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60.“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中“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樂》失傳
61.“通五經(jīng),貫六藝”中“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
62.建安七子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王 禹、應王易、劉楨
63.八仙是:漢鐘離、韓湘子、曹國舅、藍采和、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張果老
64.“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即: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邊遠的地方
65.八股是: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結(jié)
66.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67.九州是:雍、兗(yǎn)、冀、青、徐、豫、荊、揚、梁
68.九族(九代)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元孫)
69.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70.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1.世界十大文豪是:(古希臘)荷馬、(意)但丁、(德)歌德、(英)拜倫、(英)莎士比亞 、(法)雨果、(印度)泰戈爾、(俄)托爾斯泰、(蘇)高爾基、(中)魯迅
72.十惡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73.十三經(jīng)是:《易》《書》《詩》三禮(《周禮》、《儀禮》、《禮記》)、《論語 》、《爾雅》、《孟子》,《春秋》(晉?杜預將《左傳》附于《春秋》)《春秋谷梁傳》《春秋公羊傳》
74.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稱贊為“現(xiàn)實主義大師”的法國作家是:巴爾扎克
75.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的作家是:托爾斯泰
76.我國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金的三部作品是: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賀敬之、丁毅等的《白毛女》
77.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田園詩人是:陶淵明
78.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王維
79.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
80.王國維說到的為學的三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8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82.茅盾的“農(nóng)村三部曲”是:《春蠶》《秋收》《殘冬》
83.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是:《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84.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85.阿、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兩姊妹》《一九一八年》《陰暗的早晨》
86.三教九流十家:三教:儒、道、佛。九流:儒家(孔孟)、道家(老莊)、法家( 管仲、商 鞅、李悝)、名家(公孫龍)、墨家(墨翟)、陰陽家(鄒衍)、縱橫家(蘇秦、張儀)、雜家(呂不韋)、農(nóng)家,加“小說家”為十家。
87.“三余”三國時大學問家董遇利用余暇時間刻苦學習出名。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88.“三上”。歐陽修曰:“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蓋唯此可以屬思耳!”
89.“三到”:宋代著名學者朱熹曰:“余嘗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p>
90.毛澤東的“四多”讀書法:多讀、多寫、多想、多問。
91.廟、寺、觀。神祖有廟,佛僧有寺,道士有觀。
92.“清真教”,我國回族把他們信仰的宗教叫“清真教”(伊期蘭教)。清初伊斯蘭 教 學者馬注說:“蓋教本清則凈,本真則正,清凈則無垢無污,真正則不偏不倚?!?/p>
93.陛下:對帝王的敬稱,殿下:原對天子的敬稱,漢對太子,親王的敬稱,唐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麾下:對將軍的尊稱,后指將帥的部下。閣下:舊 時對一般人的尊稱。后 為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
94.“死”的別稱:天子“崩”,諸侯“薨”,大夫“卒”,士“不祿”,庶人“死 ”,唐代規(guī)定: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六品達于庶人稱“死”。
95.唐代“三李”,即,李白,李賀,李商隱的合稱。三人詩作皆以積極浪漫主義為其特征,想象豐富,構(gòu)思精巧,語言瑰麗。
96.桐城派:清散文流派,因其開創(chuàng)者方苞及承前啟后的人物劉大木 魁姚鼐均為安微桐城人而得名。
97.文學研究會:我國最早的新文學團體。由沈雁冰、鄭振鐸(duó)、葉紹鈞、朱希祖、周作人、 耿濟之、瞿世英、王統(tǒng)照、郭紹虞、孫伏園、許地山等人發(fā)起。1921年1月正式成立于北京 。提倡“為人生而藝術(shù)”,主辦刊物《小說月報》。
98.創(chuàng)造社:“五四”新文學運動中著名的新文學社團。1921年7月成立。主要成員:郭沫若 ,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田漢等。強調(diào)表現(xiàn)“內(nèi)心的要求”。主辦《創(chuàng)造叢書》、《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造周報》《創(chuàng)造日》
99.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簡稱“左聯(lián)”。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領(lǐng)導的革命文 學界的組織。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員為原“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成員。魯迅,沈端先(夏衍),茅盾,周起應(周揚)等為其先后成員。
100.我國古代主要的文學理論名著:西晉陸機的《文賦》,名句有“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南朝梁鐘嶸 的《詩品》,強調(diào)文質(zhì)兼?zhèn)?,“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簡稱《詩品》)北宋歐陽修《六一詩話》以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斯為至矣”。清王夫之有《姜齋詩話》,清袁枚有《隨園詩話》,近人王國維有《人間詞話》。
高考常考文學常識歸納有哪些?
