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作文素材

    5U文學網(wǎng) > 作文 > 作文素材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概括,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概括內(nèi)容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概括,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概括內(nèi)容

    | admin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概括

    第一單元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取得勝利后,毛澤東主席親自寫的一篇新聞稿。它真實地報道了我軍渡江情況,宣告了解放戰(zhàn)爭已經(jīng)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政府已面臨徹底崩潰。報道強調(diào)了我軍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這一戰(zhàn)役勝利的重大意義,揭示了“沖破敵陣,橫渡長江”的深刻含義。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第一年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1947年6月底,解放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zhuǎn)入戰(zhàn)略進攻,以主力一部挺進中原,將戰(zhàn)爭引向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在外線大量殲滅國民黨軍;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裝堅持內(nèi)線作戰(zhàn),收復失地。10月10日,解放軍總部發(fā)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戰(zhàn)爭第二年,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152萬人,攻克大批國民黨軍重點設防的城市,為與國民黨軍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軍連續(xù)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這則新聞發(fā)電之日正是遼沈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之后,淮海戰(zhàn)役的前夜。

    蘆花蕩

    這是一篇詩情畫意扣人心弦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一個老英雄,還讓我們看到英雄少年的風貌,還讓我們想到葦塘里堅持抗戰(zhàn)的隊伍。從葦塘的歌聲可以想見他們不怕艱險,豪邁樂觀,斗志昂揚。讀這篇小說,可以感受到,在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男女老少都發(fā)動起來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抗日戰(zhàn)爭必勝。

    蠟燭

    本文講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生命危險向母親一樣埋葬一位紅軍戰(zhàn)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結(jié)婚喜燭點在戰(zhàn)士的墳頭的故事,歌頌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jié)成的情誼。

    結(jié)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chǔ)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是以英法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為背景的文章,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但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代表了人類的良知,在這封信中強烈的譴責了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雨果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他的立場不是狹隘民族主義,而是人類的立場,他公開斥責強盜政府顛倒黑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在于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他指出“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這種見解,是非常透徹的。他盛贊中華民族是一個“超人的民族”,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親愛的爸爸媽媽

    本文寫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參加的悼念活動,再現(xiàn)了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強烈控訴了法西斯屠殺無辜平民的罪行,歌頌了塞爾維亞民族的英勇,表達了世界各國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所有知識點總結(jié)

    第一單元 第一課《新聞兩則》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學習要點:1)掌握新聞的相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2)把握新聞“用事實說話”的特點,品味本課的語言。 3)探究我軍勝利的原因,感悟正義戰(zhàn)爭的強大力量。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2.《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學習要點:1)掌握消息的結(jié)構(gòu)。 2)把我消息報道的三個特點。 3)增進對新中國創(chuàng)建歷史的了解,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二課《蘆花蕩》 學習要點:1)了解小說情節(jié),理解小說主旨。 2)通過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人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3)學習老英雄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自己真摯的愛國情感。本課用時文體一課時(2個小時)第三課《蠟燭》學習要點:1)了解通訊的文體特征。 2)把握人物形象,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3)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四課《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學習要點:1)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 2)領(lǐng)悟作者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3)記住祖國的屈辱史,發(fā)奮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學習要點:1)體會重點詞語的含義,整體感知課文。 2)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貴,增強維護和平的信心。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六課《綜合學習 寫作 口語交際》學習要點:1)培養(yǎng)對資料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 2)通過活動開闊文化視野,增長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 3)提高對戰(zhàn)爭的認識,培養(yǎng)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二單元 第七課《阿長與山海經(jīng)》學習要點:1)掌握重點字詞和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選取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手法。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整體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探究文章錘煉語言的方式,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魯迅先生對一位普通勞動婦女尊敬、感激、懷念之情。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八課《背影》學習要點:1)了解有關(guān)作者的文學常識:把握課文內(nèi)容:積累重點詞語。2)采用多角度閱讀等方式進行整體感知,品味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3)體味父愛的偉大,對父母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九課《臺階》學習要點:1)積累本文重要生字詞;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探究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2)朗讀課文,探究文章的寫法:分析父親的形象特點及意義。3)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yǎng)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課《老王》學習要點:1)理清思路,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分析人物描寫的作用。2)朗讀課文,感受語言風格;探究文章的寫法。3)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之間應該相互關(guān)愛的思想。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一課《信客》學習要點:1)識記重點字詞;學習文章典雅而又精辟的語言。2)把握文章脈絡,品味語言特點,理解思想內(nèi)容。3)樹立誠信為本做人理念。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二課《寫作 口語交際 綜合性學習》學習要點:1)了解認識,關(guān)愛普通人,培養(yǎng)善于與人相處,與人共事,與人合作的精神。 2)培養(yǎng)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提高自己搜集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三單元 第十三棵《中國石拱橋》學習要點:1)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說明順序。 2)體味本文準確的語言,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3)感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作貢獻。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 第十四課《橋之美》學習要點:1)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通過理解在內(nèi)容和表達上都具有個性色彩的句子,提高錘煉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語感。 3)體會作者獨特的審美觀點,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提高審美能力。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五課《蘇州園林》學習要點:1)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步展開說明的方法。 2)學習本文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摹狀貌等說明方法。 3)體會蘇州園林的藝術(shù)地位與價值,認識蘇州園林的與眾不同之處,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情趣。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六課《故宮博物院》學習要點:1)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2)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和有詳有略說明事物的方法。 3)認識故宮是中國古代的藝術(shù)寶庫,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七課《說“屏”》學習要點:1)了解文中介紹的有關(guān)“屏”的知識,培養(yǎng)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知課文,把握說明對象特征,感受科學小品文語言的詩意和韻味,增強語感。 3)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情趣,獲得審美方面的知識。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八課《綜合性學習 寫作 口語交際》學習要點:1)培養(yǎng)利用網(wǎng)絡等多種工具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比較全面的了解橋的結(jié)構(gòu),功能,建筑材料等,并能用說明性的語言介紹具體的橋。 3)領(lǐng)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yǎng)。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四單元 第十九課《大自然的語言》學習要點:1)學習積累物候?qū)W的有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概括文章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文章的寫作技巧,體會文章的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3)激發(fā)熱愛科學,探究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yǎng)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tài)度。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二十課《奇妙的克隆》學習要點:1)了解克隆的相關(guān)知識。 2)了解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4)認識科學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總結(jié)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說得真不錯,我總是愛看書。因為我從書本里明白了很多很多的道理。常常會為了一個 故事 情節(jié)而陷入深深的沉思。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總結(jié)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1