歸納如下:
首先知識點是非常多的,一般常考的文學常識歸納主要有:《四書》、《五經(jīng)》、《六經(jīng)》(又稱“六藝”)、《戰(zhàn)國策》、《楚辭》、《史記》、“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唐初四杰”等等。
其次語文知識并不提倡死記硬背,中國古代作家作品最好按時代去記,現(xiàn)代作家作品最好按作品性質(zhì)分類記憶,外國作家作品最好按國籍識記。
簡介: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tǒng)一考試,每年6月7日-10日實施。
參加考試的對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招生分理工農(nóng)醫(yī)(含體育)、文史(含外語和藝術(shù))兩大類。普通高等學校根據(jù)考生成績,按照招生章程和計劃,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點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語文必備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1
修辭手法講解8個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志)構(gòu)成。構(gòu)成比喻的
關(guān)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jié)。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p>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jié)。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guān)系,就是箭和靶的關(guān)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guān)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二、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
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guān)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⑥結(jié)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fā)對青銅。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四、夸張
1.夸張的特點及其作用:
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jù),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
2.夸張的幾種形式:
①擴大夸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縮小夸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五、對偶
1.對偶的特點及其作用:
對偶就是“對 對子 ”,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的 短語 或 句子 。兩句間的關(guān)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2.對偶的幾種形式:
①依內(nèi)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
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guān)系。
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shù)、詞性、結(jié)構(gòu)、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依結(jié)構(gòu)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diào)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幾種形式:
①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獎,永遠“國”下去一樣。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七、設問
設問的特點:“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diào)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fā)人們進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
又如: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shù)的力量。
八、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2
文學常識
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 沾 ,字 夢阮 ,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jīng)典巨著之一?,F(xiàn)通行的續(xù)作是由高鶚 續(xù)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 、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tài)及種.種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
2.《祝福》是魯迅的小說代表作之一,它是魯迅第二個小說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說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魯迅的三部小說集分別為:《吶喊》、《彷徨》、《 故事 新編》。小說《狂人 日記 》是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收錄于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中。
3.海明威, 美國現(xiàn)代作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老人與?!贰ⅰ短栒粘I稹?、《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勇氣 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題。
4.李白,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 “詩仙” 之稱。他善于從民間文學吸取營養(yǎng),想象豐富奇特,風格 豪放飄逸 ,色調(diào)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 齊名,人稱“李杜”。杜甫 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歌現(xiàn)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5.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號 少陵野老 ,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官至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 杜拾遺 、 杜工部,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 詩人,有《杜工部集》傳世。杜甫一生寫詩1400多首,以古體、律詩見長,詩風沉郁頓挫 ,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而其詩被譽為 詩史 ,被后世尊稱為 詩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別”等,三吏為《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安吏》;三別為《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6.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 現(xiàn)實主義 詩人,字 樂天 ,晚年號香山居士 。他主張 “ 文章 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 ”的倡導者。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白居易與 元稹 并稱“元白”。
7.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玉山,號玉溪生。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xiàn)實黑暗的,但為數(shù)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shù)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作品大多具有 朦朧晦澀 的藝術(shù)特色。他一生大約創(chuàng)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他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
8.孟子,名 軻 ,字子輿 。戰(zhàn)國 時期鄒(今山東鄒縣)人。曾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學大師,被后世尊為亞圣 ,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 家、文學家。孟子以“平治天下”為己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睹献印肥侨寮医?jīng)典著作之一,主要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全書共7 篇。
9.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戰(zhàn)國時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名況 ,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 。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后天 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diào)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積極意義。