    第四單元 科學精神

    第16課 大自然的語言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孕yùn育 萌méng發(fā) 銷聲匿nì跡 連翹qiáo

    點撥:注意多音字“翹”字的讀音。

    2.解釋下列詞語。

    (1) 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2) 孕育: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著新事物。

    (3) 銷聲匿跡:原意是不公開講話,不公開露面,本課指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4)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環(huán)。

    3.用恰當詞語填空。

    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二、重點 句子 背記知識清單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guān)系,據(jù)以安排農(nóng)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大自然的語言》的作者是我國氣象學、地理學家(稱謂) 竺可楨(人名)。

    2. 說明文 按說明對象的不同分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兩種,本文屬于事理說明文。

    3.說明文的結(jié)構(gòu)特征有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三種。

    4.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第17課 奇妙的克隆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胚pēi胎 蟾蜍chán chú 兩棲qī分泌mì瀕bīn臨 繁衍yǎn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后代,這就是無性繁殖。

    大自然的語言 在文中指什么??課文開頭一段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寓說明于描寫之中,如同展現(xiàn)一幅四季風光畫卷,既引人入勝又使人聯(lián)想,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大自然的物候現(xiàn)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實際上起著預報農(nóng)時的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物候現(xiàn)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題目標作“大自然的語言”,其實是“物候現(xiàn)象”的形象化的說法。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談家楨。

    第18課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臀tún 骨骼gé 銥yī潮汐xī 塵埃āi 硅guī追溯sù

    點撥:“臀”不要誤讀成dian

    2.解釋下列詞語。

    (1)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fā)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2) 天衣無縫:神話 傳說 ,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制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3) 致密:細致精密。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不同科學領(lǐng)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lǐng)域的新發(fā)現(xiàn)肯定會對其他領(lǐng)域產(chǎn)生影響。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阿西莫夫是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稱謂)。

    第19課 生物入侵者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歸咎jiù 藩fān籬 扼è制

    2.解釋下列詞語。

    (1)束手無策:比喻沒有任何辦法對付。

    (2)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

    (3)歸咎:歸罪。(4)藩籬: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二、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濤。

    第20課 你一定會聽見的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宇注音。

    噴嚏tì 嚼jiáo餅干 嘈cáo雜 面頰jiá

    點撥:注意多音字“嚼”的讀音。

    2.解釋下列詞語,

    (1)潛意識:下意識。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到的心理活動。是有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

    (2)過濾:這里是選擇的意思。

    (3)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你當然知道,聲音就是物體振動時與空氣相激蕩所發(fā)出的聲響,而每一種聲響,每一種聲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從聲音里,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收了知識。愉快動聽的聲音,帶給我們快樂,嘈雜無聊的聲音,則會使人痛苦。從聲音里,我們逐漸成長。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你一定會聽見的》的作者是桂文亞。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2

    第21課 桃花源記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儼yǎn然 阡陌qiān mò 髫tiáo 詣yì

    間jiàn隔 問津jīn 此中人語yù云

    點撥:注意多音字“間”“語”的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緣:沿著。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類。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詳盡,詳細。

    (6)問今是何世。 世:朝代。

    (7)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具言:詳細地說出。

    (8)皆嘆惋。 惋:驚訝、驚奇。

    (9)便扶向路。 扶:沿、順著。

    (10)及郡下,詣太守。 及:到。詣:拜見。

    (11)處處志之。 志:做標記。

    (12)欣然規(guī)往。 規(guī):計劃。

    (13)未果,尋病終。未果:沒有實現(xiàn)。尋:隨即,不久。

    (14)后遂無問津者。 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便要還家。音:  要通邀,邀請。

    4.辨析下面加點詞的古今義。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山窮水盡的地步。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事業(yè)的總稱。

    (3)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條件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

    (5)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不夠。

    5.請寫出出自本課的 成語 ,并解釋其意思。(至少三個)

    (1)成語: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語:豁然開朗。 意思:形容由狹窄昏暗—變而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語:無人問津。意思:比喻沒有人過問或嘗試。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描寫桃花林優(yōu)美景色的句子是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內(nèi)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表現(xiàn)桃源人精神風貌的句子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4)表現(xiàn)桃源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的句子是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漁人覺得這種景象非常奇怪,又繼續(xù)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盡頭。點撥:重點理解“異”“窮”等詞。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土地平整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明凈的水塘和桑樹竹子之類。點撥:重點理解“平曠”“儼然”“屬”等詞語。

    (3)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點撥:重點理解“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等詞語。

    (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他們)自己說祖上為躲避秦朝時的戰(zhàn)亂,率領(lǐng)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

    點撥:重點理解“妻子”“邑人”“絕境”等詞語。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點撥:重點理解“何世”“乃”“無論”等詞語。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漁人“訪問桃花源”的兩段。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屆。阡陽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間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巨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朝代)著名詩人。

    五、留白,是繪畫藝術(shù)的一種手法,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你認為本文何處運用了這種手法,試簡要分析。

    回答:“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p>

    “具言”的內(nèi)容和“嘆惋”的是 桃花源外世事變遷,人們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

    六、應當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社會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第22課 短文兩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馨xīn 苔tái 鴻儒rú 案牘dú 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漣lián 褻xiè玩

    2.解釋下面加點詞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名:出名,著名。

    (2)惟吾德馨。 馨:香氣。指品德高尚。

    (3)可以調(diào)素琴。 調(diào):調(diào)弄,指彈(琴)。

    (4)無案牘之勞形。 形:形體、身體。

    (5)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蕃:多。

    (6)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滌。妖:美麗而不端莊。

    (7)亭亭凈植。 植:立。

    (8)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9)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

    (10)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宜:應當。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陋室銘》中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陋室銘》中從反面寫陋室主人高雅脫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愛蓮說》中從生長環(huán)境表現(xiàn)蓮高潔質(zhì)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愛蓮說》中從體態(tài)香氣方面寫蓮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5)《愛蓮說》中寫蓮的清高風度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愛蓮說》中高度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句于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點撥;“牘”、“淤”、“濯”“漣”“褻”等字字形較復雜,容易寫錯。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丁)。

    點撥:重點理解“惟”“馨”等詞浯。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點撥:重點理解“絲竹”“亂”“案牘”“形”等詞。

    (3)何陋之有? 有什么簡陋的呢?

    點撥:此句句式為賓語前置,翻譯時要調(diào)整詞序,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浯習慣。

    (4)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唯獨喜愛蓮出白淤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點撥;重點理解“染”“濯”“清漣”“妖”等詞語。

    (5)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只可以遠遠地欣賞卻不可貼近去玩弄啊。

    點撥:重點理解“觀”“褻玩”等詞語。

    (6)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對于菊花的 愛好 ,陶淵明以后很少明說過。

    點拔:重點理解“鮮”“聞”等詞語。

    (7)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對于牡丹的愛好。人該是很多了。

    點撥:重點理解“宜”“眾”等詞語。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默寫《陋室銘》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2.默寫《愛蓮說》第1段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陋室銘》的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劉禹錫。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

    2.《愛蓮說》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學家周敦頤。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3

    第23課 核舟記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貽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ò篷 糝sǎn 峨冠guān 髯rán

    楫jí 篆zhuàn 壬戌rén xū

    2.解釋下面加點詞語。

    (1)為宮室、器皿、人物。 為:做,指 雕刻 。

    (2)罔不因勢象形。 因:順著,就著。 象:模仿,指雕刻。

    (3)嘗貽余核舟一。 貽:贈。

    (4)高可二黍許。 可:大約。

    (5)其兩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絕類彌勒。 絕:極。 類:像。

    (?)矯首昂視。 矯:舉。

    (8)神情與蘇、黃不屬。 屬:相類似。

    (9)珠可歷歷數(shù)也。 歷歷:分明可數(shù)的樣子。

    (10)其人視端容寂。 端:端正,正視。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盈:滿。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詘右臂支船。 詘通屈 解釋為:彎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橫 解釋為:橫放