10.賈誼(前200─前168), 西漢時期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太傅、賈長沙。代表作品:政論 散文 《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等,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哆^秦論》選自《新書》。《過秦論》原有上中下三篇,課文選的是上篇。
11.韓愈,字 退之 ,中唐著名文學家、哲學家。世稱韓吏部,又稱 韓昌黎 ,又因死后謚“文”,故稱韓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文學家蘇軾 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 議論文 范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皫熣f”即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
12.巴爾扎克, 法 國 19 世紀偉大的 現(xiàn)實主義 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共91部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 隨筆 等,如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1833)、《高老頭》(1834),該巨 著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生活,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 百科 全書。恩格斯稱該著作“提供了一部 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3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 記敘文 、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lǐng)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lǐng)下文; 總結(jié) 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結(jié)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diào)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diào),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diào)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diào)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 方法 。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guā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 說明文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4
1.小說三要素:
A 人物 B 情節(jié) C 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
A 論點 B 論據(jù) C 論證
3.比喻三要素:
A 本體 B 喻體 C 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
何時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過 how 何果 what
5.律詩四條件:
A 八句四聯(lián)(首頷頸尾) B 偶尾同韻 C 中聯(lián)對偶 D 平聲合調(diào)
6.五種表達方式:
A 敘述 B 議論 C 抒情 D 說明 E 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
A 舉例子 B 列數(shù)字 C 打比方(喻)D 作比較 E 分類別F 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jié)構(gòu):
A 總分總結(jié)構(gòu) B 總分結(jié)構(gòu) C 分總結(jié)構(gòu)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
A 按時間順序 B 按空間順序 C 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jié)構(gòu):
A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 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jié)觀點
11.四種議論文論證方法:
A 舉例法 B 對比法 C 比喻法 D 道理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
A 比喻 B 擬人 C 排比 D 夸張
E 反問 G 反復 F 設問 H 對偶
(簡記為:喻擬排夸,二反設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
A 外貌描寫 B 語言描寫 C 動作描寫 D 心理描寫
(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短語類型:
按功能劃分為七種
A 并列短語 B 偏正短語
C 主謂短語 D 動賓短語
E 動補短語 F 介賓短語
G 的字短語
按詞性分三種
A 名詞性短語
B 動詞性短語
C 形容詞性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
A 主語 B 謂語 C 賓語 D 補語 E 定語 F 狀語
16.十二詞類(性):
A 名動形 B 數(shù)量代 C 副介連 D 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
A 順敘 B 倒敘 C 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
A 表引文內(nèi)容省略 B 表列舉事項省略 C 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
A 表解釋說明前文 B 表后文跳躍轉(zhuǎn)折 C 表聲音中斷延長 D 表時地數(shù)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
A 表引用實際內(nèi)容 B 表諷刺反語 C 表特定稱謂 D 表著重強調(diào)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5
文學常識
1.戴望舒,浙江杭縣(今余杭)人,中國現(xiàn)代派詩人?!队晗铩肥瞧涑擅?,并由此獲“雨巷詩人”的稱號。
2.《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詩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詩人。
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 文化 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
5.《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史料編定的,共33篇,屬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guān)的謀議或辭說。
6.《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 “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妒酚洝肥枪糯⑽氖飞系囊蛔S碑,給后人以無 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與司司馬光并稱為“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司馬遷另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jīng)過和著書的抱負,其堅毅之品質(zhì)為歷代傳頌。
7.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1918 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包括《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傷逝》等)、《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等)和 散文詩 集《野草》;《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二心集》等多部雜文集?!队浤顒⒑驼渚愤x自《華蓋集續(xù)編》。
8.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學第一部暢銷小說。主要作品為長篇小說“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作者梁實秋。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lǐng)袖、學者。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縣人,現(xiàn)代著名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劇本《賽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
1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從記 錄的稱呼和口氣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jù)自己的記憶或耳聞的 傳說 寫下來的。全書共二十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 面?!墩撜Z》是有關(guān)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
12.《大衛(wèi)·科波菲爾》作者查爾斯·狄更斯,是享譽世界的英國小說家,一生共創(chuàng)作十四部半長篇小說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與莎士比亞比肩的英語作家?!洞笮l(wèi)·科波菲爾》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高中語文 文學常識有哪些
高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