    (3)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 解釋為:挑選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2)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3)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竊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

    點撥: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

    點撥:重點理解“罔不”“因”“象”等詞語。

    (2)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許多胡須的是蘇東坡。重點理解”峨”“冠”“髯”“為”等詞語。

    (3)蘇、黃共閱一手卷。

    蘇軾和黃庭堅一起看一幅橫幅的書畫卷子。

    點撥:古代漢語數(shù)詞后往往省略量詞,翻譯時要補上。

    (4)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藏在卷子下邊的衣褶里。 點撥:重點理解“比””卷底”等詞語。

    (5)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點撥:重點理解“視端容寂”“若……然”等詞語。

    (6)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大概是挑選桃核中長而窄的刻成的。

    點撥:重點理解“曾””盈”“簡”“修狹”等詞語。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核舟記》作者 ,字子敬,明朝文學家。選自《虞初新志》是由 代 編輯的。

    第24課 大道之行也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選賢與jǔ能 睦m(xù)ù 男有分fèn 貨惡wù其棄于地

    點撥:注意多音字“與”“分”“惡”的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2)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指職業(yè)、職守。

    歸:女子出嫁。

    (3)貨惡其棄于地。 惡:憎惡。

    (4)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作:興起。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與通舉 解釋為:選拔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具體表現(xiàn)在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三方面。

    (2)希望全社會親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3)希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歸。

    (4)希望社會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句子是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 點撥:重點理解“與”“信”“修”等詞語。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因此人們不單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單撫育自己的子女。

    點撥:重點理解“親”(第—個“親”意思足“以……為親”,第二個“親”指父母)的意思。

    (3)男有分,女有歸。

    男子有職業(yè),女子有歸宿。

    點撥:重點理解“分”“歸”等詞語。

    (4)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白己謀私利。

    點撥:重點理解“惡”“棄”等詞語。

    (5)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樣奸邪之謀不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點撥:重點理解“興”“亂”“賊”“作”等詞語。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大道之行也》一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這部著作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共49篇。其中“禮運”部分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人名)答問的著作。

    第25課 杜甫詩三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眥zì 搔sāo 簪zān 逾yú 嫗yù 幽咽yè

    點撥:注意多音字“咽”的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造化鐘神秀 鐘:聚集。(2)決眥人歸鳥 眥:眼角。

    (3)會當凌絕頂 會:終當,終要。

    (4)渾欲不勝簪 渾:簡直。(5)老翁逾墻走 逾:越過。

    (6)三男鄴城戍 戍:防守。(7)二男新戰(zhàn)死 新:最近。

    (8)夜久語聲絕 絕:消失,沒有。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望岳》中體現(xiàn)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春望》中通過描寫花和鳥來表現(xiàn)詩人悲愴心情的兩句詩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春望》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愁苦難解、焦慮萬分的詩句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戰(zhàn)爭慘烈的詩句是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表明戰(zhàn)爭破壞嚴重的詩句是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點撥:“搔”“簪”等字容易寫錯。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默寫《望岳》一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默寫《春望》一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杜甫的《望岳》寫于唐朝“開元盛世”時期,《春望》和《石壕吏》寫于“安史之亂”前期。

    2.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有《杜工部集》。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總結(jié)相關(guān) 文章 :

    ★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

    ★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學習方法指導

    ★ 詳細的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整理

    ★ 初二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總結(jié)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整理

    ★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最新整理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與學習方法

    ★ 八年級語文教師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jié)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單元文章內(nèi)容中心概括

    第1課

    學習新聞的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格式,新聞準確性及真實性,概括了解放軍百萬大軍過長江的事跡,和摧毀南京政府的戰(zhàn)爭

    第二課

    蘆花蕩》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shù)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干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只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lǐng),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fā)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lián)絡.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xù)前進的力量;但他發(fā)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這篇小說很有點傳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環(huán)境描寫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第三課文講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生命危險向母親一樣埋葬一位紅軍戰(zhàn)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結(jié)婚喜燭點在戰(zhàn)士的墳頭的故事,歌頌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jié)成的情誼.結(jié)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chǔ)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蠟燭的深意:1.象征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兩國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4.象征和平、希望和勝利.第四課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場堅定,態(tài)度鮮明地憤怒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譴責英法聯(lián)軍毀滅世界奇跡圓明園的罪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對人類文化成果的無比珍惜.第五課 文章記述了作者在參加一次悼念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此次活動是為了悼念二戰(zhàn)中被屠殺的三百個孩子們.

    223718